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26 16:57:00 来源:上游新闻

耳不聋眼不花,爱唱歌爱溜达,牙齿没掉,喜欢吃白米干饭,时不时还发点小孩脾气……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112岁老人何树彬这样的状态,让外人啧啧称奇。然而,熟悉的村民们都知道,老人健康长寿背后,离不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孙女袁真素细致的照料。

“奶奶当年从坟头把我捡回来,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她老了,轮到我来照顾她了。”袁真素说,这是自己回报奶奶的爱和责任。

上游新闻记者从江津区中山镇政府了解到,何树彬是目前江津区最长寿老人。

最幸福的“老小孩”

9月25日下午,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青山绿树环绕,雨后空气格外清新。

“天晴了!奶奶,走,我们出去散步嘛!”忙完家务事后,41岁的袁真素推出轮椅。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祖孙三代一起散步,日常又温馨。

“走嘛!”孙女邀请,何树彬爽快答应。儿子袁洁祥和袁清华也来帮忙,小心翼翼扶着老人坐上轮椅。

儿孙陪伴,漫步在乡村道路上,何树彬心情不错,还哼起歌来。袁真素摘来路旁一朵小红花,要戴在何树彬头上。“戴起嘛,好看。”袁洁祥也怂恿道。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像小孩一样发起小脾气,连声用乡音说道:“干不起!”这一举动,逗笑了在场所有人,老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为奶奶戴花,活跃气氛。

三代人的互动,日常又温馨。

这样的画面,邻居也都习以为常。“只要天晴,都可以看到他们推老人出来散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难得。”邻居梅中良说,老人很幸福,儿孙都很孝顺,但最让她佩服的还是老人的孙女袁真素,“她每天不仅要忙家务事,接送小孩,还把老人照顾得妥妥帖帖。老人这么长寿,绝对离不开精心的照顾。”

散步回来,老人有些饿,袁真素拿来老人最喜欢的小零食,一口一口喂到老人嘴边。“不吃了!”老人的小脾气又上来,摆摆头,然后开始闭目眼神,也不理人。袁真素笑笑,赶紧收起零食,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再勉强老人。“只要眼睛一闭起来,我就知道她吃饱了。”袁真素解释。

仔细留意老人,牙齿尚在,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着干净整洁。看得出来,老人被照顾得很是周到细致,袁真素甚至连老人的小情绪都会关注到。

对于奶奶的小脾气,她完全包容:“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嘛,越老越像小孩,有小脾气正常,哄哄就好了。”

当年坟堆边抱起她

袁真素的养父袁洁祥回忆,1982年冬天,年过七旬的母亲去后山捡柴,路过一个坟堆时,看到草丛里有一个黄色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个女婴。婴儿全身通红泛紫,状态并不好。来不及多想,母亲就把女婴抱回了家。

袁洁祥仔细检查发现,婴儿健康状况堪忧,大腿和手臂处溃烂,呼吸微弱。他和母亲赶紧把孩子送到卫生院治疗。

家里没有奶粉,何树彬就将大米熬成黏稠米糊,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得知隔壁村一位母亲刚产下孩子,奶水充足,何树彬找到这位母亲,希望能够帮忙喂养,作为报酬,何树彬将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一头正在产仔儿的母猪送给了对方。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握紧你的手。

村民袁能祥证实,当时,婴儿还没满月就被遗弃了,何树彬就请人喂奶水。一家人精心照料之下,婴儿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一条小生命被成功救回。

起初,袁洁祥并不理解,在他看来,母亲是一个“不太聪明”的人:“家里并不富裕,多一个人就多一个负担。可她给我说,这是一条命。”

母亲的善良,也影响了袁洁祥。此后,为了更好照顾孩子,他也挤出卖力气挣来的辛苦钱,托人去城区买来奶粉和衣物,还忙前忙后为孩子办好户口。他接过母亲的担子,以养父的身份,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孩子也拥有了属于这个家庭的名字——袁真素。

找对象要求“上门女婿”

一天一天……袁真素在这个温馨小家里长大成人。

袁真素一头长发、面容姣好,谈婚论嫁时,不少条件优渥的男子前来追求她。袁真素没有把经济条件摆在首位,反而开出了一个“苛刻”条件:男方必须上门。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袁真素在厨房忙碌。

“奶奶和父亲养大我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尤其是奶奶,年事已高。如果我嫁出去了,谁来照顾他们?”袁真素坦言,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没有婚育,只有她一个养女,所以自己必须担起这个责任。

要求女婿“上门”,这一条件“劝退”了不少人,却感动了同样朴实的农家汉子周大江。

“我明白你的想法,负担再大,我们一起扛!”周大江的一番话打动了袁真素,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周大江如约搬进了袁家,与妻子一起照顾奶奶和父亲。

