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女儿玩游戏充值6000多元,申请退款因“第二次”遭拒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6 19:42: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12岁的女儿充值玩一款热门游戏,一分钟内充值了多个648元,一小时花了6000多元,其父亲杨先生表示夫妻俩一个月可能都赚不到这么多,但因未明确游戏账号,无法申请退款。4月16日,杨先生向记者求助称,账号已找回,但退款无法提交,“客服说我此前申请并退款过一次,就不能再申请了。”

求助

账号已找回,退款被拒

“游戏的账号找回来了,退款却被拒绝了。”杨先生无奈地说,此前,他看到女儿用手机玩游戏时,第一时间卸载了程序,事后看到了扣款记录。他发现,12岁的女儿一小时充值花了6492元,“找回账号花了一段时间。”

谈到退款被拒,杨先生介绍,因此前操作过一次退款,本以为很顺利,但“递交了申请,没有申请成功。”其向记者提供的截图显示确为提交失败:申诉退款金额〉账号充值金额,请重新核对并填写合适的退款金额,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输入其他数字也是失败,提交不了。”随后,杨先生拨打游戏客服热线,被告知已申请并退款过一次,此次不能再申请了。

杨先生坦言,女儿玩游戏并充值,作为家长要反思,但作为未成年人,瞒着家长充值,游戏公司理应给予退款。

回应

暂时没有办法提交第二次申诉

游戏是否有相关的规定?接到求助后,大皖新闻记者体验了一次该游戏的退款流程。点击“网易家长关爱平台”,选择“退款申请”,看到退款需知有3条,其中第一条明确“申请退款需监护人发起,且同一家庭无历史退款成功记录。”再点击“已了解清楚,开始退款”后,才可进入退款账号登录、提交退款资料环节。

女儿玩游戏充值6000多元,申请退款因“第二次”遭拒

为何有这样的规定?当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到该游戏关爱热线了解情况。客服表示,如果之前在网易有提交过退款申请并成功的情况,“以家庭为单位,未成年人充值的问题,仅能受理一次,无法进行第二次受理的情况。”其表示,第一次提交退款申请,当时签署的申请书有条例的说明。

客服也回应,首次申请并退款后,对应绑定账号的网易游戏都已经被冻结,如果再次发生充值,可能是小朋友使用他人信息重新注册,家长也要做好监管。“建议和小朋友做好沟通,如果想玩,可以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游戏时间和充值金额都会有限制。”

女儿玩游戏充值6000多元,申请退款因“第二次”遭拒

那杨先生女儿的充值,是否有退回的可能?客服回应,根据杨先生提供的信息,两次充值的扣款方均是通过网易官方渠道,“暂时没有办法提交第二次申诉”。其表示,从充值金额来看,杨先生女儿应是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注册,“在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上有一个管理孩子的功能,可将账号纳入管理。”

观点

确认未成年人充值不受次数影响应予退款

记者注意到,杨先生女儿在该游戏第二次充值后无法申请退款的情况,不是个例。2023年,有媒体报道称,西安10岁男童在该游戏充值9000多元,家长发现后申请退款却不受理,原因即之前申请过一次。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施鑫律师表示,《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般来说,在没有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情况下,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银行、支付宝等账号进行游戏充值或者打赏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超出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相适宜的程度,相应的充值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返还充值款。”他分析认为,12岁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时,充值金额高达6492元,显然该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因此,在该行为没有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的情况下,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游戏中的装备、虚拟币及服务等虽然是虚拟产品,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交易,具有交易价值。”因此,充值行为一旦被确认为无效后,玩家需要向游戏公司返还剩余的装备、虚拟币及服务,游戏公司应当向玩家返还充值款。“如果游戏公司提供的服务已经无法返还,有可能涉及折价补偿的问题,导致无法退回全部充值款。至于折价补偿的数额,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双方有无过错等因素综合认定。”

他告诉记者,不管孩子是第一次充值还是第二次充值,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行为。“如果孩子的监护人不同意充值,那么充值行为就是无效的,只不过监护人需要对其管束不到位的过错承担一定的责任。”

建议

平台提示或存在争议 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

施律师提到,游戏平台有权制定退款政策,但这些政策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未成年人消费的规定。

该游戏在退款流程开始前,提示“同一家庭无历史退款成功记录”“已了解清楚,开始退款”,施律师认为此类描述可能存在一定争议。“这一规定可能会造成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受到先前退款记录的影响而无法申请退款,可能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一定影响。”

对杨先生目前的情况,施律师建议,可以向相关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寻求帮助和支持,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详细的法律解释和建议。

“在未成年人玩游戏,发生充值行为后,家长应当收集、固定相关的证据,如充值记录、玩游戏的记录等,证明是未成年人实施了充值行为,与游戏公司进行交涉,协商退费事宜;如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理维权。”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陶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岁孩子玩游戏消费8万,家长要求游戏公司退款却遇“举证难”
...图联系游戏公司并要求其退款,却被其回复说:“不符合未成年人退款情况”。12月19日,记者前往游戏公司进行实地探访,一名自称游戏负责人的人称,他们支持给进行游戏充值的未成年人退
2023-12-24 10:32:00
9岁女孩玩蛋仔派对花光家里17万,律师: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可要求返还费用
...,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在现实中也能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可要求返还费用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吗?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对记者表示,未成年人给
2023-10-27 13:39:00
12岁女孩充值玩游戏,一小时花了6000多元
...元。退费因账号未明确,还未有进展。记者关注到,目前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较为普遍,但涉及到充值限额,充值退费手续举证等成为不少家长的困惑。现象12岁女孩为游戏充值6000多元“我
2024-03-28 19:57:00
10岁女童玩手游分7天充值7312元,游戏公司只退1555元?新闻出版局:企业称无法二次受理退费,建议走司法程序
...1342元未算入——记者注)。李女士在游戏平台申请了“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服务,却因为对退款规则不了解,只收到了《第五人格》1555元的退款
2025-04-17 20:33:00
充值不设上限 《蛋仔派对》困住未成年
...今年9月,《蛋仔派对》刚因利用寒暑假窗口锁定学生等未成年人群体,存在未成年人消费退款难、“快速游戏”、“渠道服”等防沉迷漏洞等问题,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网易日活最高游戏9岁女
2023-11-13 23:55:00
管好孩子的“小钱包”(“融”观中国)
...一些家长叫苦:“孩子沉迷网络,让我们花钱又操心。”未成年人网上过度消费,往往同网络沉迷有关。因为沉迷,孩子被掏空“钱包”甚至诱发犯罪。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应当如何规范?怎样培养未
2024-07-22 07:37:00
未成年人游戏退费,家长还能“甩锅”吗?
...进入了互联网社会,游戏和网络无所不在,我们没办法把未成年人完全跟游戏隔离开来。”在本周我参加的的一场线下活动论坛上,一位嘉宾这样说道。这个论坛是《南方都市报》组织的数字经济治
2025-03-17 07:41:00
有初中生在电竞室从事代打游戏工作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有初中生在电竞室从事代打游戏工作未成年人代打市场调查□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陈昊铮暑假来临,不少未成年人开始过起打游戏的瘾。在他们当中,有些游戏
2023-07-14 02:27:00
...逾万元家长状告游戏公司要求退款胡蝶飞 周颖近年来,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手机充值网络游戏、直播打赏、追星集资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家长事后才发现,孩子在游戏里充值了大量的钱款。那么“
2023-12-18 16:4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