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陈酿的春风(保山市道德模范)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30 08: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陈酿的春风(保山市道德模范)

——第五届保山市道德模范杨春纪的故事

陈酿的春风(保山市道德模范)

本报记者刁丽俊

●在隆阳区水寨乡棕元村大平坦安置点,记者见到了第五届保山市道德模范杨春纪,在她的故事里、在她的笑脸上,让人感觉生命如陈酿,醇厚而绵长。

初见杨春纪大姐,就倍感亲切,她的名字自带春风,人也如春风和煦,热情,爽朗,语调干脆;艰难岁月磨炼出的豁达,让人感觉她的笑脸能化解一切苦难,也让她的生命如陈酿,醇厚而绵长。

转过一山又一山繁茂的森林,我来到隆阳区水寨乡棕元村大平坦安置点。阳光灿烂,大平坦的几十户人家在阳光中升起炊烟。今天停电,很多人家都在院子里烧柴火灶,杨春纪家也不例外。邻居几位大嫂都来搭火做饭,杨春纪的二女儿及邻居们炖火腿、炒菌子、烧包谷,烟熏火燎反显人情珍贵。堂屋门前的一块地种了包谷,没收的挂在秆上,收了的晒在院场,男主人马良洪在撕包谷叶,邻居阿婆也来帮忙,她得知我是来听大家讲杨春纪孝老爱亲故事的,对我说:“木珍过上好日子了。”

是的,看到院子里温馨的场面,我知道杨春纪苦尽甘来了。过去的几十年,生命承受的艰辛,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女性的承受能力,但她挺过来了。所以在棕元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木珍的日子过得真不容易,木珍良心真好。”木珍是杨春纪的小名。

其实我很不忍心让她讲述过去的事,在火塘边烧包谷的时候,我注意到她边讲眼睛就边弥漫起了一层泪水,我赶紧打住,扯些眼前开心的事,比如大女儿嫁昌宁耈街了,二女儿能干孝顺,并且有了三个孩子,老大上小学三年级,老二老三是双胞,上一年级,等等。

转而我听邻居说,杨春纪1964年出生在水寨乡海棠洼村,那是一个专出极品菌子的小村子,早些年松茸块菌一直是出口商品,夏秋季节,老百姓钻几趟林子就可以获取不少的收入,所以日子要比其他村好过许多。得益于好山好水,杨春纪年轻时候很漂亮,高挑的身材,黝黑的长发,甜美的笑容,前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她自己也憧憬着能嫁一个好人家有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的命运却与大姑妈紧紧拴在了一起。

杨春纪的大姑妈嫁到了水寨乡下棕元一个很不幸的人家,丈夫的妹妹有眼疾还智障,小叔子耳聋。还好小叔子有老实忠厚的媳妇和儿子。大姑妈不能生育,年纪大了,就操心没人养老送终,于是和杨春纪父母商量,让杨春纪与大姑妈小叔子的儿子马良洪结为夫妻,共同赡养家里的五个老人。杨春纪的父母答应了姐姐的请求。对这门亲事,对未来怀有无限梦想的杨春纪并不愿意,甚至不用想就知道,那是一个火坑,跳进去几十年都爬不起来。但架不住大姑妈的哀求和父母的劝说,她只能放弃自己美好的愿望,嫁给了马良洪。

嫁到下棕元后,由于家里老的老,病的病,残的残,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丈夫马良洪也没有生意头脑,只能出远门干体力活挣钱养家。家里就剩下杨春纪和五个老人。这个家庭关系很复杂,我费了很大劲才理清楚——杨春纪的大姑爹就是马良洪的大伯,大姑爹的妹妹就是马良洪的娘娘。

大姑爹老年痴呆需要照顾,公公有胃病饮食需要照顾,婆婆反应迟钝,帮不了自己也要照顾,大姑妈身体也已衰弱,前几年还能勉强帮杨春纪煮煮饭,照看一下孩子,但后来摔断了腰椎瘫痪了。五个老人,加上两个女儿,七个人的重担压在杨春纪的身上,每天走路腿都是晃的,但她无处可逃。

那些年,家里种着五、六亩烤烟,那是一个费体力的活,收烟的时候,要一篮一篮从地里背回家,棕元村地势陡峭,爬坡上坎,杨春纪累得无数次栽倒在田埂上。看看远处吃草的牛,她觉得比牛还累,牛还有吃草晒太阳的时候呀,可她没有。

