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04 07:0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视觉中国供图

3月末,喜欢汉魏历史的文博专业大四学生朝歌,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出发,依次游历了曹操高陵、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和安阳钟楼。“一想到它们会千年不变地、静静地在那里,我有一种我与我所爱之间并不遥远的安心感,让人想起‘不朽’。”

清明前后,许多年轻人踏上了这样的旅途——前往郊野的古人陵墓。有人会自嘲,将这一行为戏称为“上坟”。实际上旅行目的地除了墓园,往往还包括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与文化园等。还有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同行伙伴和攻略。

从成都武侯祠到安徽庐江周瑜墓,从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到安徽当涂李白墓,这些年轻人来到古人的墓碑前,平静而诗意地讲述自己从童年起便是如何了解、敬爱、惦念面前的“故人”。他们往往还带着鲜花、零食、周边制品、手写信,甚至航空母舰模型,像一场谋划已久的“重逢”。他们以更鲜活、更个性化的方式与历史对话,一场场跨越千年、神交已久的“见面”正在上演。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2024年清明节,李白墓前摆放着鲜花和酒。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姜明制作的带去李白墓前的挂件。受访者供图

“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

顾浠从小就对唐朝和唐太宗李世民很感兴趣,2024年国庆节假期,她终于有机会完成她的陕西之行。

昭陵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那天她起得很早,地铁、单车、大巴车轮番换乘,大巴车窗外逶迤的群山就是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一路上,她游览了李世民的臣子和儿女们的遗迹,中午抵达昭陵。

站在九嵕山山顶,顾浠看到辽阔的关中盆地,这是唐朝的宝地。她找了一块空地开始自言自语,说在西安的城楼、碑林,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见闻;说前两天在碑林买了昭陵六骏的盲盒,抽到了青骓(李世民在武牢关擒窦建德时的战马——记者注),感觉很有缘分……

那一刻,远处喧闹的人被层层树木隔开,四周只有风声,顾浠感到“向我吹来的每一阵风,都是他在回应我”。她有一种冲动,“要带一抔昭陵的土回去”。

“圆了一场11年的梦。”22岁的湖南女孩张俐玲在2023年清明节来到安徽的舒城和庐江后说。她从小学五年级就喜欢周瑜,但一直没有亲身参观过他的任何历史遗迹。来之前的一年,她又把《三国志·吴书九》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好像都在离他更近一步”。

张俐玲在舒城和庐江游览了两天,她觉得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司机师傅讲话很温柔,给她指路的妹妹很可爱,花店的老板说茉莉花枝太短,还送了她一个花瓶。“那两天一直飘着小雨,走的时候庐江突然出了很漂亮的太阳,照在水田上亮晶晶的,像他在送我。”张俐玲在游记里这样写道。

另外一个周瑜的粉丝,在2024年清明节游览周瑜墓时的心情与张俐玲相似。21岁的梅雨从周瑜的墓园中出来后写道:“天朗气清,春和景明,他墓前的风就像他本人给我的感觉一样,温柔而强大。只是站在那里,我心里所有的郁结就都随风散去了,心旷神怡。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一年的清明节,青草和将军的冢,层云和拂过发间的风。”

“最怀念的瞬间就是站在衣冠冢前面的那一刻,坐了很久高铁和公交,也忽然不累了,只觉得特别值得,还好我来了。”梅雨说,“热爱给人动力,看到和他相关的就会很高兴。有这样一位英雄作偶像是很骄傲的事情,也会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就像两个灵魂隔着历史长河终于能够对话,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也会照在后世千千万万人类身上,也许这就是古人说‘留名青史’的意义之一吧。”一名网友这样说。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2月5日,周易携自制车票和《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在南京雨花台(后人推测其安葬地)韩熙载塑像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给李白送一壶酒,给诸葛亮送一张西成高铁车票

近年来,有人注意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墓碑周围,摆满了各种颇有创意的礼物,并将其称为“中国人的浪漫”。比如,霍去病的墓前被放了巧克力,因为“他说到底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李白的墓前成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多品种酒类博览,颇为壮观;有人在武侯祠为诸葛亮送上西成高铁车票和西安的泥土,像是对1800年前的问候;还有一些礼物在幽默揶揄,曹操有头痛病,便有人给他送布洛芬胶囊,孙权多次攻打合肥没有成功,就有好事者留下“我在合肥很想你”的路牌挂件。

