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9: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公元前256年,咸阳城外的杜邮亭里,使者送来秦王的加急诏书:白起同志自绝于人民,勒令自杀。满腔悲愤的战神仰天咆哮道:我何罪于天,竟至于此?恍然间他又仿佛想明白了什么,自嘲道:对呀,我早就该死了。长平之战,我坑杀赵卒45万,活该有此结局。说完之后,这位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能当百万兵的战神,便永远离开了大秦人民。一、白起死于功高震主? 后世一般都把白起的死定义为功高盖主,这个原因肯定是有的,但却不是主因。 因为在白起被杀的时候,他已经被秦昭襄王解除军权,贬为士卒了。一个没有兵的战神,再能打,又能对秦国构成多大的威胁呢?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国是轻易不会杀功臣的。 这一切还得归功到商鞅同志身上。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国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作为代价,他牺牲了秦国的整个文化产业,导致秦国本土的人才出产率几乎为零。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秦国想要强国安邦,就必须从山东六国进口人才。既然要进口人才,那你至少得保证人家不会被兔死狗烹吧?不然谁敢投你老赢家的简历? 当年秦惠文王杀商鞅,无论有多少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外来人才眼中,这都是一次严重的合同违约!这种事情要再来上几次,以后谁还敢入秦?为了修复这方面的信誉缺失,此后的秦国对于外来人才,一般都会尽最大可能让他们平稳落地。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虽然最后都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但秦政府并没有清算他们,而是选择让他们离开。再比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睢。光是王稽和郑安平的事,都够他死十次的了。但赢稷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依旧选择让他平安落地。 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维护秦国的信誉嘛!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杀白起这件事情,对于秦国的信誉又是一次重创,不到万不得已,赢稷是不会这么干的。仅仅是因为功高盖主,是解释不过去的。若真的只是功高盖主,完全可以像魏武侯对付吴起一样把他赶走嘛!而且你也不用担心白起在国外会对秦国造成威胁,因为三晋和楚国被白起割了上百万颗人头,就算他们想用白起,也得问问军心民意答不答应。至于齐国和燕国,他们连田单、乐毅都没用好,又怎能容得下白起呢? 秦昭襄王之所以冒着征信下调的原因,也要干死白起,一定有其他原因!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二、出身是原罪 我们说到秦国军功爵的时候,一般都会认为是砍人头,记军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 秦国的20等军功爵里头,只有最低等的那三个爵位可以靠单纯的砍人头来升迁。等你把这三个爵位刷满之后,往后的晋升难度将会呈现几何级别的上升。他不仅会考核你到底砍了多少个人头,还会考核你的团队战损比,以及队伍中有没有人当逃兵,如果其他的KPI指标不合格,就算你砍了人头也没用。越往上,这个团队的规模就会越大,它的考核难度就会越高,比如攻城时你指挥的部队损失是否超过法定限额,部队中完成KPI指标的人数是否达标。 商鞅在设计这套体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人能够把20级全部刷完。 因为按照这套游戏规则,想要打到最后一关,至少得砍掉100万颗人头才行啊。在商鞅之前的历史上,根本就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秦国的军功体系是商鞅根据从前的经验制定的,他根本没想到后来的战争烈度会这么可怕,动不动就是百万人级别的兵团大会战。他更没想到,以后居然有人真能割满100万颗人头,所以白起的存在就相当于秦国这套游戏系统里头的一个大bug。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100多万颗人头啊,多少秦人的人生会因为白起而改变。也许在这些人心中,能带他们发家致富的白起才是永远滴神,秦王算什么东西? 更可怕的是,秦自商鞅变法之后,抛弃了所有礼义廉耻。国民唯利是图,谁能让他们发财,他们就跟谁走。为什么说秦国六代没有昏君呢?因为昏君在秦国根本就坐不稳嘛。 只要你能带他们发财,你是不是外戚,不重要。你是不是姓赢,不重要。你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也不重要。 中国第一次外戚干政出现在秦国,中国唯一一次商人当国出现在秦国,这偶然吗?所以,白起对于秦王的威胁,不是他的兵权,而是他能够带大家升官发财的能力。只要这个人不死,他就永远是个威胁,不是说解除兵权就能了事的。秦国的这套体制,千百年来独一份,所以白起的功高震主跟后世岳飞式的功高震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赢稷的老妈宣太后一介女流能在秦国当权40年,白起要负80%的责任。为什么呢? 白起是楚国移民后裔,他是楚人宣太后和楚人魏冉扶持起来的,是楚系势力的核心成员。只要这个楚系小团伙能为老秦人谋福利,大家才不在乎咸阳宫那张椅子上面坐着的是不是个女人呢!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白起死的时候,宣太后和魏冉已经作古10年了,可楚系势力还在,后来秦始皇铲除嫪毐都得靠他们,可见这帮人是何等的树大根深。更可怕的是,秦国下一任接班人安国君的老婆华阳夫人就是个楚国人哪,万一她跟白起搅和在一起,铁定又是一个宣太后了。彼时赢稷已经是70出头的人了,随时可能比白起先走一步。他赌不起!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三、坏事都是白起干的 那也可以留着白起呀,要是自己先他一步走,大不了让他殉葬,要是他先自己一步走,不就可以避免骂名了吗?没必要这么急着弄死他! 白起之所以死得那么急是有原因的,他自己就说得很清楚了:长平之战他坑杀了数十万赵国降卒,缺了大德。 这件事情到底是白起自作主张,还是秦昭襄王暗示,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无论如何,此事的负面后果是很严重的。他虽然坑杀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使得秦国在战术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但同时也让他在战略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这么惨绝人寰的事情,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不杀降卒,那是各国约定俗成的规矩。你开了这么个坏头,以后谁敢投降,非得跟你死磕到底不可。日后秦国东出,面对的阻力将会十倍百倍于从前。所以白起不能活着碍眼,因为人们一看到他就会想起杀降的事。同时,秦国必须得跟白起做个切割:别误会,坏事都是白起自作主张干的,跟我们大秦没关系,大家不要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起残忍的背后是对秦国的忠心吗
“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
2023-01-10 14:56:00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也防着白起造反,早就把他离开了军,队。白起虽然号称一代杀神,但是在手里没军,队的时
2024-07-25 20:44:00
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
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
2023-06-09 11:11:00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为秦国戎马一生,未尝一败,因功被封为武安君,而后却因得罪应侯范雎,触怒秦昭襄王,最终在杜邮自刎。白起之死,是古往今来无数人津津
2024-05-25 18:44:00
秦昭襄王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式,也让秦国在战争当中有了更大的胜率。秦宣太后启用白起,坚定推行商鞅变法而且秦宣太后在刚刚执掌秦国朝政时,就遇到了六国的合纵攻秦,这时秦宣太后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大胆地破格录
2023-06-20 19:28:00
...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2024-06-01 14:23:00
自古功臣难善终,功臣魏冉为何只是被赶回封地?
...大王,此乃魏冉的一大恩,嬴稷忘不了。为秦征战,举荐白起,劳苦功高,此为对秦国一大恩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
2023-01-07 21:45:00
...国都城邯郸的附近。而秦军的统帅,正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白起,当是之时,白起再率兵往前推进一点,邯郸就将陷落,赵国就将灭亡,秦国帝业可成。白起正令军队向邯郸进发,秦王廷那边却令他班
2024-06-02 09:09:00
秦昭襄王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来推荐了一员大将,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绝世名将白起。此人的实力不用多说,绝对是战国时期一等一的大将。白起战胜了六国之中的很多国家,最著名的就是白起指挥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
2023-05-02 1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