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停药半年血糖仍正常,“听医生话”的糖友实现糖尿病缓解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3 21: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3日讯 “你没有骗我,我的糖尿病真的缓解了,可以不用吃药了,真是太好了!”23日,当患糖尿病3年的王女士拿到最新糖尿病筛查结果,得知自己虽然停药半年,但血糖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别提多高兴了。

40岁的王女士是3年前在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时就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当时她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就患上了慢性病,一度有些消沉。听到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说可以帮助她实现糖尿病缓解,她半信半疑。3年里,她按照管雅文给她的指导,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严格控制饮食并规律运动,不仅血糖控制达标,还成功减重8公斤,体重指数一直保持在23kg/m2左右。半年前,经过评估各项指标达标后,王女士开始尝试停用降糖药物,停药同时仍然坚持饮食运动控制,定期复查监测,23日,她再次复查的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6%,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真的实现了2型糖尿病缓解。

停药半年血糖仍正常,“听医生话”的糖友实现糖尿病缓解

医生查房中。

据管雅文介绍,2型糖尿病缓解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具体标准是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5%。

“病程小于5年的超重肥胖、自身有一定胰岛功能、GAD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可以实现糖尿病缓解的人群。”管雅文指出,对于这类人群要实现糖尿病缓解,无外乎“管住嘴,迈开腿”。要在合理的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强化饮食控制,同时进行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含量,从而减轻体重,消除脂肪肝。另外也可以使用药物胰岛素等方式实现疾病缓解,必要时也考虑减重手术可能。

管雅文还提醒,随着近年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管理得早、管理得好,会避免很多并发症发生。而且,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前期再到糖尿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能在身体形成高血糖记忆前进行管理干预,后期发生不良后果会大大减少。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喻茜)

【编辑:余丽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23: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8岁的陈先生每天坚持运动,半年后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陈先生,58岁,五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由于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肥胖现象,半年前复查出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医生建议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否则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自此之后,陈先生
2023-10-09 12:03:00
65岁大爷每天吃糖糕,半年后确诊糖尿病,医生叱喝:太无知了
作为一名医生,我在临床上见过许多糖尿病患者,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感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仍然任重道远。今天,我想分享一位65岁大爷的经历,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大
2024-09-23 14:23:00
57岁男子确诊糖尿病,每天喝苦瓜汁,半年后去体检,身体如何了?
糖尿病到底能不能通过喝苦瓜汁来控制呢,很多人会问,这么苦的东西,真能让身体变好么,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靠一杯苦瓜汁就能稳住血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同时也让科普更有意思,我打算用
2024-09-04 16:35:00
短短半年糖尿病变肝癌?医生:糖尿病忽视3点,患癌率或增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现代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人们对食品的选择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误区。有些人觉得只要不吃甜的就能好好控制血糖,远离糖尿病。其实,这种看法有时候不太对
2024-07-31 15:42:00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高于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糖分、缺乏运动、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口渴、多尿、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因此,对于高血糖患者,及
2023-12-21 21:11:00
若想调控血糖,3个妙招请牢记于心!
导语:糖尿病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被视为“富贵病”,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如果血
2023-10-05 10:30:00
男子通过吃洋葱来降血糖,那么效果究竟如何了呢?不妨看看
如今生活中像糖尿病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常见,这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陷入疾病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能够彻底治愈,只能够通过服用药物或者是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而本身糖尿病并
2023-06-21 06:39:00
打一针就能停止服药?医生道出实情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在发病率是极高的,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对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控制不合理的话,也会带来多种并发症,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生活中
2023-10-08 14:57:00
男子脚上小伤不在意,泡脚后不愈险截肢
...水,小便也总是散发异味。去医院就诊后,他被确诊患有糖尿病,但仍没有改变生活习惯,经常喝饮料、吃夜宵,甚至也没有规律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年初,武汉出现连续低温冻雨天气,江先生手脚
2024-06-27 13: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