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大哥今年45岁,大约在10年前被查出体内有乙肝感染,医生建议他定期随访,生活中还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喝酒。
但刘大哥并没有太当回事,他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是医生在吓唬人。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抽烟喝酒,经常参加应酬。之后有一年的体检中,他被查出罹患慢性乙肝,但他依旧不当回事,接着参加应酬喝酒。
今年年初,刘大哥身上时不时有腹痛症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腹痛越来越严重。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肝癌,且病程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对此,医生表示十分惋惜,刘大哥的肝癌发生并非毫无征兆,在查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后,就应该及时戒酒,但他对此并没有太当回事,以至于让病毒、酒精持续对肝脏带来伤害,最终演变成了癌症。
一、《柳叶刀》:只喝一滴酒也会伤身!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内记录的1990~2016年间全球195个国家的300多种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致残信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酒精导致的23种健康状况、相关风险影响后发现,绝大部分因酒精致死的疾病为心血管疾病、癌症。
年龄>50岁的人群中,酒精诱发的癌症为主要死因;15~49岁的年龄组里,酒精则会诱发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疾病等等。在所有的受试者中,绝大部分是长期少量饮酒人群。
《柳叶刀》杂志发布的报告直接指出,饮酒没有所谓的安全量,只要是饮酒,哪怕只是一滴酒,也会给健康带来威胁。
世卫组织也曾指出,饮酒与200多种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包括酒精会对肝脏带来损伤,诱发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乃至是肝癌发生;酒精还会伤害大脑健康,可能诱发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痴呆等疾病;饮酒还会造成血压上升,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2018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警告,我国酒精肝的患病人群在以十分惊人的速度上升,这与饮酒之间离不开关系。酒精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其会影响肝脏对于脂类、糖类、蛋白质的正常代谢,还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最终容易诱发肝病发生。
二、身体若有6个不适,或表明肝已“受伤”
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占比约55%,死亡率排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就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相关。
地坛医院肝病部主任闫杰提醒,当发现身上有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肝掌:肝脏是慢性肝损伤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在手掌大小鱼际、指尖部位有异常的发红表现,但手心是白色的。在按压后,红色可消退,压力消失后又会恢复。
黄疸:肝功能异常的人群,体内大量的胆红素无法正常清除,这些胆红素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引起全身性的黄疸症状出现。初期一般会在眼睑、面部出现黄染,后期则会发展至全身性黄疸,连小便也如浓茶一般。
蜘蛛痣:蜘蛛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痣体中心有个红点,周围有放射性毛细血管存在,按压后小血管会“褪色”,压力消失后即可恢复原样。
乏力:肝脏功能异常的人,体内大量毒素无法正常代谢,可能会让患者出现浑身没劲、低烧等不适。
大便发黑:粪便异常发黑除了可能是胃肠道疾病引起外,也可能是在提示肝脏功能异常。
尿液颜色异常、异味重:排尿时闻到明显的氨臭味,且颜色较深,需要警惕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所致。
三、护肝养肝,5个实用养肝小诀窍快收藏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表示,肝脏健康与日常的一些习惯有很大关系,做好这几件事很重要。
健康饮食:健康的饮食对于肝脏健康很重要,日常要注意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适当多吃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等。
体重健康: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生之间有直接关系,日常要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超重。
戒酒:酒精进入体内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长期酗酒会给肝脏健康带来极大影响,特别是本身肝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戒酒。
坚持锻炼:运动可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减少肝脏内的脂肪堆积,对于肝脏健康有好处。建议每周至少保持5次的运动,累计时间>150分钟。
不滥用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盲目滥用容易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出现。日常要注意用药遵医嘱,不能随意滥用药物,保健品也是同理。
酒精对于健康而言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对此一定要明确,还在饮酒的人还是要尽早戒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