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评论:历史传承,重要的是本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29 19:3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希望尊重历史,保留画面。这一争议的背后,是对传承历史文化与平衡历史真实与现代导向之间的思考。从众多角度思考,应守护鲁迅真实形象,传承历史本真。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如一声惊雷,揭开了中国小说史新的一页,为白话文运动的推广立下汗马功劳。此后,《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诸多经典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洞察剖析社会现实,将旧中国的种种弊病暴露无遗,对封建礼教、旧传统进行了有力批判,唤醒了无数国人的觉醒意识。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小说发展历史的专著,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后世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鲁迅都是不可或缺的伟大的作家。

其次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来看,“鲁迅夹烟”墙画绝不该轻易更换。鲁迅一生与烟相伴,在他留存的众多照片中,常常是“烟不离手”。这一生活细节不仅是他个人习惯的体现,更与他的创作过程紧密相连。在无数个创作的日夜,香烟或许陪伴他度过灵感枯竭的苦闷,见证他思想火花的迸发。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提到他“烟瘾一向很大” ,鲁迅自己也曾在书信中坦言“每天三十至四十支烟”。这些史料充分证明,吸烟是鲁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是还原“生活化鲁迅”不可或缺的部分。删除这一细节,会让鲁迅的形象变得刻板扁平,否定几代人对他的集体记忆,违背“尊重历史”的基本准则。绍兴作为鲁迅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2003年竣工的鲁迅故里,入口处的鲁迅故里景墙采用木刻形式,符合鲁迅文化的历史背景,落成22年来,已然成为重要打卡地。这面墙画是对历史的艺术呈现,它不仅展现了鲁迅的神态,更承载着历史的温度。鲁迅故里景区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既有形象,这种态度值得肯定。

当然,对于部分游客在打卡墙前点燃香烟拍照,违反“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行为,也不能忽视。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灭历史细节”,而在于引导现实行为。纪念馆一方面可以通过升级文化体验形式,引导游客将注意力从“烟”转移到鲁迅的文学成就、思想精神上。让游客通过“鲁迅夹烟”这一形象去探究鲁迅的文学是否与香烟有所联系,进而去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及其伟大贡献,从而对游客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纪念馆应加强现场管理,严禁游客在墙前点烟,用加大管理力度的方式杜绝违规行为,而不是改变鲁迅真实形象。

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要珍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尊重历史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后人透过历史的尘埃,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力量,让鲁迅的文学光芒和伟大思想,在岁月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媛媛(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王舒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九三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它不仅彰显了
2025-08-23 11:37:00
这几天,一条“甲骨文动画还原3000年前战争场面”的视频,吸引了许多网友关注。画面中的甲骨文字动了起来,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商周两军对垒的画面。这条视频在让网友们震撼的同时,也让更多
2023-09-16 11:14:00
人文宜昌,诗画烟雨。近日,以“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的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在宜昌圆满落幕。人文宜昌秉持创新与传承理念,深入挖掘宜昌诗画的内涵和价值,通过闭幕式,搭建长
2024-11-14 18:03:00
文学长江,击水中流。10月19日,2024长江文化艺术季——“遇见长江·长江文学周”在武汉开幕。作为九项活动之一的“大家遇见大家”创意满满,精彩不断。在黄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
2024-10-23 14:52:00
一场演唱会,客从八方来。日前,刀郎巡回演唱会在武汉体育中心连唱两场,好客湖北迎来了来自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大量“刀迷”,到武汉的机票和火车票的预订量环比上月增加近10%
2025-04-01 20:13:00
...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36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光谷相继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一大批全球第一、中
2025-02-13 13:09:00
近年来,“文化游”持续升温,多地旅游景区、文博机构人气高涨,旅游高峰期往往一票难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越来越多游客选择流连于百年古建与历
2023-08-23 14:54:00
当地时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战胜克罗地亚选手,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选手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郑钦文身披国旗庆祝夺金,受访时致敬刘翔,
2024-08-04 23:04:00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104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2025-07-01 0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