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肾病并非无药可救
专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农村大众报记者房孝钰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为意外做好准备,支持弱势群体。”
世界肾脏日当天,山东省立三院肾内科主任李清初介绍,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缓甚至阻止肾功能的恶化,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早期筛查只需
简单的血液和尿液检查
李清初介绍,实际上早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血液和尿液检查,就能帮助患者发现肾脏疾病。
“肾脏的功能和结构出现异常超过三个月就会被诊断为慢性肾病。”李清初介绍,近些年比较常见的慢性肾病症状体征是血尿和蛋白尿,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8%。
李清初介绍,由于人体肾脏的强大代偿功能,所以并非所有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早期都会出现症状,甚至很多慢性肾病患者直至发展到尿毒症前身体都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很多慢性肾病患者是通过查体发现的。”李清初说,定期查体、定期筛查很重要。
早发现可以有效
阻断尿毒症的发生
李清初介绍,很多人对于肾病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一旦得了肾病基本无药可救,只能任其发展为尿毒症。实际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有效阻断尿毒症的发生的。
2006年,李清初接诊了一位二十多岁的肾病患者。这位患者因血尿做肾活检,最终诊断为IgA肾病,通过激素和免疫剂治疗了两年多的时间,2008年做检查时,已经无需再用药物治疗。到2019年再次复查时,也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整个人的状态也不错。“当时这位患者如果没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5—10年内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性很大。”李清初介绍。
而另一位女性患者没有遵循医嘱,不到十年时间就从慢性肾病发展为了尿毒症。李清初介绍,这位患者得慢性肾炎时30岁左右,当时由于下肢浮肿到医院做检查,通过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症,也是需要通过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但由于激素治疗容易使人发胖,而这位女士又比较爱美,治疗一段时间蛋白尿消失以后就自行停药,这样反复停药三四次以后出现了肾衰竭的情况,到了四十多岁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病患者通过有效治疗阻断病情进一步进展的案例很多,同样,不当回事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也不在少数。”李清初强调,一旦诊断为慢性肾病,一定要谨遵医嘱,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并非所有的血尿、
蛋白尿都与慢性肾炎有关
李清初表示,并非所有的血尿、蛋白尿患者都需要治疗,更不是所有的血尿、蛋白尿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尿毒症。“前边提到,我国血尿、蛋白尿等慢性肾病患者高达10.8%,但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仅为0.03%。”李清初介绍,近几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已高于慢性肾炎患者。
李清初介绍,在查体过程中如果出现血尿或者蛋白尿,不要慌张,很多的血尿以及蛋白尿都是非肾炎性的,这时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来明确血尿和蛋白尿的具体“来源”,以及是否是肾炎导致的血尿以及蛋白尿。“这时候需要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治疗。”李清初强调。
另外,李清初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行为可能在悄悄损伤你的肾。首先就是“乱用药”。这个乱用药包括很多女性所吃的减肥药;过量使用抗生素、消炎止痛药等药物;乱吃中药(中药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成分,马兜铃酸常造成肾损伤,很多患者因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而患尿毒症,这类药物不仅损伤肾脏同时对肝脏的损伤也很严重)。第二就是突然过量运动,李清初介绍,尤其是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突然来一次高强度的运动,容易造成肌溶解产生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而发生急性肾损伤,出现红色尿、肌红蛋白尿以及蛋白尿等情况。第三要格外注意的就是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要格外注意生活方式,清淡饮食,严格控制血糖以及血压,避免因为血糖、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很快发展到尿毒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