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跨越岁月的重逢,80岁老人第一次“见”到父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4 18:3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年9月24日,在历城革命烈士陵园,一场场跨越漫长岁月的重逢,令人动容。

跨越岁月的重逢,80岁老人第一次“见”到父亲

宋协民烈士的孙女和侄子,跪倒在烈士墓前,泪水已经抑制不住流出来。烈士孙女宋爱莉轻声诉说着,父亲早早离世时她还年幼,关于爷爷的故事,父亲从未提及。后来得知,父亲曾多次前往济南英雄山等地苦苦寻觅爷爷,却始终未能找到。而今日跪在爷爷的墓前,宋爱莉激动不已:“爷爷,我们终于见面了。我要告诉爸爸,您终于被找到了,他可以安息了。”宋协民烈士,1947 年 4 月毅然投身革命,曾在华野九纵二十六师七七团,牺牲时年仅 19 岁,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热血燃烧的岁月。

不远处,一位老人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76 年过去了,谢洪庆烈士的儿子虽已能平静面对父亲的牺牲。但心中始终有个结,他怎么也没想到,父亲明明离着家不到 10 公里,却一直遍寻不见。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父亲。带着家人来到陵园祭奠,他满怀感激地说:“没想到父亲就在家门口,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一家人得以团聚。”

跨越岁月的重逢,80岁老人第一次“见”到父亲

宋文喜烈士的儿子宋秀国也来到了现场。自父亲去世后,他就踏上了漫长的寻父之路。他感慨地说:“如果父亲还活着,今年就 101 岁了。我很幸运,在有生之年找到了父亲。愿父亲保佑子孙后代平安。”

跨越岁月的重逢,80岁老人第一次“见”到父亲

田明溪烈士的妹妹,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法亲临现场。但她通过亲人连线,一定要看看哥哥的墓地。“从小跟着明溪哥哥跑,我90岁了,哥哥比我大五岁。”田明溪烈士的侄子表示,他会带叔叔坟头上的一抔土回老家,让烈士的英灵得以回归故土。

跨越岁月的重逢,80岁老人第一次“见”到父亲

80 岁的江洪竹,在父亲江志信烈士的墓碑前泣不成声。3岁时父亲去世,14岁母亲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易。他紧紧捧着父亲的画像,回忆起母亲临终时的嘱托:“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找到父亲。”曾经,他不抱任何希望,如今他真的找到了父亲。他无比感激地说:“感谢政府,让我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这些烈士后代,历经漫长岁月的等待与寻觅,终于在今日与亲人重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的泪水与感动,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旬老人圆梦济南:通过模拟画像,第一次见到烈士父亲
...都很孝顺,党和政府非常关照我,您就放心吧!”张学英第一次见到父亲的画像1948年9月,济南战役拉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大幕,两万余将士血染沙场,五千多官兵长眠于此,他们用鲜血
2023-02-26 10:28:00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记忆力开始衰退。公方进回家修养的日子里,陵园里也第一次开始积了灰,这也成了公方进心里最放不下的地方。“我好像干不动了,你能接好我的班,把这里照顾好吗?”公方进生前与公茂文前
2024-04-05 14:42:00
跨越时空的“团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教师夏华星历时一年多义务为21位烈士画像
...子、衣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反复打磨,董西红的相貌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董玉德老人面前,时隔78年,看到父亲的画像,老人百感交集,将画像紧紧贴在胸口。捧着父亲的画像,老人来到父亲
2023-09-15 17:34: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江来说,是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他目睹了战斗的惨烈,第一次看见先烈们如何用鲜血染红了村庄。当时虽然年纪尚小,但李振江被战士们的精神深深鼓舞,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他们的熏陶下,
2025-07-16 16:27:00
...工作组人员前往秦奎富烈士后人家中对接相关事宜。这是第一次有人带来父亲牺牲后的消息,今年77岁的秦久梅向寻亲工作组提出想去祭扫的请求。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再次与淮海战役陈官庄纪
2024-04-05 04:25:00
... ■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父亲”女儿与父亲跨越时空的第一次“相见”“像,真像,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父亲。”近日,在东西湖区万科城市花园的家中,84岁的连惠书老人抚摸着父亲连凤
2023-09-30 02:31:00
见“画”如晤——70多年的等待和“重逢”
暌违70多年烈士女儿徐秀清终于再次见到了“父亲”清明前夕画像专家林宇辉来到84岁的老人徐秀清家里为她送上了一幅彩色人物画像“像,太像了”徐秀清摸着父亲的“脸庞”泪眼婆娑3月31日
2024-04-03 15:51:00
老兵的女儿“回家”了,替父亲完成了一场跨越65年的“重逢”
...官兵的守防故事。一位新兵与姚彦芳夫妻俩视频通话。 第一次参加巡逻,由于体能消耗过大,郭文武走到界碑前几近虚脱,站在界碑前,大家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为祖国戍守边防无怨无悔;上级
2024-01-29 15:43:00
军营观察丨青山为证 一诺一生
...途经新发村时,红军夜宿村里。时年21岁的村民杜国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红军。尽管红军一路行军疲惫,但一到村里,立即主动为老百姓挑水砍柴、清扫院子,给杜国安和村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4-04-04 09: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