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海北:40年,在高寒旱沙区谱写绿色奇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6 09: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尹耀增

海北:40年,在高寒旱沙区谱写绿色奇迹

克土沙区变绿洲。海晏县草原站提供

小雪节气过后,海北草原的气温骤然降低,频繁吹刮的大风让人感到浓浓寒意。

11月28日,记者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克土治沙点,正好碰见护林员华世才和几个同事从治沙点出来,他们在比划着说着什么。

“进入冬天后一直没下雪又经常刮大风,我们一定要注意防火,种起来的这些树能长成今天这样非常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小心。”华世才说。

“他说得不错,我们大家一定要尽职尽责,保护好这些树。”同行的海晏县草原站原站长马文虎接过话茬。

随后,来到克土治沙点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眺望,一片片樟子松、青海云杉等常绿植物,青杨、乌柳、沙棘、柠条等乔灌木交错铺就的立体的绿色屏障蔚为壮观。

40余年,经过海晏县三代治沙人风雪无阻、战风斗沙的不懈努力,他们用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大和蔓延,确保了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线安全通畅运行,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型沙区沙漠化治理贡献了海晏方案,先后4次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还记得今年夏天来到这里时的景象。林木郁郁葱葱,满眼青绿,鸟儿啁啾,黄鼠狼、野兔不时从密林中探出头来。

“这些小动物不算啥,我们还发现了普氏原羚、狐狸、狼等一些大型动物的影踪,这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真的变好了。”马文虎激动地说。

进入林区,记者用手拨开灌木丛,发现黄沙都变成了土壤。“这上面是一层腐殖层,它能够给这些植物提供营养,土质发生了变化,种植林木的成活率也更高了,这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马文虎说。

“海晏行,风不停,黄沙满天过不成。走一步,退两步,沙进人退路难行。”43年前,这里是有名的风沙之地,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青藏铁路、青新公路、湖东旅游公路等长达180公里的路段受风沙危害,严重受危害的路段达70公里,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威胁着青海湖周边乃至全省的生态安全,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为控制沙漠化的扩大和蔓延,海晏县历届领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优先发展为己任,全面开展沙漠化防治工作,从1980年开始对克土斜玛、大水塘一带的沙区实行了常年禁牧封育和生态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9.9万公顷减少到如今的6.17万公顷,40年减少3.73万公顷,年均减少800公顷,沙区的林草综合覆盖度达到30%-40%,局部地块覆盖度达到85%以上。一条长8公里宽6公里面积达4000公顷的绿色长廊将流动沙丘牢牢锁定在青海湖畔,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以“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为原则,引进试种适合优良治沙造林树种,试验应用先进造林种草技术,推广“沙棘营养土坨造林技术”“青杨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设置草方格固沙造林技术”等沙区造林技术模式。试验成功“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旱沙区的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种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经过40多年的不懈坚持,终于把沙漠染绿,走出了一条成活率高、见效快的高寒旱地区治沙造林新路子。

“最大限度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近自然沙漠生态系统,进一步增强林草植被综合防护效益,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海晏县草原站站长石德荣说。

关于提质增效,石德荣进一步解释到:“刚开始为了锁住流沙,我们借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治沙经验,利用草方格沙障来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减缓风力对地表的侵蚀,减缓由于风的吹动引起地表沙粒层的流动。流沙锁住后,我们大多选取耐寒耐旱、成活率高的沙棘、乌柳等植物进行栽种,但是这些植被生存期限是10到20年,20年之后就会出现退化现象,防护效益和防护周期都不是很理想。”石德荣说,在已经固定流沙的基础上,我们从2009年开始尝试樟子松等大型乔木的种植,2015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到目前已经栽植樟子松、青海云杉等大型乔木700余公顷,目标是建成常绿乔木为主体,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近自然的森林防护系统。

推进工程治沙,筑牢绿色屏障,项目工程成为海晏人巩固治沙成果的重要手段。

以重点工程为导向、以国家投资为支撑,以青海湖、湟水河两大生态屏障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有序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科技推广、公益林治沙造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等11项重点工程,实施草原鼠害防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道路补植补栽等生态保护项目。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沙区投资合计1.3亿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封沙(山)育林(草)等153万余亩(10万余公顷),有效遏制沙漠的扩大和蔓延,维护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石德荣说。

