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叫李兴峰,今年62岁,来自江苏盐城。我的妻子叫王荷花,今年58岁,也是盐城人。我们育有一个儿子,名叫李杰,今年40岁。
李杰上大学时留在上海工作,后来在上海买房结婚定居了。
上海的房价和物价很高,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儿子和儿媳经常加班,甚至到晚上7点我们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还在公司加班。尤其是儿子,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老婆特别心疼他们。
8年前我退休了,老婆就去上海照顾儿子和儿媳,给他们做饭,让他们下班后有热乎饭吃。
当时我还没退休,老婆在上海和盐城两地奔波,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少部分时间在盐城。7年前,孙女可可出生了,老婆忙着带孙女,每天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甚至没时间给我打电话。我给她打电话,经常听到孙女哭闹声或者她说要换尿布,然后就匆匆挂断电话了。
我一个人在盐城,日子过得比较随意,吃点简单的东西凑合一下。想起以前老婆在家时,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每顿饭她都会做三菜一汤,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自从有了孙女以及受到疫情的影响,过去两年我和老婆见面的次数寥寥可数。
老婆总是强调儿子儿媳的压力很大,每个月的房贷就要2万元,因此请不起阿姨,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多分担一些责任。她让我忍耐一下,等我退休后一起去上海生活会好一些。
两年前我终于等到了退休,老婆打电话邀请我去上海和她一起生活,同时也可以帮忙接送孙女上下学。我心想一家人团聚也挺好的,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动身去了上海。
到了儿子家,老婆显得很高兴,但儿子媳妇的表情并不太愉快。虽然他们没有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我假装没有察觉,毕竟已经很久没有品尝到老婆亲手做的饭菜了,首先解决了肚子的问题。
晚上睡觉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也大致理解了为什么儿子媳妇表情不好。
他们家的房子只有65平方米,是一个小两居。两年前,当儿子打电话告诉我们要在上海为孙女买学位房时,我才意识到大城市的房价之高,学位房更是昂贵。我们当时拿出了大部分的积蓄60万,再加上儿子儿媳辛勤工作攒下的120万,才勉强买下了这个小房子。
房子看上去是65平方米,但除去公摊和墙体,真正可用的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
原本的布局是两个房间,大一点的房间给儿子儿媳,小一点的给孙女和老婆。但我来了以后,房间就多了一个人。孙女已经7岁了,而且房间也不大,我不好意思和老婆她们一起挤在小房间里睡觉。儿子儿媳因为工作累,需要充分休息。思来想去,我只好选择睡客厅的沙发。
我提出要睡客厅的沙发后,发现儿子媳妇好像松了口气。老婆给我找了一条被子和一个枕头,我就在沙发上过了那个晚上。
习惯了硬床的我很难适应软沙发,而且客厅外面就是大马路,深夜1点到2点车辆来往不断,导致我整晚都难以入睡。第二天清晨6点半,儿子媳妇就起床洗漱赶去地铁上班了。我也不好意思继续在客厅里睡觉,只得早早起床,整个一天都感觉头晕脑胀的。
这样过了三天,我实在受不了了,便告诉老婆我想回盐城。老婆听了并不太高兴。她说其实她在上海也过得不习惯,感觉很累,而且儿子媳妇上班,孙女上学,她找不到人说话。本以为我去了,能多帮一把忙,还能找到人聊聊天,没想到也会这么难。
她希望我能忍耐一下,或者在小区再租一个一房一厅的房子。
下午我去小区打听了一下,发现一房一厅的租金要6000元,尽管我已经退休10年,工资涨到了9000元,但我觉得这个价格已经很满意了。问了租金才发现,在上海租房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儿子刚买了房子,房贷压力很大,孙女还上各种培训班,每个月家庭开销要3-4万元。老婆经常补贴儿子一家的生活费,又会给孙女买东西,而她自己有时也会购买一些衣物。她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4000元,根本不够支撑生活,我每月给她3000元。
如果在小区租房,就没有一分钱能够省下来,如果发生意外生病等情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经过思考,最好的选择还是我一个人回盐城。我向老婆解释了理由,尽管她也有些不开心,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晚我告诉了儿子媳妇我要回盐城,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我买好了第二天的高铁票,并送我到了高铁站。
一个人坐在高铁上,心情复杂。现在这社会,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以为退休后能享受一段清闲日子,但没想到老了还是得独自过日子。明明有老伴,却还是得过着孤独的生活。
想起自己的生活,觉得与孤寡老人相比,自己过得还不如。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不用为子女的婚嫁、房子、孩子等事操心。而我辛辛苦苦抚养儿子长大,送他上了大学,还帮他买了房子,结果儿子生了孩子后,老婆就去照顾孩子了。我们就这样分居了8年,大部分时间,我都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那空荡荡的老房子里……
越想越觉得悲伤,想找个人诉说一下,但翻遍手机通讯录,却不知道该打给谁。最终我给了小妹打了个电话。
小妹听我说了这些,却觉得我太矫情了,认为我日子过得太好了。她说老人老了都这样,她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她也会去深圳帮忙照顾孩子,而她老公还没退休,还在家办公。现在两地分居的老人很常见。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矫情了?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遇到了这些问题,而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却没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