11年前,101岁的何树彬在家里摔了一跤,腿骨骨折。大龄摔跤,非常危险,后续能否康复站立,是个未知数。为了让老人尽快康复,袁真素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老人因疼痛胃口不佳,就变着法子做些开胃、易消化的菜肴;天气炎热,每天及时给奶奶擦洗和换衣裤;老人发脾气,变着法各种安抚……在袁真素的精心照顾下,3个月后,老人又重新站了起来。

“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如今,袁真素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各种家务事,每天忙得连轴转。

奶奶胃口不错,一顿能吃完一碗白米干饭,还不喜欢软乎一点的。“如果煮得软一点,她又有小脾气了。”袁真素表示。为此,她需要留意好火候,饭要稍微硬一点但又要完全熟透。平时,奶奶还有吃小零食的习惯,但奶奶有些傲娇,不会直接说,需要细心的袁真素自行察言观色。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袁真素为奶奶整理头发。

袁洁祥这样评价女儿:有耐心、细心,也“遗传”了奶奶的善良。

“奶奶当年从坟头把我捡回来,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她老了,轮到我来照顾她了。”袁真素说,这是自己回报奶奶的爱和责任,自己愿意“宠”奶奶到老。

身份证信息显示,何树彬出生于1911年,今年112岁高龄。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山镇政府获悉,何树彬是江津区目前最长寿老人。对于百岁以上的老人,当地每月有一定的高龄补贴。另外,袁真素一心尽孝,也被中山镇党委、政府评为“中山好人”。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为奶奶剪指甲。

重庆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也越来越多,不仅生命长度延长,而且“宽度”(幸福指数)也在增加。同时,每个区县针对百岁老人,都有一定的补贴。

来自重庆市卫健委人口家庭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重庆市100岁(10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常住人口4367 人,户籍人口4203人;110岁(11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89人,户籍人口53人。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文 张锦旗/图、视频 实习生 文一

编辑:朱亮责编:李洋 官毅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彬,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是因为她是目前江津年龄最大的长寿老人,二是她与“坟头捡来的孙女”之间的善心孝行故事,被不少人传为佳话。据上游新闻报道,何树彬老人在40来年前,去后山砍柴
2023-09-27 11:03:00
好温馨!湖南110岁娭毑过生日,给小自己超百岁的玄孙女喂蛋糕
...景象:炮声隆隆,灯笼、彩带飘扬在田野上,写满祝语。长寿娭毑傅莫秀,在这里迎来了自己110岁生日。30多名直系子孙特意从各地赶来,重聚一堂,为家族长辈庆生。(110岁老人傅莫秀
2024-03-12 11:12:00
“捡”来的孙女,赡养江津112岁的长寿老人,爱还在延续…
...恩。大德者,必得其寿,今年112岁的何树彬是江津目前最长寿的老人。何树彬的身份证 坟堆里“捡”来的孙女那是1982年12月的一天,年过七十的何树彬前往后山捡柴,路过一个坟堆
2023-08-10 17:56:00
湖南长寿娭毑迎来110岁生日:五代同堂,最大的孙子都快70岁了
...“因为奶奶,我们好像有了团圆的理由。” “你家娭毑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记者了解到,修山镇近几年出了三名百岁老人,傅莫秀是最年长的一位,2024年还获评桃江县最长寿老人。在中
2024-03-11 10:00:00
台州百岁老人们的“长寿秘诀”
...:台州日报​作息规律,不挑食……台州百岁老人们的“长寿秘诀”台传媒记者李筱筱提到健康长寿,人们总是在劝告注意饮食。事实上,各种饮食习惯的百岁老人都有。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访我市
2023-10-23 01:35:00
116岁老人全年穿单鞋睡觉脚露被外,孙女:身体硬朗,极少生病!
...聊天、看电视、听音乐,保持了良好的社交活动。 这位长寿老人的秘诀就在于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心态平和、积极乐观。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我们
2023-10-23 09:22:00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的长寿是违反科学道理的,真是想不通
...人都差不多这样生活,9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7-8个。他们的长寿用医学无法解释,连养生专家也说不出所以然。大家说邻居奶奶的长寿跟啥有关呢?
2024-06-24 19:38:00
110岁 杭州最长寿老人是临平奶奶项彩凤
...好,精神好的时候讲话中气十足。“都说和和气气的老人长寿,可我家老太太却不是这样。”陈金法接过话茬,“个子不高但是个性很强的,一句话说得不对喉咙就要响起来,我们一大家子都怕她,
2024-03-01 07:23:00
坐趟公交车 孙女不见了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坐趟公交车孙女不见了公交员工接力帮老人找回“遗落”在车上的孩子车长苏鹏(右)一边接电话,一边向小女孩确认情况。视频截图 淄博1月3日讯2022年12月31日上午
2023-01-04 01:1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