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42年如一日带领职工群众战风沙、斗荒漠的林业英雄郭万刚
郭万刚在治沙现场忙碌
郭万刚搬运治沙用的稻草
郭万刚精心修剪树枝
郭万刚和群众一起压草方格
八步沙林场带领周边群众治沙
挺进腾格里沙漠南缘腹地治沙造林
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花草遍地
荣誉傍身仍不忘初心
防风固沙绿色长廊护卫省道308线
本报记者 温雅莉
郭万刚,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是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中第二代优秀代表。
从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到治沙造林的带头人,郭万刚42年如一日,带领职工群众战风沙、斗荒漠,在不毛之地腾格里沙漠南缘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为干旱荒漠区防沙治沙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八步沙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曾经,这里寸草不生、黄沙漫地,肆虐的风沙严重侵蚀着周围村庄和农田。20世纪80年代初,古浪县土门镇6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为护卫家园,联户承包了八步沙7.5万亩沙地,在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区治沙造林。
“八步沙的树绿了,六老汉的头白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六老汉”或病故或退休,31岁的郭万刚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锨,加入老人们未竟的治沙事业,成为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从此,他与林场人员一起挺进腾格里沙漠南缘腹地,不分春秋、不问冬春,一干就是42年,带领干部群众在八步沙植树1000多万株,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完成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巨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成为全国林草系统的一面旗帜。
经过多年努力,林场固定资产由2002年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由2002年的年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彻底改变了贫苦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沙地变绿、治沙人致富的理想。据林业专家评估,八步沙林场防风固沙林带经济价值在千万元以上,其更大的生态价值是确保了境内10万亩良田每年增收200万元,创造了绿进沙退的治沙奇迹。
42年来,郭万刚的治沙造林壮举,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护林员、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 武威市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古浪县首届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10多次。
2023年2月1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文,授予郭万刚“林业英雄”称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4人被授予“林业英雄”称号,除了郭万刚,还有中国林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职工马永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尖子岭水口瞭望台护林员余锦柱,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原党委书记孙建博。
此前,《中国绿色时报》曾分别以《时代造就的林业英雄》《守望青山的林业英雄》《挺立潮头的林业英雄》为题,在美丽中国相册栏目中报道过马永顺、余锦柱、孙建博三位全国“林业英雄”的事迹。
美丽中国相册
林草中国,有最养眼的绿色画卷,有最神奇的自然万物,有最动人的生态故事。中国绿色时报推出视觉版美丽中国相册,旨在用影像记录生态文明进程,讲述中国林草故事,展示绿水青山画卷,发现人与自然之美。
美丽中国相册,也是美丽中国史册。欢迎聚焦林草中国,捕捉精彩瞬间,把最经典的绿色画卷、最动人的奋斗故事和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中国林草建设与生态保护成果载入美丽中国史册。
美丽中国相册联系电话
010-84238477/8470
邮箱:zglssbsj@126.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9: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