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5 14:42: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李其峰

“最大的牺牲那年都不满30(岁),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临沂市蒙阴县棋盘石烈士陵园内,公茂文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墓碑,他讲到烈士的事迹时激动地嘴角止不住颤抖。

10年前,公茂文从父亲公方进手里接过了守墓的任务,父子俩共同守护着当初许下的“守护好烈士们”的承诺。如今,陵园内300棵松柏已长得郁郁葱葱,而这对父子已经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50余年的守候,只因当初一句承诺

在棋盘石烈士陵园内,119名烈士魂归于此。他们大多是在1938年“野猫屋”战役和1947年莱芜战役、岱崮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在他们之中,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也不过29岁,有姓名和地址详细的只有33位。

1971年春天,在公方进入党的那一天,他来到棋盘石烈士陵园守墓之前,发现这里无人看守,里面荒草丛生,部分墓碑破败不堪。“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这样啊……”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公方进的心,他找到村委,主动揽下了守护烈士墓的责任。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公方进生前在陵园内擦拭无名烈士纪念碑

从那天起,公方进在心里默默对烈士们许下了自己的承诺:“烈士们为祖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要用一生的精力看护他们,在我的有生之年,要让烈士们在此长眠安息!”

成为了守陵人,公方进开始整理起陵园:自己掏钱购买水泥,花了快两年的时间,把破散的墓碑一块块拼接起来;找到村里的学校,带着学生们一起开始在陵园内种树;有人进来参观,他就当期讲解员,没人进来,他就一遍遍地擦拭墓碑。

数十年如一日,公方进每天都会来到陵园内进行整理,哪怕干净得没有东西让他收拾了,他还是会来转转看一上眼。

2012年和2021年是公方进成为守陵人以来最高兴的两年。这两年蒙阴县有关部门对陵园进行了两次翻新,墓碑、树木、院墙、道路得到了全面修缮。“翻新的那几天,父亲都会将过年的新衣翻出来,穿戴齐整来园内看个仔细,嘴里一直念叨着‘真好啊,他们也肯定高兴。’”公茂文说。

记不住了家人,但对英烈如数家珍

当年栽下的棵棵幼苗早已长得枝繁叶茂,年轻力壮的公方进也已两鬓如霜。2014年,公方进突发脑梗塞,行动不便的同时,记忆力开始衰退。

公方进回家修养的日子里,陵园里也第一次开始积了灰,这也成了公方进心里最放不下的地方。“我好像干不动了,你能接好我的班,把这里照顾好吗?”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公方进生前与公茂文前来扫墓

面对着父亲的提问,公茂文没有犹豫,推着轮椅上的父亲,来到距家四公里外的棋盘石烈士陵园,拿起扫把收拾起来。“爹,你看着我干,你看我到底能不能行。”

那天的阳光透过疏密的枝叶映照在老人脸上,眼角的沟壑微微弯起,公方进心头的大事终于落了地。

老人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差到对家人的记忆都开始变得模糊,但嘴里还时常说着陵园的事。公茂文为了让父亲踏实,每天来园内扫墓的同时,都推着公方进来园内散心。来到陵园内,看着往日守护的地方,公方进一遍遍念叨着:“这片是岱崮保卫战牺牲的战士;这边是野猫屋战役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当年他们和日本51军在野猫屋山岭打的白刃战;这个是外号‘爆炸大王’的臧西山,他当抗日游击队小组长那年,一共炸死炸伤敌人280多个。以后谁来这里,你都记得给他们说。”

2023年,公方进逝世。而陵园内英烈们的事迹,也穿越时空,由公茂文向每一位到访陵园的人传递下去。

责任穿越时空,两代守陵人的愿望

岁月荏苒,如今公茂文也守护在棋盘石烈士陵园近十年,白发也攀上他的鬓角,但父亲的遗志并未忘却。每年元宵、清明、国庆,公茂文都会提前对陵园内进行修整,在每一块墓碑前点上一盏灯,放上一朵菊花。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4月3日清明节前,公茂文到陵园内擦拭墓碑

“这几年我也老了,心里两件事老是惦记着。”公茂文说他年纪大了,但谁来接他的班他心里没底。“我的孩子孙子都去城里生活了,他们工作也忙,干不得这个。”从小被父亲带进陵园的公茂文,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不比父亲差,如今又亲自看守了近十年,有一天真交给旁人,他心里真有些放不下。

