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董健人 通讯员 顾子鸣
“圈窝村有脱贫户23户89人、监测户2户7人、五保户2人、残疾人家庭14个15人、低保户11户29人、慢性病人8人……”近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蒲台乡圈窝村原“第一书记”刘培刚对新任“第一书记”石青山如数家珍般交代着自己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并语重心长地说:“作为‘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繁琐复杂,需要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不仅要投入大量精力,更要有责任心。”
而这,是蒲台乡14名驻村“第一书记”交班时的一个场景之一。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蒲台乡14名“第一书记”满怀深情地驻村入户,用双脚丈量着全乡165平方公里的土地,身体力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谋划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和责任,让乡村处处旧貌换新颜,使村民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而当得知要交班行将卸任时,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那份对田野、对村民、对村干部的深厚感情让“第一书记”们感到不舍。从办公室到宿舍,从田间地头到村民院落,从日出到日落,面对接棒人,他们积极按照持续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要求,配合“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交接期间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带领接任者下村入户、言传身教,千叮咛万嘱咐,尽快使他们了解村情民情,吃透惠农政策、掌握业务、熟悉工作,在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同时,力求做到交好接力棒。
在这一工作中,蒲台乡14名驻村“第一书记”每天的工作几乎离不开对未来的畅想。在一次次的新旧队员座谈中,他们与新队员交流工作经验,翻阅工作日志,查阅台账资料,甘愿做新队员的领跑、陪跑员,让新队员尽快融入群众之中,无缝隙将接力棒稳稳地接过去,让新队员在新的征途上谱写新的辉煌。
这也让蒲台乡“第一书记”轮换工作落地有声,乡党委、政府高度评价了“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作出的贡献;广大村民对“第一书记”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向送亲人一样对“第一书记”们卸任恋恋不舍;新任驻村工作队队员更是信心满怀,表示不负嘱托、不负行将。
目前,蒲台乡“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基本完成,新任“第一书记”、新队员们也开始集体“充电”,蓄势待发,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会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融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用“六个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蒲台乡党委结合实际,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基层党务、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对新队员进行辅导,全面帮助新任驻村工作队员“充电赋能”,进一步找准方向,提升工作能力,增强驻村工作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