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10-24 07:21: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被对方以“侵犯肖像权”举报下架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救人后发现场视频,被救女子举报“侵权”

时间回到10月14日晚,在浙江杭州拱墅区的运河,“噗通!”一声异响引起途经此处的高先生的注意,只见水面上一个人影在挣扎沉浮。来不及多想的高先生迅速踢掉脚上的拖鞋,纵身跃入河中。

高先生回忆,当时河水冰凉,且河底布满碎石,每踩一步都硌得生疼。他奋力游向女子,黑暗中只能凭借模糊的轮廓和本能的反应,一把抓住对方,用尽全力将其往岸边拖拽。高先生称,当天晚上他独自忍着疼痛前往医院,清理脚上伤口,并打了破伤风针。“我是第一次救人,就想把视频发到网上记录一下,也想让网友们夸夸。”高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救人经过被路过的网友拍了下来,次日(15日)他将获取的一段视频传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

然而,高先生等来的不是期望的赞许,而是一盆“冷水”:视频发出后不久,被救女子联系上他,要求删除视频。高先生尚在犹豫之际,平台的下架通知便紧随而至——对方以“侵犯肖像权”为由进行了举报。在高先生看来,视频全程无法清晰看到被救女子的面部,“对方不留半点情面,真的太寒心了。”

当高先生的义举与被救女子的顾虑碰撞,网友咋看?

“大哥为了救人,受伤又破财,发个视频记录一下救人过程却被直接举报,这也太伤人了吧!”“一码是一码,视频传播热度高,对于女生来说也会造成持续的伤害。”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搜索发现,该事件经报道后引起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强烈支持高先生,为他的见义勇为点赞,同时对被救女子的处理方式感到失望,另一部分网友则关注到法律规定和个人权益,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初衷,未经同意发布带有他人形象和遭遇的视频,确实触及了肖像权和隐私权的红线,强调救人的善举和侵权的行为需要分开看待。

还有不少声音超越了简单的“对错”之争,他们既肯定高先生的义举,也理解被救女子的顾虑——见义勇为值得全社会赞扬,但在事后记录和传播善举时,应保护好被救者的隐私和肖像;被救者保护自身权利理所应当,但在方式上,一次温和的事先沟通或许比直接的法律手段更能体现对善意的感恩。

就在网友议论纷纷时,高先生也坦然表示,自己也有过错,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把视频发到网上去。高先生还说,自己唯一不满的是女子态度有些不好。

相关新闻

救下男童后发视频被其母举报侵权

在情与法的天平上,类似的纠结与碰撞,已在多个见义勇为事件中上演。例如,2020年11月14日上午,安徽马鞍山的一家工厂外,一男孩被独留车内,头探出车窗,脖子卡在窗玻璃上,情势危急。工厂的几名员工发现后,试图进行安抚和施救,男孩最终在家长的及时到场下获救。凌先生作为解救者之一,将现场情况拍成短视频上传网络。

按理说,好心人帮了忙,孩子家长应该感谢才是,但凌先生却被孩子妈妈指责了。原来,凌先生把救援过程拍摄下来发到了网上,家长认为这个视频侵犯到了隐私权。徐女士认为,如果凌先生对关键隐私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自己是可以接受视频存在、让人们引以为戒的。然而徐女士担心,正在流传的、未经处理的视频恐对孩子未来的学校生活造成困扰,“在宝宝的心里留下阴影”,损害幼小的自尊心,因此一直向凌先生寻求进行删除。

律师说法

涉肖像与隐私双重风险不仅仅以“是否露脸”为唯一标准

陕西众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卫东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0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虽然高先生发布的视频中,被救女子的面部并未清晰可见,但法律上认定是否构成‘肖像公开’,并不仅仅以‘是否露脸’为唯一标准。肖像不仅仅指清晰可辨的面部影像,也包括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的整体形象,如体型、衣着、动作、所处环境等综合因素。”

张卫东说,在这段视频中,被救女子处于水中挣扎、被救助的特定场景,即使脸部模糊,但如果她身边的亲友、同事或熟人足以通过其他特征(如衣着、体型、事发地点、时间等)辨认出是她,那么依然可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肖像公开”。因此,从形式上看,高先生未经女子同意,将包含其形象的视频发布至社交平台,确实在外观上符合“未经同意公开他人肖像”的法律特征,即便主观上并无恶意,客观上也可能构成侵权。

此外,不只是“露脸”才叫侵权。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隐私不仅包括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也包括私密活动和私密空间。张卫东认为,从女子落水遇险情况看,该女子处于一种不愿被公开的个人紧急状态和脆弱时刻,可以认为此种情况下属于其私密活动与私密状态。而高先生发布的视频,不仅展示了她的形象(肖像权),更记录了她身处险境、亟待救助的“非常时刻”。这种状态,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公开、记录甚至传播的。因此,该视频的发布,不仅可能侵犯肖像权(因其形象被公开),也有可能侵犯隐私权(因其处于一种极端脆弱、非自愿公开的状态)。

