• 我的订阅
  • 社会

汉学家解码中国文学跨洋“密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22 07:37: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祝东秀王峰

实习生何佳瑞

DeepSeek火爆,给汉学家带来哪些改变?哪些文学作品才能得到汉学家们青睐?翻译过程中如何跨越文化鸿沟?7月21日,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展开对话,为翻译实践与文学传播注入思想火花。

拥抱AI浪潮,坚守创作核心

从文本生成到语言优化,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多种方式参与到文字创作的链条中,这既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引发了深层思考。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在重塑写作的形态,它能整合多元信息,为创作者拓宽视野。因此,中国作家梁鸿在讨论环节提到,“我们必须开放地拥抱AI,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她也强调,作家必须变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并非与AI对抗,而是要在技术浪潮中守住创作的核心,“AI不能代替作家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对话与凝视,这种凝视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它是写作的基础。”

除了人工智能,与会人员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中国文学作品传播到更多国家。“远亲不如近邻,邻居的阅读尤其重要。”中国作家东西表示,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风物相近,彼此一旦重视阅读各自的文学作品,就会产生共鸣。

“读者更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作者,我们要认识到中篇小说在外国市场更受欢迎,这与我们大多数中国作家期望写出长篇小说是相矛盾的,我们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还需要思考读者喜欢什么作品。”中国作家阿乙表示。

跨越文化鸿沟,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

翻译者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怎样的中国文学作品更受欢迎?这些成为与会者绕不开的话题。

“翻译意味着跨越语言、书写系统、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去寻找共同点。”西班牙翻译家白兰坦言。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从中文原著翻译成西班牙语的文学作品数量显著增加,且题材日趋多样。

来自埃及的汉学家、翻译家艾哈迈德·赛义德是希克迈特文化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这些年来,该集团翻译了刘震云、徐则臣、毕飞宇、黑鹤、余华、苏童、迟子建、王小波等知名作家的小说与散文,也翻译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十五讲》《孙子兵法》《美猴王系列》等作品。这些译作,部分已经进入埃及、阿联酋、沙特、摩洛哥、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约旦、突尼斯等国家的主要出版市场和高校课程体系。

“我们发现,在阿拉伯世界,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并不是那些商业题材,而是那些带着‘中国精神’与‘人类共鸣’的文字。”艾哈迈德·赛义德说,当地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看见了生动、真实的中国。

提升自我素养,填补翻译空白

与会汉学家一致认为,中国文学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历史、社会和人生图景,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但大家也认为,目前在翻译中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为此,大家纷纷根据个人实践给出解答。

埃及翻译家米拉一边从事阿拉伯语翻译,一边尝试中文写作,以此提升自我素养,并保持翻译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土耳其翻译家吉来看到,中国文学在“小语种”语言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翻译空白。法国翻译家苏菲则寻找机会回到作家生活的空间,切身感受文字的长成。

罗马尼亚翻译家白罗米谈道,解决翻译中国文学的难点,首先要去买罗马尼亚语词典,巩固对自己母语的掌握,“得继续学习,得继续看书,这个很重要。”无独有偶,《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也提到他对母语的重新认识,这让他看到了现代汉语的源头,即文言,“当那些语言的精华经由解析逐渐融入当下的日常生活,就像盐溶于水,一种新鲜的、活泛的、独特和有弹性的现代汉语,才可能‘生长’出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专家齐聚——以更丰富的表达,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文脉悠远、文风昌盛,也一直
2023-09-06 06:40:00
...不可分。7月21日,以“‘译’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将在南京拉开帷幕。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将化身文学翻译艺术的舞台,让中国故事在跨语际碰撞中绽
2025-07-20 09:56:00
...平台上得到展示,赢得广泛认可与赞誉。7月21日,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幕。作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以文会友,不断推动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2025-07-21 07:58:00
...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开幕式,并向与会汉学家颁
2023-09-05 22:41:00
33国青年汉学家汇聚良渚认知中国
...更需要认识中国。”1日在杭州举行的“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上,德国波恩大学孔子学院常务院长叶翰识这一观点成为与会者的共识。“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现场。杭州良渚遗址管
2023-12-02 16:46: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愿将华语传俄域,共绘未来一片明。”第七次汉学家文
2025-07-25 07:49:00
...、了解阅读喜好、开展交流活动、提高翻译水平——海外汉学家、出版人“支招”中国文学图书走出去“你好,好久不见!”“在埃及,中国文学作品是直接由中文翻译为阿拉伯语吗?”来自不同国
2024-06-25 09:55:00
...题:要认识中国,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专访美国知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朗诺从19岁跟随白先勇先生学习中文算起,美国知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前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主任艾朗诺(Ro
2023-09-22 22:55:00
...化研究院主办,来自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汉学家与国内学者70余人济济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开幕式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管永前、党支部书记郭景红主持。当
2024-10-25 16: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打卡蔚县玉皇阁
10月6日,游客在蔚县玉皇阁游玩。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蔚县玉皇阁迎来众多游客玉皇阁又叫靖边楼始建于1377年10月6日
2025-10-07 09: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