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一代秦淮名妓董小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3 16: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颜值特别高,才艺特别好,精通琴棋书画,那都是标配条件。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名厨,用巧妙心思和精湛手艺做出各种美食。她做的酥糖名曰“董糖”,乃是苏州名点。她做的虎皮肉又叫走油肉,被唤做“董肉”,与东坡肉可以相提并论。特别在嫁与冒辟疆为妾后,更是用绝妙的厨艺把握住了冒辟疆的胃同时栓住了冒辟疆的心。冒辟疆是个吃货,喜食肥甘厚味,所以董小宛就做了冒家的特约厨娘,料理的鸡鸭鱼肉,各种甜点,各种花露,甚至连一盘平常不过的腌菜都有清新脱俗的味道。不仅如此,自从董小宛嫁进冒家,对待冒辟疆的父母和原配妻子非常恭顺,相处融洽,完全没有风月场中的傲气和艳俗,更没有和大老婆争风吃醋。对待大老婆生的孩子也非常好,亲自辅导启蒙课程。不仅当了保姆,连会计也一起兼职了,家庭支出记账也都是董小宛包干了。甚至还是冒辟疆的私人秘书,替他书写小楷扇面送人。

软弱名士冒辟疆

冒辟疆是如皋世家大族的公子哥,有钱有势又有才。喜欢主持清议,傲气自雄,成了声望很高的复社领袖,与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惠并称晚明四公子。除了有理想有抱负外,冒辟疆也和其他的世家子弟一样宴安鸩毒,穷奢极欲,所以也做了秦淮河畔的常客。对于董小宛,冒辟疆是慕名而来的,也大有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不巧董小宛厌倦了秦淮河畔的喧嚣生活,经常流连山水间,迁居苏州半塘,前后六次游览黄山,连当时著名的画家吴梅村都为董小宛画了“董白游黄山小像”并题诗。所以冒辟疆几次拜访都没见到。其实那时候的冒辟疆对陈圆圆情有独钟,本想把她娶进门,不巧被田戚畹强行买走,令冒辟疆遗憾终身。后来初次見到董小宛,两人没有说一句话,董小宛酒醉未醒,扶着曲栏看着冒辟疆,结果彼此被对方的气质吸引,一见钟情。冒辟疆面对董小宛热烈的追求显现出世家公子哥的踌躇不前,对董小宛名妓身份颇为顾忌。一直没有接受董小宛,而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后来董小宛债务缠身,母亲去世,一病不起。冒辟疆前来半塘探望董小宛,令奄奄一息的董小宛顿时神清气爽,恢复了生命力。董小宛马上张罗酒菜与冒辟疆床前对饮。然后冒辟疆几次要告辞都被董小宛苦苦留住。董小宛一再表示要跟着冒辟疆回如皋,都被冒辟疆推脱了。因为此时董小宛的债务和给董小宛落籍之事,令冒辟疆觉得压力很大,对于董小宛的爱冒辟疆选择逃避。

遇人不淑

后来在如皋老家的冒辟疆接到家人报告说董小宛只穿了一件薄衫已经到了冒家门口了。冒辟疆大吃一惊,同时董小宛还表示如果冒辟疆不接受她,她宁愿冻死在冒家门口。和董小宛一起到来的还有钱谦益已经帮董小宛偿还了所有债务,办好了董小宛落籍的消息。这样一来,冒辟疆觉得接纳董小宛没什么压力了,于是就把董小宛纳做了小妾。

其实冒辟疆对于董小宛真的不是那么看重,爱的也有限。后来清兵入关,冒家遭难。冒辟疆是一手牵着老婆,一手牵着老母,准备逃难。丝毫没有顾及到董小宛的安危。要不是冒辟疆的父母实在看不下去了出面干预,让冒辟疆带上董小宛一起走。那么董小宛就被留下来看宅子了,那么就真的生气难料了。

香魂犹自为君死

董小宛在和冒辟疆生活的九年时间里真的心里眼里都是冒辟疆,为这个男人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在逃难途中。冒辟疆得了重病,董小宛亲侍汤药,对冒辟疆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连冒辟疆的粪便都要亲自看,亲自闻。终于在董小宛的悉心照料下,冒辟疆得以痊愈。而董小宛却因为操劳过度,耗尽心里,一病不起,不久便香消玉殒,令人叹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借贷。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名震秦淮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
2023-08-26 17:10:00
董小宛最后和冒辟疆幸福在一起了吗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众所周知,商女就是秦淮河上的青楼女子,她们不知道国破家亡的遗憾和苦难,依然在莺歌燕舞中唱着你侬我侬的情歌艳曲,也许她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
2023-08-01 20:50:00
倾国倾城的秦淮八艳,为何结局都如此悲惨?谁最让人感到惋惜呢?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畔,出过不少倾国倾城的奇女子。其中,有几位不仅才貌双绝,而且还具有民族气节,在后世中,人们将这些女子称为秦淮八艳。秦淮八艳的结局都非常凄惨,那么她们各自的结局是什
2024-11-22 15:52:00
秦淮八艳,才貌双绝的江南名妓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又称金陵八艳,八位均为歌妓才女,无论是样貌还是才艺,都是顶级。‬柳如是柳如是绝世才貌,谈吐文雅,经常穿儒服男装与众文人相聚
2023-10-01 08:53:00
一下三个版本的“四大名妓”,你支持哪个?
...被掠卖到吴江为妓的,偏偏弱女子只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秦淮河畔。陈圆圆吴三桂小妾,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陈圆圆被掳走,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本尊人物,吴中名优,也是"
2023-05-17 15:03:00
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 日历 | 董糖:酥松香甜,小心翼翼捧着吃
...包裹,但吃时仍需小心翼翼。如皋董糖相传由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创制。清《崇川咫闻录》记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此糖自秦淮寄巢民,古至今号秦淮董糖
2023-08-13 09:53:00
秦淮灯彩传承人曹红:传承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形式
秦淮河畔人头攒动,八方游客赏花灯、逛灯市……今年春节,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客流量再度冲上全国前列。这是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但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红并没有
2024-02-21 22:19:00
秦淮灯会联合时尚手游,变“玩家”为游客
...”“倩女”互动打卡、闯关;携手游戏中认识的爱侣,来秦淮河画舫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仿古明式婚礼……今年的秦淮灯会目前仍在延展期,将一直持续到月底。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今年秦淮灯会和
2023-03-17 08:33:00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的靡靡之音,中间是文人与歌妓的觥筹交错。红尘之中,秦淮河畔。有多少绝代佳人埋没于此,有多少风流才子醉倒船头。与其说秦淮是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不如说是文人与歌妓的谈心之地。
2023-01-17 2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