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0 18:03: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57岁的王阿姨,在儿女的陪同下一大早去医院体检,在医院经护士测量后发现血压值达到了130/80mmHg,且王阿姨自觉偶尔头晕头痛。

面对这种情况,她和家人都很担心由于年岁渐长,她是不是得高血压了呢?

由于在医院的测量次数不多,且数值虽然偏高但并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日常血压变化情况才能确定。

所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根据王阿姨的身体状况,给了相应的诊疗建议,并且交代回家以后要再次多次测量血压。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回家后的王阿姨,在家人的帮助下,按照医嘱每天早上晚上各测一次,却发现测出来的数值越来越低。王阿姨和家人疑惑不解,明明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照标准测量方式测量的,怎么会越测越低呢?难道是医院测量有误吗?这么多的测量数据到底哪一个比较可靠呢?

一:什么是高血压?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1、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最新版医学《诊断》显示:在诊室或者医院,非同日测量三次的血压值全部达到甚至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达到了高血压的标准。

如果是在家里自己测量,那么这个数值的标准则为135/85mmHg。且测量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被检查的人是在清醒、安静、没有服用降压药的状态下,测量方式要标准,这样得到的血压值才相对具有可信度。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2、如何测量血压

目前我们测量血压的方式包括直接测压和间接测压。直接测压即通过物理方式将导管直接接入动脉内测量,测得的血压值非常精确但由于是有创的,所以临床上也只用于危重、疑难杂症患者。

间接测压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用血压计测量,例如汞柱式、电子血压计等,这种测量方式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状况。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我们日常生活中多采用间接测量。若是水银血压计,绑好袖带后,触摸肱动脉搏动,充气至听不到搏动声后再上升30mmHg后,缓慢放气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若是电子血压计,则绑好袖带之后,不用充气,直接就能在显示屏上看到相关数值。

不管采取哪一种测量方式,都需要关注以下注意事项:最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地方就是绑袖带了。袖带不能太松或太紧,绑好后还能塞进两个手指的松度为宜;袖带的高度应该是距离肘横纹两横指的位置。

其次是被检者的状态也十分重要,应该半小时内不能食用咖啡、烟酒等能让肾上腺素上升的食品,且需要在安静清醒的状态下测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无论被检者是哪一种体位,都应保持被测手肘、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由此可见,要想测出较为准确的血压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王阿姨是否是因为上述事项未做好才导致血压越测越低的现象呢?

二: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哪个更准?

1)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因素

能影响到测出的血压值因素非常多,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像王阿姨一样自己在家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测出的血压值波动概率非常大。

血压值原本就并非一成不变地固定,而是相对处于一个范围之间。

正常状态下理想血压,波动比较小,比如前后两次测量的数据差别不超过5mmHg

常见的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情绪激动、使用过降压药品、测量方式不规范等,甚至有的中老年人之中还有一种称之为“白大衣现象”,即自己在家测量血压大多正常,一到医院由医生测量血压时,血压值就升高非常明显。

所以一般医生会建议,多次重复测量血压,而不要单独以其中某一次作为衡量标准。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2)为什么血压会越测越低?

许多人有类似王阿姨一样的情况,在家自己测量出的血压值越来越低,很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首当其冲可能是在医院由医生测量的时候,不自觉地产生较大心理负担,担心自己身体健康,回到家后自己心情慢慢平复,也不再畏惧测量血压,因而相较于在医院得出血压值偏低。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其次可能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在家测量血压的时间

医学上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人的血压每天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而夜间血压值较白天血压值低10%到20%。所以回家晚上测量的血压可能比一早到医院测量的血压相对较低。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最后还有可能是测量血压的规范程度,测量的手不同也会导致出现这种状况。

比如冬天穿着较厚,自己在家测量时经常裹着衣服测量;正常情况下双侧上肢血压差别也很显著,有可能在医院测的右手,回家测的左手。

综上所述,回家多次测血压的时间不同、测量的手臂不同、测量的规范程度未达标、心情更加稳定的情况下,都可以导致类似王阿姨的情况,所得出的测量值越来越低。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3)以哪个为标准?

正如上述情况,由于测量血压的影响因素过多且难以控制,所以医院的医生一般会建议回家多次测量血压。甚至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现象、隐匿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等情况时,建议考虑采取动态血压检测。

为什么血压越测越低?测量的方式有哪些?建议参考下

若是在家自测血压,根据《诊断学》所给出的标准,家庭自测血压的正常血压值为135/85mmHg,而与诊所或者医院140/90mmHg不同。

一般在家自己测量血压,建议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之后所得的血压数值较为准确。

如果发现两次测量血压前后差别>5mmHg,那么建议测量第三次血压,去掉差距过大的值,取三次测量中数值相近两次的平均值,作为自己的血压。

如果发现差别还是特别大,那么建议及早去诊所或者医院,而非自己反复测量,以防产生情绪问题,越测越高或者越测越低,陷入恶性循环。

不管是越测越低,还是多次测量后差距特别大,都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近就医。高血压的诊断还是以诊室测量为主,在家的测量数据主要是看个人的防控和治疗情况。尤其是像王阿姨一类的中老年人,千万不要因为在家里自己测量的血压越测越低,就一意孤行地认为药物起作用,然后轻视后续治疗,随意停止或者更改药物、不按照医嘱定期监测血压。

三:如何得出测得更为标准的血压?