西安大学生沈念辞在2024年清明节期间,偶然注意到茂陵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去祭拜。她看过纪录片,对霍去病有所了解,“封狼居胥”这个词很吸引她,让她产生了对这位少年将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去之前,她也准备了一些礼物,“想到他最出名的战绩是征战河西走廊,就带了标记好河西走廊的地图去,还带了酒和写了寄语的明信片”。

沈念辞的礼物恰好被另一名前来的游客看到了。游客感到很震撼,拍下照片发在网上并写道:“地图上,标注出霍去病曾带领数万汉军,千里奔袭踏破祁连山。另捎上一瓶酒水,慰劳九泉之下将士,曾经被你们血液滋养过的土地之上,如今阳和启蛰,寸草春晖。虽仍道远弥坚,挡不住春来勃勃,生生不息。”

沈念辞也被其他人感动着。她说:“有人带了巧克力,说是因为小将军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少年,让我很受触动。”她还发现有一个霍去病粉丝团,每个月会送上一束花,他们不在西安,就会托在西安的花店老板每月送,“逝去千年的人还有一群人记着他、爱着他,真好”。

“一直以来,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中,都经常有李白各种形式的‘参与’,很有感情。”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姜明是李白的粉丝,她说:“我觉得关于李白,前人已经讲过太多,但我所了解的仍然只是一部分的李白。我更在意的可能是相对私人的书写,所以去他去过的地方、看他看过的景色,是一种触及诗人心境的非常有趣的形式。”

姜明尤其喜欢李白描述自己去探寻古人心境的诗句,譬如“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意味着现在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去感知过去,而且这种在场感十分鲜活”。

2021年和2024年,姜明去过两次位于安徽当涂的李白墓。在墓前,她注意到有人留的两罐啤酒附带便签,分别是给李白和杜甫的。第二次去时,她又看到墓前有许多花和手写信,“留信的人都很用心”。

“酒还是最应景的。”姜明自己带过一款叫“李白”的清酒、两小罐家乡米酒,还有自己设计、亲手制作的古籍滴胶材质小挂件——写着杜甫对李白表达思念的诗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90后成都女孩央可可这两年买了武侯祠的年票,常看常新。“每次去,都能在丞相的塑像前和惠陵前看到很多鲜花和各种礼物,有三国杀卡牌、手写信、零食……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清明节,看到丞相的塑像前有一份手写的《出师表》,装在盒子里。”

梅雨去“见周瑜”的时候,也准备了好几种礼物,包括鲜花、手写贺卡,还带了航空母舰的模型,“让周瑜看看现在‘水军’发展得怎么样了”。

那天,梅雨遇见许多同龄人,都是远道而来带了“伴手礼”的。其中有女生抄了有错音符的琴谱,因为“曲有误,周郎顾”。“大家之前都不认识,但会在墓园一起分享喜欢周瑜的心路历程。他值得千年之后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23岁的文博爱好者周易因为研究战国秦汉考古,专门设计了“古人车票计划”系列。她认真做功课,打卡不同历史人物的墓,根据人物的经历为其设计一张车票——出发地与目的地,都是人物一生中重要的地点。有的是故乡和事业起点,有的是被贬谪后客死的他乡,有的是功成名就处,有的是征战的目标,还有的是半生所系的国都或领地……

这样一张车票搭配上具有个人特色的礼物,比如为韩熙载制作的就是《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被周易一程一程带去不同的历史人物的墓碑旁。有时,她还会选择穿戴特定朝代的传统服饰,增加仪式感。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2024年清明节,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塑像前摆放着花、三国主题游戏卡牌和明信片。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3月29日,曹操高陵,朝歌用曹操形象的透卡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出发!长途跋涉去见你

当墓或遗迹所在地离自己很远时,许多历史爱好者便会跨省长途出行,专程“奔现”。张俐玲就是第一天下午从湖南吉首坐高铁出发,到怀化转车,坐一晚上火车,次日清晨抵达湖北武昌,再换乘,上午到合肥,再先后去往舒城和庐江。

很多陵墓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需要靠长途汽车往返,通常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梅雨还想去洛阳的首阳山看看曹丕的墓,“之前去洛阳旅游,因为首阳山太偏了,很遗憾行程没安排上,下次有机会一定得补上”。