40余年来,海晏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忠诚和担当、执着和奉献,在湟水源头青海湖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谱写了一曲曲播撒绿色的灿烂乐章。如今你会看到这块湖滨沙地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沙漠景观,成为和远处蔚蓝色的青海湖交相辉映的人造奇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为林业站工程师的石德荣很是骄傲。克土沙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占青海湖沙漠化总面积的57.6%。全境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
2023-06-26 08:42:00
3046公里“绿围脖”彰显中国生态治理奇迹(凭栏天下)
...这里集沙漠、湖泊、胡杨于一体,美不胜收,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新华社记者 陈 朔摄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锁边“合龙”,世界最长的环
2025-02-25 05:01:00
...难,种活一棵树却不容易。为此,在我国“三北”地区,沙区的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探索植树种草的新模式。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当地人摸索出了“深栽浅埋”法,即将树苗
2024-06-07 09:52:00
青海海南:“绿进沙退”沙珠玉
...40多年的艰苦奋战,沙珠玉成为青海乃至全国的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示范样板之一。“十三五”以来,青海省依法严守沙区生态保护红线,规范沙区开发建设活动,推进沙区生态系统治理和富民
2023-10-04 12:03:00
...点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工程,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环境全面好转。杨力生、谢恭德、黄伟、乌汉图、韩应联、孙文明、张景波、何文强……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坚守一线,接续奋斗,
2024-03-31 07:15:00
...已经形成,有力遏制了沙漠扩展。通过不断努力,生活在沙区的人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这些治理成果,把“绿色接力”一代代跑下去,守护好这片绿。
2024-04-02 03:20:00
【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有一种治沙叫“磴口模式”
...造林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筑堤,沿堤栽树,营造黄河护岸林带。”这是杨力生当时向全县干部发出的号令,也为全民防沙造林和治理
2024-06-07 09:52:00
...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同时也是中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235.5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7
2024-06-03 11:30:00
郭万刚:治沙止漠的林业英雄
...八步沙植树1000多万株,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
2023-04-17 09: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新华制药福雅安推出新华牌辅酶Q10软胶囊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扈艳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加班、应酬不断已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生活压力
2025-10-21 19:05:00
2025助眠药十大品牌科学选择指南与深度解析
在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隐形流行病。据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报告》显示,超过3亿国人面临入睡困难、睡眠浅
2025-10-21 16:32:00
2025全肤质适用祛痘优选:8款精准产品,专治闭口红肿反复痘肌
为解决不同肤质的祛痘痛点,本文结合 20 家三甲医院(北京协和、上海华山等)全肤质临床测试、SGS 敏感肌安全认证及 18 万条真实用户反馈
2025-10-21 09:5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俊峰:姨妈总“迟到”?或许是子宫“受了凉”
郑俊峰,主任医师, 原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大夫。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5-10-20 11:19:00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前不久,演员张晋在旅行中突发心脏不适的经历引发公众关注。其妻子蔡少芬在采访中透露,张晋此前已有两次类似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2025-10-20 11:49:00
血管钙化是补钙闹的?
患有骨质疏松、一直在吃钙片的张阿姨,前阵子又发现了冠状动脉钙化,她疑惑这血管钙化是不是补钙引起的,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吃钙片
2025-10-20 11:49:00
【天眼问医】世界骨质疏松日:精准用药,为骨骼健康筑牢防线
作为“沉默的骨骼杀手”,骨质疏松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骨痛、脊柱变形甚至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尤为高发
2025-10-21 05:05:00
永清桂香园糕点:传承非遗技艺 用真材实料守护老味道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周颖)近日,走进永清城区桂香园糕点北关店,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各种口味的酥皮点心、糕点摆得满满当当
2025-10-20 12:1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孙淑玲:产后总漏尿?多是“气虚”惹的祸
孙淑玲,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曾师从我国中医名家高忠英、刘奉伍先生,原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现为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2025-10-20 14:2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濮凌云老师:白带多到不适?可能是“湿气”在作祟
濮凌云,国医大师柴嵩岩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柴嵩岩学习近三十年,撰写发表多篇柴师学术经验论文及论著,致力于柴师学术经验总结
2025-10-20 14:20:00
10大品牌实测不踩坑,肝益莱凭3大顶刊认证领跑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25 版)》显示,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已达 32.8%,酒精性肝损伤人群超 1.2 亿
2025-10-20 15:27:00
世界骨质疏松日 | 遵医附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中国的主题为“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倡议社会各界保持骨骼健康
2025-10-20 17:07:00
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乐邻小厨暖心服务 鲜食飘香点亮舌尖上的幸福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20日上午,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的乐邻小厨后厨内,正升腾着阵阵烟火气,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2025-10-20 17:18:00
重磅!2025面膜榜单出炉,HAVOYI 美白面膜霸榜第一
在日常美白护理中,不同肤质及特定人群的美白痛点差异显著:干皮易因角质层干燥缺水,导致美白成分 “难以深入肌底”,还伴随肤色不均
2025-10-20 17:21:00
京沪名医携手·共护颅面神经健康 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圆满会诊纪实
10月1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受邀莅临上海瑞椿医院,参加“颅面神经疾病公益会诊”活动。此次会诊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2025-10-20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