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9: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公元前256年,咸阳城外的杜邮亭里,使者送来秦王的加急诏书:白起同志自绝于人民,勒令自杀。满腔悲愤的战神仰天咆哮道:我何罪于天,竟至于此?恍然间他又仿佛想明白了什么,自嘲道:对呀,我早就该死了。长平之战,我坑杀赵卒45万,活该有此结局。说完之后,这位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能当百万兵的战神,便永远离开了大秦人民。一、白起死于功高震主? 后世一般都把白起的死定义为功高盖主,这个原因肯定是有的,但却不是主因。 因为在白起被杀的时候,他已经被秦昭襄王解除军权,贬为士卒了。一个没有兵的战神,再能打,又能对秦国构成多大的威胁呢?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国是轻易不会杀功臣的。 这一切还得归功到商鞅同志身上。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国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作为代价,他牺牲了秦国的整个文化产业,导致秦国本土的人才出产率几乎为零。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秦国想要强国安邦,就必须从山东六国进口人才。既然要进口人才,那你至少得保证人家不会被兔死狗烹吧?不然谁敢投你老赢家的简历? 当年秦惠文王杀商鞅,无论有多少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外来人才眼中,这都是一次严重的合同违约!这种事情要再来上几次,以后谁还敢入秦?为了修复这方面的信誉缺失,此后的秦国对于外来人才,一般都会尽最大可能让他们平稳落地。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虽然最后都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但秦政府并没有清算他们,而是选择让他们离开。再比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睢。光是王稽和郑安平的事,都够他死十次的了。但赢稷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依旧选择让他平安落地。 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维护秦国的信誉嘛!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杀白起这件事情,对于秦国的信誉又是一次重创,不到万不得已,赢稷是不会这么干的。仅仅是因为功高盖主,是解释不过去的。若真的只是功高盖主,完全可以像魏武侯对付吴起一样把他赶走嘛!而且你也不用担心白起在国外会对秦国造成威胁,因为三晋和楚国被白起割了上百万颗人头,就算他们想用白起,也得问问军心民意答不答应。至于齐国和燕国,他们连田单、乐毅都没用好,又怎能容得下白起呢? 秦昭襄王之所以冒着征信下调的原因,也要干死白起,一定有其他原因!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二、出身是原罪 我们说到秦国军功爵的时候,一般都会认为是砍人头,记军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 秦国的20等军功爵里头,只有最低等的那三个爵位可以靠单纯的砍人头来升迁。等你把这三个爵位刷满之后,往后的晋升难度将会呈现几何级别的上升。他不仅会考核你到底砍了多少个人头,还会考核你的团队战损比,以及队伍中有没有人当逃兵,如果其他的KPI指标不合格,就算你砍了人头也没用。越往上,这个团队的规模就会越大,它的考核难度就会越高,比如攻城时你指挥的部队损失是否超过法定限额,部队中完成KPI指标的人数是否达标。 商鞅在设计这套体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人能够把20级全部刷完。 因为按照这套游戏规则,想要打到最后一关,至少得砍掉100万颗人头才行啊。在商鞅之前的历史上,根本就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秦国的军功体系是商鞅根据从前的经验制定的,他根本没想到后来的战争烈度会这么可怕,动不动就是百万人级别的兵团大会战。他更没想到,以后居然有人真能割满100万颗人头,所以白起的存在就相当于秦国这套游戏系统里头的一个大bug。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100多万颗人头啊,多少秦人的人生会因为白起而改变。也许在这些人心中,能带他们发家致富的白起才是永远滴神,秦王算什么东西? 更可怕的是,秦自商鞅变法之后,抛弃了所有礼义廉耻。国民唯利是图,谁能让他们发财,他们就跟谁走。为什么说秦国六代没有昏君呢?因为昏君在秦国根本就坐不稳嘛。 只要你能带他们发财,你是不是外戚,不重要。你是不是姓赢,不重要。你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也不重要。 中国第一次外戚干政出现在秦国,中国唯一一次商人当国出现在秦国,这偶然吗?所以,白起对于秦王的威胁,不是他的兵权,而是他能够带大家升官发财的能力。只要这个人不死,他就永远是个威胁,不是说解除兵权就能了事的。秦国的这套体制,千百年来独一份,所以白起的功高震主跟后世岳飞式的功高震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赢稷的老妈宣太后一介女流能在秦国当权40年,白起要负80%的责任。为什么呢? 白起是楚国移民后裔,他是楚人宣太后和楚人魏冉扶持起来的,是楚系势力的核心成员。只要这个楚系小团伙能为老秦人谋福利,大家才不在乎咸阳宫那张椅子上面坐着的是不是个女人呢!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白起死的时候,宣太后和魏冉已经作古10年了,可楚系势力还在,后来秦始皇铲除嫪毐都得靠他们,可见这帮人是何等的树大根深。更可怕的是,秦国下一任接班人安国君的老婆华阳夫人就是个楚国人哪,万一她跟白起搅和在一起,铁定又是一个宣太后了。彼时赢稷已经是70出头的人了,随时可能比白起先走一步。他赌不起!

战国第一杀神白起的死亡报告

三、坏事都是白起干的 那也可以留着白起呀,要是自己先他一步走,大不了让他殉葬,要是他先自己一步走,不就可以避免骂名了吗?没必要这么急着弄死他! 白起之所以死得那么急是有原因的,他自己就说得很清楚了:长平之战他坑杀了数十万赵国降卒,缺了大德。 这件事情到底是白起自作主张,还是秦昭襄王暗示,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无论如何,此事的负面后果是很严重的。他虽然坑杀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使得秦国在战术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但同时也让他在战略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这么惨绝人寰的事情,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不杀降卒,那是各国约定俗成的规矩。你开了这么个坏头,以后谁敢投降,非得跟你死磕到底不可。日后秦国东出,面对的阻力将会十倍百倍于从前。所以白起不能活着碍眼,因为人们一看到他就会想起杀降的事。同时,秦国必须得跟白起做个切割:别误会,坏事都是白起自作主张干的,跟我们大秦没关系,大家不要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起残忍的背后是对秦国的忠心吗
“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
2023-01-10 14:56:00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也防着白起造反,早就把他离开了军,队。白起虽然号称一代杀神,但是在手里没军,队的时
2024-07-25 20:44:00
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
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
2023-06-09 11:11:00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为秦国戎马一生,未尝一败,因功被封为武安君,而后却因得罪应侯范雎,触怒秦昭襄王,最终在杜邮自刎。白起之死,是古往今来无数人津津
2024-05-25 18:44:00
秦昭襄王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式,也让秦国在战争当中有了更大的胜率。秦宣太后启用白起,坚定推行商鞅变法而且秦宣太后在刚刚执掌秦国朝政时,就遇到了六国的合纵攻秦,这时秦宣太后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大胆地破格录
2023-06-20 19:28:00
...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2024-06-01 14:23:00
自古功臣难善终,功臣魏冉为何只是被赶回封地?
...大王,此乃魏冉的一大恩,嬴稷忘不了。为秦征战,举荐白起,劳苦功高,此为对秦国一大恩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
2023-01-07 21:45:00
...国都城邯郸的附近。而秦军的统帅,正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白起,当是之时,白起再率兵往前推进一点,邯郸就将陷落,赵国就将灭亡,秦国帝业可成。白起正令军队向邯郸进发,秦王廷那边却令他班
2024-06-02 09:09:00
秦昭襄王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来推荐了一员大将,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绝世名将白起。此人的实力不用多说,绝对是战国时期一等一的大将。白起战胜了六国之中的很多国家,最著名的就是白起指挥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
2023-05-02 1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