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高得惊人,数以亿计的患者承受着长期高血压带来的各种痛苦。
高血压的阴险性对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为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肾病等疾病提供了温床,留下大量的高血压。患者和潜在患者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科学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稳定血压、消除血压升高的因素上。
如今,稳定和控制血压的设备、策略和药物层出不穷,但最基本、最关键的是定期测量血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家中测量血压,或者在正规医疗机构轻松快速了解自己的血压。这一发展无疑给高血压的防治带来了质的飞跃。
然而,测量血压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需要细心关注每一个细节。许多中老年人在家或到医生处测量血压时,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因为血压读数与真实值存在误差,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何时测量血压更准确的问题也是患者和医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准确掌握血压的真实状况,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高血压的正常规划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高血压的正常计划
正常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正常血压计划是:
1.收缩压(高压):90-120毫米汞柱(mmHg)
2、舒张压(低压):60-80毫米汞柱(mmHg)
当血压超过这个范围时,就可能被认为是高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3、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
4.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
5.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对健康的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以下是高血压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1、心脏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
2、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等。
3、肾脏疾病: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肾脏损害,可能导致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
4.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
5、动脉硬化: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壁增厚、硬化,增加患动脉瘤、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
6.影响生活质量: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医生提示:一天中的这个时间测量血压最准确!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吗?
现代社会,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2.7亿。
高血压不仅会引起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还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准确测量血压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那么,一天中什么时间测量血压最准确呢?医生建议测量血压的两个最佳时间段是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和晚上睡觉前1小时内。
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血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过一夜的休息,人体的血压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段时间测量血压可以准确反映人体血压的基线值,有助于了解血压的控制和不稳定情况。此外,早上起床后测量血压还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压异常,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晚上睡觉前1小时内测量血压也很重要。夜间是人体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段,尤其是深度睡眠时,血压会逐渐下降。睡前测量血压可以准确反映人体血压的夜间波动情况,有助于评估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此外,晚上睡前测量血压还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压异常,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那么,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呢?以下是测量血压的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市场上的血压计种类很多,包括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操作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可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2、正确测量方法:测量血压时,应保持安静、放松,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双臂自然下垂。将血压袖带绑在手臂上。袖带下缘应高出肘关节约2-3厘米。测量时袖带应保持紧绷,但不能太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测量过程中应安静坐着,避免说话和走动,以免影响血压值。
3、多次测量:为了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建议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作为参考值。
4、注意测量环境: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在嘈杂、恶劣的环境中测量。
轻度高血压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吗?
2018年新修订的《我国高血压防治战略》中,对于降压药物的使用时机有明确指导: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假设血压水平保持在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或高于政策血压,则应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另一种解读是,在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帮助下,如果血压能够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或政策血压以内,那么暂时不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显然,对于那些血压仅轻度升高的患者来说,他们最有可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不过,国际高血压学会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策略指出: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治疗。只有在生活方式干预失败后,才需要考虑降压药物。
也就是说,部分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确实可以暂时停止服用降压药,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可以停止服用!
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轻度高血压患者,仍建议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可以暂时停止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不吃药并不意味着不治疗,而是需要通过非药物治疗来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9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