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重庆江津,有一位112岁的老人何树彬,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是因为她是目前江津年龄最大的长寿老人,二是她与“坟头捡来的孙女”之间的善心孝行故事,被不少人传为佳话。
据上游新闻报道,何树彬老人在40来年前,去后山砍柴时,在路边坟堆捡到了一个因病被弃置的女婴。老人来不及多想,把她抱回了家,给她治病,请人喂奶——还因此送出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头产仔的母猪。这个被她取名袁真素的小女孩,也成了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多年后长大成人,袁真素将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方便照顾奶奶,她甚至立下了只招“上门女婿”的规矩,吓退了不少“男子汉”。
一个扶危济困,救助并哺育了一条小生命,一个涌泉相报,供养和照顾好一位大恩人。老人的善心,孙女的孝心,彼此相映成趣,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结局,也让人们看到了以善报善的温暖。
自古以来,善良就是人与社会之间保持稳定和谐的重要美德。中国人对“善”的追求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名句,无不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善”的渴望和推崇。
同样,人们对“孝”的追求也是亘古不变。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李密原本是蜀汉的大臣,国破之后被晋武帝征召到洛阳做官,他上表推辞,说自己幼年失怙,全靠祖母抚养成人,如今祖母年老不堪跋涉,希望可以在家奉养孝亲。其文情辞恳切,“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一句,被后人誉为“读之不堕泪者必不孝”。
善与孝是社会道德的基石,无数小爱汇聚到一起,就成了人间大爱,并让这个社会充满乐于奉献、敢于助人的精神,正所谓“善人者,人亦善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坟头捡来的孙女”这则故事既让人感动,也让人看到了友爱互助所结成的美好果实。这样的人和事值得被传颂,激励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一起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积极向上发展,并在新时代书写更多感人故事,凝聚广大群众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责编:李洋审核:陈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