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7:00 来源:中国网

这里的牛肉好看、好吃、有营养,这里的人们借“牛势”、兴“牛业”、发“牛财”……夏末秋初,丰收可期,有“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又做了一件“牛事”:8月19日,中国•通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通辽开幕。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中国•通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现场

本次大会由通辽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主办,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国际肉牛产业发展理念,以“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通辽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为主题,立足通辽市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标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质量效益,推动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与会嘉宾共同发布“通辽肉牛”品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伟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赵玉生出席大会并分别致辞。通辽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奇•达楞太对通辽市肉牛全产业链建设进行了推介,通辽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玉东发布《通辽“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建设”白皮书》。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致辞

孟宪东在致辞中说,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辽肉牛产业发展既面临着很多机遇,也迎来了不少挑战,让肉牛产业全面“牛”起来,是通辽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通辽将把肉牛产业作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任务,全力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集中打造“通辽肉牛”品牌,主动开拓终端产品市场,全面加强龙头企业引育,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在养殖标准化、育肥规模化和加工精细化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预期到2026年实现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通辽“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建设”白皮书》发布

大会期间,相关领导和专家对“通辽肉牛”品牌、“通辽牛肉”营养品质特征因子研究报告、“通辽肉牛”品牌价值评选结果进行发布,“通辽肉牛”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67.8亿元,位列全国畜产品首位。通辽市旗政府与高校、企业现场签约项目33个、总金额117.76亿元。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大会现场举行多场签约仪式

通辽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肉牛黄金养殖带”,粮食产量居内蒙古首位,牲畜存栏突破1300万头(只),肉牛饲养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是内蒙古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被国家认定为“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核心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通辽草美牛肥,素有“中国草原肉牛之都”之称

近年来,通辽市聚焦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把肉牛作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来抓,量质并举、速效并重,举全市之力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肉牛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改善,品牌价值不断攀升,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六大指标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2022年,全市牛饲养量达493万头,由存栏超百万头的旗县1个、饲养基础母牛超万头的苏木乡镇64个、超千头的嘎查村604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4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2038家,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占全市总人口的1/3以上。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鼓足“牛气”做“牛事”

(文/图:中国网记者 苏文彦)

分享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蹄疾步稳打造现代农牧业强市
...略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通辽市始终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动粮食单产再提高、牲畜养殖再增效,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打造现代农牧业强市蹄
2024-04-09 03:18:00
品牌强市!通辽肉牛产业品牌推广研讨会召开
...网通辽7月19日电(刘艺琳、寇雅楠)7月19日上午,由中共通辽市委员会、通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通辽肉牛产业品牌推广研讨会召开。通辽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玉东,市委常委、宣
2023-07-19 11:41:00
高质量建设全链条肉牛产业强市
...方正在交易。 王晓博 摄 成峰牲畜交易市场。王晓博 摄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既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又是世界肉牛黄金养殖带,享有“内蒙古粮仓”和“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2023-06-08 06:19:00
“通辽农品”火出圈
...中国农科院畜研所、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组建通辽市肉牛育种科研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计划2025年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肉用型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填
2023-10-18 06:11:00
田畴沃野织锦绣 精彩纷呈庆丰收
...强 摄 争斗。 于万江 摄 □郭洪申金秋九月,五谷丰登。通辽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80亿斤左右,牲畜存栏突破1300万头只,成就了通辽市“粮仓”和“肉
2023-09-28 04:51:00
“通辽活牛”走俏澳门!
11月29日,满载着16头西门塔尔牛的大货车从内蒙古通辽市驶出,经过6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顺利运抵澳门。澳门回归祖国25年以来,累计超1万头“通辽活牛”经满洲里海关所属通辽海关监管
2024-12-29 12:14:00
...自:内蒙古日报立足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高地杨伟东在通辽市调研 本报12月7日讯 (记者 王皓)12月6日至7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伟东在通辽市调研承接产业转移
2023-12-08 05:04:00
开发区做细肉牛深加工 提升产业附加值
...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演进。落户开发区的通辽市广发草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强化产业链供应。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风干牛肉、牛板筋、奶茶、
2024-04-18 06:41:00
超10亿元“肉牛产业贷款”助力“通辽肉牛”品质不断升级
...喂养技术,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巴图说,是邮储银行通辽市分行及时放贷帮助自己渡过了难关,使肉牛的品种得以更新、质量得以提高、规模得以扩大。目前,更多像巴图这样有意向扩展养殖产
2024-12-21 08: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