“见义勇为是一种道德上值得高度赞扬、法律上也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的行为,高先生发布视频,尽管出于善意,但在形式上确实存在对女子肖像权与隐私权的潜在侵害。”张卫东说,我们应当鼓励善行,保护见义勇为者的积极性,同时也需引导公众在记录和传播善举时,多一份对他人权益的尊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见,其中有些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诈骗。律师表示,公民肖像权不容侵犯,市民网友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网络交友要谨慎对待。照片被冒用交友想举报时账号消失“谁啊?拿着我的照片玩探探?别
2023-09-07 00:37:00
博主盗用患病女童照片一张卖15元,妈妈心碎:我都不忍心用,他竟然干这种没良心的事!
...属地仍为山东。随后陈女士报警,警察建议陈女士以侵犯肖像权为由进行处理。陈女士欲通过民事诉讼手段进行维权,但无法获得涉事账号的基本信息,维权无果。1月10日,新京报记者致电涉事
2024-01-11 11:44:00
...纠纷虽已解决,但陈林茹认为,她从未与该公司签订有关肖像权使用的协议,未授权该公司在停止拍摄且无劳动关系后,继续使用其肖像。2022年9月28日,陈林茹向抖音平台投诉,平台对相
2023-12-14 03:45:00
追光 | 重病女孩照片多次被盗用并被售出400多单 陷入维权难
...号,都未得到回复。1月4日起,她开始以涉嫌欺诈、侵犯肖像权为由向平台投诉,迟迟没有收到回信。“我大概投诉了七八次,一直没有回音,假冒的账号也没被处理。”陈女士称,直到1月10
2024-01-11 13:59:00
...措施,也很少对消费者的声音进行处理,这就让消费者的肖像权、声音权甚至隐私权等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商家直播消费者容易,消费者要想退出直播却难。有些消费者可能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
2024-11-29 07:30:00
...助网络力量曝光他人、宣泄不满,短视频平台也因此成为肖像权、名誉权等侵权纠纷的重灾区。近日,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因经营农家乐而引起的肖像权纠纷案,被告未经同意,
2023-09-06 12:48:00
正在泡温泉却发现自己入镜直播间?律师:消费者可维权
...部门投诉过,但没什么效果”。“未经同意公开视频侵犯肖像权当担责”面对众多消费者的质疑和批评,部分商家回应称,直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消费场景。在被问及是否会向顾客征求入镜同
2024-04-15 11:54:00
...光”的方式解决矛盾。最终,法院判决李某侵害了吴某的肖像权。李某家住北京某胡同。平时,邻居吴某一家喜欢将挡板等杂物堆放在公共区域里,给李某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吴某家还违规搭建小厨
2023-02-15 01:27:00
女老师给课堂喧哗学生戴小蜜蜂引争议后迫于压力离职,律师解读
...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定,学生同时享有个人隐私及肖像权等权利,老师在课堂上拍摄学生应当出于教学管理、记录课堂等原因。姚志斗表示,如果拍摄需要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比如事先告知、
2024-11-20 10:48:00
...行劝导;超市老板娘也进行了整改,并上网哭诉自己个人肖像权和隐私权被侵犯,身体还被人轻微刮伤。8月17日下午,新黄河记者走访了超市所在小区,发现超市已暂停营业。小区多位居民表示
2024-08-18 07:4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00后回村拍短视频记录爷爷奶奶 爷爷说:“心里头倭也(wo ye)很”
“我们相互陪着挺好。”在返乡创业的第3个年头,24岁短视频博主乔志远终于和家人达成和解与共识。在新疆“新”发现:爷爷奶奶很乐呵国庆长假期间
2025-10-27 11:48:00
巨额彩礼给付后婚事迅速告吹 哪些算彩礼?返还比例如何定?
订婚时豪掷现金、金条等价值60余万元的彩礼,共同生活短短数日便矛盾爆发,男方一纸诉状将女方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5-10-27 07:35:00
暖心守护“夕阳红”!农行临沂沂州里支行助老人追回养老钱
鲁网10月25日讯作为农行临沂市中支行倾力打造的适老化服务网点,沂州里支行创新融合“农情暖域”与“金色港湾”专区,配备适老圆桌
2025-10-25 20:01:00
热爱劳动 作息规律 不计付出 百岁老人传授长寿秘诀
作息规律堪比闹钟,热爱劳动手脚不闲,心态豁达从不计较……10月25日,在新兰路龙凤苑小区2号楼百岁老人邹珍华的家中,南寨村网格员代表南寨街道送去百岁生日和重阳节的双重祝福时
2025-10-26 18:49:00
男孩迷路 幸遇快递小哥
家里来了客人,5岁男孩独自到楼下玩耍,结果越走越远,迷了路。快递小哥派件时遇到路边哭泣的孩子,安抚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顺利找到家人
2025-10-26 19:20:00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
2025-10-24 07:21:00
滨医附院菌群移植,点亮孤独症希望之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蒋芳芳10月1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栏目“医生来了”专题纪录片《守护孤独症宝贝》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5-10-23 15:02:00
遇事多包容少计较 金婚老夫妻分享幸福经
重阳节将至,中海社区请来摄影师,为10余对金婚夫妇补拍婚纱照。10月23日在拍摄现场,多位老人分享幸福秘诀:相互包容、体谅
2025-10-23 21:46:00
倍速社会下的“高能量”错觉
王涵在社交媒体上,类似“高能量人的一天”等视频内容展现出了能够适应倍速社会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力旺盛,从早起醒来的那一刻就过上了有事可做的生活
2025-10-22 14:07:00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