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周弈宁发现,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某些城市的历史遗迹并不熟悉,于是专门打造了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来介绍路线规划、预约注意事项和特色美食测评,引来很多网友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非常需要”。

姜明也认为,出行规划和提前了解很重要,她2021年第一次去当涂李白墓的感受是,“自驾最合适,但没有车的话就只能打车,如果遇到活动,路上很容易堵车。共享单车也不覆盖,似乎曾经有过公交,但等了很久之后问当地人却说没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询后了解到,当涂本地有旅游专线1号,另有701等多路公交可以到李白文化园、当涂县博物馆。网上游客对其准点率和发车频率评价不一。有喜爱李白的年轻人在2023年、2024年去游览后,称公交等待时间过久且不好打车;但也有网友表示,她在不久前去游览后,感到当涂公交车基本准时,可以参考公交小程序合理安排时间。

央可可一直想去陕西勉县的武侯祠和四川大邑的赵云墓。她查到赵云墓目前还未开放,已经修缮了很多年。“我大邑的朋友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赵云墓,拍照给我看。新闻说今年年底赵云墓会开放,那时候应该很多人都会去,我们已经盼了好几年了。”

(应受访者要求,朝歌、沈念辞、央可可、姜明、周易为化名)【责任编辑:郭韶明,蒋肖斌,张蕾编辑:罗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感动中国”的“银发知播”戴建业教授
...说,“种豆南山下”,下句突然反跌,“草盛豆苗稀”,古人把这种章法叫跌宕。再看戴建业教授的表述方式,“特别隆重——突然来一句——你以为他肯定懒——马上来一句”,将陶诗不断打破读
2023-07-06 17:15:00
清明风至、繁花盛开,正是一年踏春时
...副教授蔡磊蔡磊说,从传统来看,清明节俗主要围绕祭祖扫墓和踏青游艺两个主题来开展。祭祖扫墓一般包括摆放果食酒品、拔除杂草、培添新土、修整坟墓等活动。祭祖习俗亦有地域差异性。在祭
2024-04-03 16:59:00
李白与汪伦:诗歌《赠汪伦》背后的故事
...们的喜爱与好奇下展现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想来,若古人知道李白的诗篇能够名垂千古,必然会极尽讨好之能,希望李白能为自己赋诗一篇,最好是赞扬一番,以此来达到“千百年后依然有人认
2023-11-18 08:57:00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明月终照我 相逢有缘与长安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是“欲上青天揽明
2023-07-19 21:50:00
古人是如何熬夜,夜间生活是怎样的
...的明月,还有想到冷寂的人生。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其实很喜欢熬夜,而且他们的夜生活比我们现在可能还要繁荣。的确,李白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也是在盛唐时期出生的一个顶尖人物,
2023-01-17 15:52:00
端午假期成都兴起文博热:聆听古今中外历史回声
...坐姿,与美洲豹相似;玉米田纹饰人形石雕显示着墨西哥古人对玉米和玉米神的崇拜,约9000年前,墨西哥古代居民驯化了野生玉米,尔后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衍生出神性涵义。此外,多件
2024-06-11 10:40:00
王鹤棣综艺路透,背头造型吸睛
...”一起踏上旅途。他们根据“游学攻略”,一路行旅了解古人古事,不断“加载”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共同前往传世名作的创作地,再现《兰亭雅集》《垂虹送别》《塞外东巡》《唐宫夜宴》
2023-08-02 12:14:00
《王者荣耀》推李白明月光新皮肤 谪仙醉月动画发布
...,曾有谪仙人对月吟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今恰逢秋分,《王者荣耀》致敬李白,推出李白明月光主题新皮肤,抒写他笔下跨越了千年的
2024-09-23 14:57:00
为“李白热”欢呼,也为“昆德拉热”叫好
...明轮子,也没有进入铁器时代——那些重达数吨的石雕,古人都是通过拖拽的办法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这反过来说明,文明与文明相比,各有千秋,但文明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则可以实现共
2023-07-20 16: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
救命!福州怎么全是“神仙CP”
宝子们好!👏大家今年七夕怎么过呀?小编可是有点难过!(因为在上班过)大家发现没今年各大城市大屏由甜蜜蜜变成了“显眼包”图源
2025-08-29 20:10:00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