另一件事,也是父子二人五十余年一直在做的事——帮无名烈士们找到家。

棋盘石烈士陵园内的119名烈士,有姓名和详细地址的一共33位,其余的都仅记载着生前事迹或部队职务,多数墓碑上都用“烈士之墓”称呼。“打父亲看守陵园起,就开始帮他们寻找家人。去邻县寻找符合条件的烈士亲属,将散落的碑文记录下来交给撰写县志的工作人员保存,对每一位前来寻亲的人仔细记录对比信息。”公方进多年来的努力公茂文一直看在眼里,如今也言传身教给他,只要有符合烈士遗属的信息,他总要去打听一下。

今年的清明节,公茂文依旧一大早来到棋盘石烈士陵园,园内已有祭奠者将鲜花摆放至此。他把花篮内的菊花取出,一朵朵的摆放在烈士墓前。将墓上冒尖的杂草揪出、清扫,再培上一捧新土。最后拧紧布上的水,轻轻地擦拭墓碑。

那是一位年轻战士埋葬的地方,也是他父亲擦拭过的地方。

遗址无声,英魂长存。

记者手记:

公茂文的愿望有了好消息

3日的棋盘石烈士陵园下起小雨。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园内氛围庄严而肃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300棵松柏,枝冠错落有致,将雨水挡去大半,杜鹃躲在枝叶下,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

公茂文老人手里活很多,边干边给我们讲起这些烈士的英雄事迹。

“俺们这里出英雄啊!你看看这里的烈士,最大的牺牲那年都不满30,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讲到动人之处,公茂文激动地嘴角止不住颤抖。“敌人装备比咱们好太多了,咱们的战士很多都是拿着砍刀冲上去的。老百姓上山收殓烈士尸体的时候,发现很多刀都卷刃了。”

话至此处,戛然而止。公茂文一边扫地一边念叨着:“这些故事以后还需要人讲。”

看得出来老人的心事,我们拨通了蒙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蒙阴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电话,从那里得到了好消息:公茂文结束看守陵园的工作后,其家人若有意愿,则优先由其家人接手工作;若因其他事宜无法接手,则由县有关部门派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并做好守陵工作。

得知消息的公茂文也舒展了眉心,“这个好,政府的人来干,干得肯定比我好。”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愿望了结,雨水也适时散去。阳光透过疏密的枝叶洒进,将“棋盘石烈士陵园”几个字照得发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叶正会就继承了父亲的使命,默默地守护着这个红军烈士墓,父子两代人接力,一守就已九十一年。矢志不渝 父子接力守护烈士墓叶正会从小就看着父亲叶长和守护着这个烈士墓,他从父亲那
2025-03-14 11:21:00
...”黄克胜说。父亲黄昌华临别之际嘱托他:“你要继续把烈士墓守好。”黄克胜听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句承诺,又是15载。2018年,黄克胜出了车祸落下了残疾。尽管身体不便,他依然
2023-09-13 01:55:00
95岁老兵父子接力,为83位无名烈士义务守墓70年
...他就请自己的父亲代为管理,从此,金立珍的父亲就成了烈士墓的守墓人。1958年4月,金立珍从部队复员返乡后,和父亲接力,义务守护葬在泗洪县龙集镇应山集的83座烈士墓近70年。2
2023-08-01 14:14:00
父子两代默默守护无名革命烈士墓
...:盐阜大众报70余年接力不断父子两代默默守护无名革命烈士墓秦长美正在擦拭无名革命烈士墓碑。□左琛 骆源春 智文 冬日的清晨,大丰区西团镇新中村2组村民秦长美,带着花束来到离家
2023-12-28 01:19:00
福建厦门开展祭扫活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白垛乡,学生向红军烈士墓献花。 4月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烈士陵园,学生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4月2日,在位于河北省石
2024-04-04 00:15:00
...的话题。 原来,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毛岭村,有座烈士墓,13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当地村民黄昌华义务为无名烈士守墓44年,黄克胜在父亲黄昌华因病去世后,不顾劝说,毅然践行对父
2023-08-08 13:03:00
...乡槽头村的大山深处,流传着一个一家三代跨越90载守护烈士墓的感人故事。1954年出生的曾群林是茭湖乡槽头村人。1933年,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驻地小源株木
2024-01-10 17:02:00
...王梦北埋葬88位烈士到现在,父子两代人已接力守护抗战烈士墓80多年,王志杰还与社会各界一起为72名烈士“找到”了家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薛长道老人自1998年退休后,主动
2024-05-08 11:57:00
74载!黔南三都师生、村民接力守护烈士墓
...4月2日,三都县大河镇合江小学的师生们来到巴佑村革命烈士墓,看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1950年,为保卫当地群众,16名战士在与土匪激烈交战中英勇牺牲。自此以后,每年清明前夕,
2024-04-03 17: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