因为田里的活还没有干完,家里的一群老人就要叫唤着吃饭了。来不及擦一把头上的汗水,又要去烧火做饭;饭做好了,要一碗一碗端到他们手里。可偏偏老人还不省心,有的嫌饭烫了砸了碗,有的要别人喂。杨春纪的二女儿马爱苹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给奶奶喂饭,喂的时候她使劲咬着牙不吃,等离开又使劲叫,仅仅喂个饭,被老人气哭了上百次。杨春纪安慰女儿,就当老人是病久了心情烦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个老人相继离开了人世,杨春纪扪心自问,自己对得起每一个老人。三十多年,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到自己都当上了奶奶,美好的青春都用来陪伴五个老人。先不从道德的高度评判,仅从人性的角度,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听故事的人,有敬佩,也有叹息,她像一根原木,点燃自己,用生命的元气温暖着别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善良”这个词的范畴。

杨春纪的大半辈子都在渡别人,到如今,大家总算看到她过上了好日子。在她家院子里掰包谷,她指着侧面的地说:“十多天前,我家这里可漂亮了,万寿菊开得花喷喷的,村里人都来拍照。”我问她院里那些包谷可以喂多少头猪?她说买的买些,一年要喂一二十头,只是喂猪就像打赌,不知道什么时候涨上去,什么时候跌下来,碰运气了。

我想这些都无关紧要了,生命的修行已经能让她应对一切的悲喜,日子每天在过,家人的平安喜乐最是核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洼小组村民三、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2名)杨越(女)保山市康浩公交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戴联友云南联友保山分公司董事长四、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2名)李文波腾冲市北海乡乡村
2022-12-29 15:04:00
水寨乡道德评议会评出文明新风尚
...户、健康家庭4户、平安绿色家庭130户、学习型家庭20户、保山市文明村镇4个、保山市文明校园2个、道德模范1个。水寨乡通过树立道德榜样,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乡绿美行动,共同
2024-03-28 15:05:00
...被评为2013年度“龙陵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3年度“保山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4年度“云南好人”(见义勇为好人)
2023-02-25 15:00:00
...山抗战遗址等10个“行走的思政课堂”。丰富活动育人。保山市从教育体育局到各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德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使活
2023-09-15 14:59:00
...云南获表彰名单如下↓↓↓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7家)保山市、丽江市、罗平县、大姚县、开远市、蒙自市、文山市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110家)宜良县马街镇、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玉溪市
2025-05-24 11:48:00
保山市关爱学校全力创建文明校园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山市关爱学校全力创建文明校园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本报讯文明校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
2023-08-22 15:09:00
...老师是这个地方的荣光。对保山而言更是如此。近年来,保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锚定“358”目标不动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
2023-09-14 14:59:00
烛火在讲台下闪光(文明之光 保山市助人为乐模范)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烛火在讲台下闪光(文明之光 保山市助人为乐模范)——记第五届保山市助人为乐模范张嗣善本报记者字相禹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8年,退休后又拿出积蓄捐资助学,他用实际行
2023-03-18 15:48:00
保山:“便民春风”进边关 惠税政策暖民心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近年来,保山市税务部门主动融入“智慧口岸”建设,助力口岸经济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税务力量,积极组建“税费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深入腾冲市国家级猴桥口岸
2023-09-15 14:5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一年级“珍珠娃”成长蜕变:让好习惯种子生根发芽,绽放惊喜绿意
江南时报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学期时光的指针悄悄划过了几个月,一年级的珍珠娃们正在一点一滴地蜕变,孩子们心田播下的“习惯”种子
2025-11-26 16:56:00
生命不需要快进键
去年十月,我坐高铁从西安回太原,邻座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生,他一上车就打开平板电脑戴上耳机看剧,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当火车穿过一个山洞
2025-11-26 18:20:00
爸妈:“预制转场”已备好!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爸爸妈妈抱着六个月大的宝宝在各高校门口拍摄大学转场视频,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2025-11-26 19:54:00
婚车路过父亲坟地,河南一新娘带新郎下车跪拜
大皖新闻讯 11月25日,河南濮阳县张先生夫妇迎来大喜之日。令婚礼主持人焦女士没想到的是,发嫁途中,新娘张女士带新郎下车
2025-11-26 20:23:00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