1、规范测量是主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要规范测量得到较为准确的血压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简要总结即为:

定时测量,避开高峰期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段测量;

定位测量,一般多固定测量右手臂,在一个固定的安静环境下测量,减少被检者被环境影响的概率;

定人测量,可以建议测量血压的家属就近到诊室学习测压后,长期由他为家里人测量,减少误差。

2、注意细节为辅

测量血压时,有许多大家日常没注意到的细节问题,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值不应估读,血压值测得多少就是多少,一般读出偶数,且切忌四舍五入,如实记录,以免误诊高血压。

由于测量血压需要被检者处于清醒安静状态下测量,要露出手臂,而冬天一般穿着很厚,大衣毛衣等脱衣服的过程也会让被检者血压升高,所以建议冬天脱衣后休息3分钟左右再测量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部分水银柱血压计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偏差,建议定期检查一次,且其使用者需要有一定医学基础,所以建议日常家庭测量选择电子血压计,更便捷误差也更小。

由此可见,看似简单地测量血压也有大学问。那么应对这种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哪些措施呢?

四:如何预防高血压

(1)生活习惯

根据最新版本《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2版》显示,高血压的健康生活方式简要概括为六步:饮食上限盐,生活中要戒烟戒酒,遇事情绪平稳,习惯上要运动锻炼。

烟酒对血压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戒烟限酒,遇事心态平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高危患者来说尤其重要。对于年轻人而言,合理的安排日常作息,应该尽可能避免熬夜晚睡。如果工作压力过大,适当放松,调节心情,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对于像王阿姨一样的中老年人,培养一种喜爱的运动习惯,维持健康的体重,也是十分有益的。

(2)合理用药

如果已经确诊高血压,那么及早地根据个人情况,遵医嘱合理用药,降低血压,采取二级预防措施。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在不同患者之间的标准也不相同。一般是血压降至140/90mmHg,有糖尿病或者肾病患者一般建议降至130/80mmHg。在降压过程中,患者不应随意停止或更改药物,要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3)长期监测

高血压作为我们熟知的“三高”之一,其又被称为“隐形杀手”。作为慢性病,自然也应该遵守慢性病的治疗原则,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定期检测治疗效果,才能与治疗药物相辅相成,共同控制血压。

结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应重视类似高血压的基础疾病。这类疾病可能症状并不明显,但一旦血压控制不好,会引发雪崩似的并发症,例如视网膜病变、心肺疾病等。有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及早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及早防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2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隔着衣服测量血压到底准不准?怎么测量血压最准确?一文参考下
...检测血压,那么目前血压水平还无异常的群体,应每星期测量一次,确保身体无异常。有的老人,家中的血压仪看不好,还喜欢去社区或医院测量。加上现在冬天天气冷,人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为
2022-12-30 21:57:00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测量方法知多少
...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掌握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标准测量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临床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或)舒张压≥9
2023-07-13 15:34:00
家中测血压需要注意这三方面问题,不妨参考下
...测血压。李叔便自行在网上购买了腕式电子血压计,连续测量血压均在138/88mmHg左右,血压趋于正常值,于是李叔决定减少降压药的服用剂量,降压药剂量减少后李叔出现间接性头晕的
2023-02-20 18:21:00
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建议参考下
...社区在进行老年人健康科普知识讲座,主办方推出了免费测量血压的体检项目,这个体检项目的服务人群包括整个社区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今年五十岁的周阿姨刚在菜市场买完她喜欢吃的盐炸花
2023-02-20 19:28:00
测量血压时,记住5点,在家也能测得准,一起学习下
...踪治疗效果,高血压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因此在家测量血压尤为必要,但是很多患者对测量血压一知半解,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日常调理和用药,今天家有医生就来谈谈如何在
2023-06-10 21:45:00
医生提醒:一天中,这个时间测量血压最准确!大家测对了吗?
...设备、策略和药物层出不穷,但最基本、最关键的是定期测量血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家中测量血压,或者在正规医疗机构轻松快速了解自己的血压
2024-08-29 12:28:00
血压高到多少,才会诱发脑出血?医生给出数据话
...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为了诊断高血压,需要通过测量血压,并根据测量结果和病史等信息,来确定是否患有高血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
2023-04-20 06:49:00
为什么有时候测血压不准确?一文揭开真相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测量血压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很多患者担心自己测量不准确,就会选择去医院或者诊所测量。但由于测量血压的次数比较频繁,长期下来,自己可能会感觉很不方便。而买了测
2023-02-04 20:59:00
为何电子血压计越测越低?是使用不当吗?一文解答
...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血压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可以购买电子血压计,在家中自行进行血压测量,高压和低压的数值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许多年轻
2023-06-10 21: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