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1:53:00 来源:文史风云

这句话,是1953年毛主席和陈毅元帅途经淮海战场时,情急之下说出来的。

当时毛主席突然发火,让众人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这样说呢?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自认识粟裕以来,毛主席一直都非常欣赏这位优秀的将领。

粟裕的军事天分,放在所有的开国将领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而淮海战役,更是粟裕军旅生涯之中的高光时刻,毛主席每次提到粟裕指挥的这场胜仗,就赞不绝口。

1948年4月底,由于大战在即,粟裕匆忙的赶回了西柏坡。

毛主席一看到粟裕,顿时心情大好,他握着粟裕的手说道:“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

从解放战争以来,粟裕一直表现出色,苏中七捷的战绩早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

粟裕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而这一次我们面临的情况,比以往的战役都要重要,一战便可以决定今后两党的格局。

党中央把指挥作战的重任,交到粟裕的手中,是对他极大的信任。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役,毛主席和中央拟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即由粟裕出面,拉三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跳入敌人的心脏,从而缓解刘邓大军的压力,打破敌人对于中原战场的封锁,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但作为一个敏锐的军事家,粟裕认为这个计划有不妥之处。

粟裕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他向毛主席直白的指出,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兵力已经部署在中原地区,虽然中原战区压力大,但是,如果我们贸然把大部队再拉出来的话,万一敌人不按照我们的计划走。那么,非但不能够缓解中原地区的压力,反而会导致敌人对中原地区群起围攻。

其次,我们要进入敌人的核心地带,就得渡江南下。只是,我们南方兵力太弱,本身就缺乏援助,群众基础也远没有中原地区好。

因此,党中央拟定的计划,表面上看虽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有可能让我军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粟裕认为,当下更好的决策,是我们直接准备在中原地区进行一场大战,且要打就要歼灭战,尽最大可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粟裕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这个论点,早在苏中作战的时候,粟裕就曾经向毛主席提出过。

我军当下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贸然前往敌人地盘,很有可能满盘皆输。

粟裕的这个建议,让毛主席豁然开朗。

作为中央领导,毛主席一直充分尊重前线指挥官的意见。

因此,毛主席想了一夜,决定立刻召开相关会议。讨论之后,众人一致同意了粟裕的想法。

于是,淮海战役的基本雏形就此打下,毛主席在粟裕提出的作战方略上,提出了自己的补充意见:“即在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到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依照以上计划,粟裕先在1948年6月指挥了豫东战役,打开了局面。

随后,在9月开始正式做淮海战役的准备。

粟裕提出,此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将敌人歼灭在长江以北,而主要的进攻对象,则是黄百韬兵团。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如果按照粟裕最初的想法,这次战役规模绝没有真实的淮海战役那么大。粟裕也没有想过,一场战役就能够让国民党失去半壁江山。

但是,事态变化很快,我军异常勇猛,而国民党那边则出现了极度的作战混乱。

蒋介石更是对战场横加插手,胡乱指挥,最终让这场淮海战役,成为了决定命运的关键之战。

蒋介石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在后来披露的一系列资料中,可以找到粟裕对于这场战争的规划:“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即行战役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

可见,粟裕对于战场的掌控是非常精准的。

战役还未爆发,粟裕头脑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脉络。

不过,后来战场情势起了变化,我军发现黄百韬兵团已经来到新安镇。

于是,歼灭黄百韬兵团成为了粟裕大军的第一个任务。

这让粟裕压力倍增,因为黄百韬兵团兵多将广,武器精良,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

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刘邓大军先一步开辟苏北战场,牵制孙元良等人的军队。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粟裕开始改变最初的作战决策,想要把这场小型的淮海战役,演变成一场真正的南线决战。

让粟裕下定决心的因素有这样几个:

首先,两大野战军已经汇合,并在战场上发挥出色。

其次,这一年的11月2日,辽沈战役基本结束,东北野战军成功歼敌45万人,国民党军队大大受挫。

正是由于辽沈战争胜利,所以,此时我军和敌方的实力发生了扭转。

过去,国民党军人多势众,但现在,他们已经不具备这个优势了。

而且,刚刚在东北战场上惨败的国民党此刻人心惶惶,早就没有了先前的战斗力。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随后,11月7日,粟裕在无数纷乱的情报之中,筛选出了几条有效信息。

其中包括黄百韬兵团和44军意图靠拢,何基沣、张克侠两位国民党将领,已经和我军达成一致,决心战场起义,敌人此时意欲退守徐州等等。

粟裕从这些情报中得到一个结论:我们现在有条件切断敌人的后援,让他们彻底围在包围圈之中。

很快,毛主席接到了粟裕的电报。粟裕认为,此刻决战的机会成熟了。

为了使我军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粟裕认为,当前我们应该调动兵力,逼迫蒋介石采取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华南防御这样的方针。

如此一来,我军就可以在江北一带歼灭敌人,同时可以控制苏、浙、皖、赣、闽各省的关键地带,为今后渡长江作战创造有利的条件。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为了达成这个计划,粟裕提出,应该将大股敌人在徐州就地歼灭。

不过,这个计划看起来太过冒险,所以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粟裕本人内心也十分忐忑,因为,没有人能预料战争的结果,一旦失败,粟裕恐怕要成为全军的罪人。

但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来了一封电报,给粟裕吃下了定心丸。

电报中指示:“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

毛主席支持粟裕在南线展开决战,只是,这个计划实施起来的时候,却并不顺利。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黄百韬兵团果真不好打,在开战的前三天,我军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这让大家内心非常不安。

而这个时候,便体现出了粟裕作为一个军事家的素养,他立刻调整了作战计划。

粟裕指出,过去我们对于黄百韬兵团,是以野战攻击为主。

但现在,我们要逐村逐点的与敌人进行阵地的争夺。

敌人火力太猛,不能靠近,我们可以通过地道战壕进行掩护,发挥我军夜战的优势。

攻击的顺序是以弱到强,先将敌人的边缘部队消灭掉,让他们的强队失去支援,一步步的将它们瓦解。

同时,粟裕从各个地区调来了大量的炮弹,加强了对敌人的进攻。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在战略调整之后,我军的进攻果然变得顺利许多,在第一阶段顺利的完成了作战任务。

更令人佩服的是,淮海战役其实是多线作战。粟裕一边指挥战士们歼灭黄百韬兵团,另一方面其他的部队,正在牵制黄维兵团和李延年兵团。

通过这样各个击破的方式,粟裕达到了孤立徐州,切断徐蚌线的关键任务。

第二阶段,我军主要的作战对象依旧是黄百韬兵团,以及此刻正在徐州的杜聿明兵团。

粟裕谈道:“我分析杜集团下一步的动向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一是突围。敌人突围对我并非不利,因为如敌人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为依托,将加大我军歼击该敌时的难度。问题是如果敌人突围,我们必须把敌人围死在一定的地域,以求全歼。”

而粟裕这样的作战策略,和毛主席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心有灵犀。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毛主席从长征时期,便一直力主打歼灭战,粟裕则贯彻了这种作战思想。

所以,两位军事天才之间是惺惺相惜的。

在粟裕有效的指挥之下,黄百韬、杜聿明等兵团相继覆灭,淮海战役,我军大获全胜。

对于粟裕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毛主席始终赞不绝口。

他后来反复对人们提到:粟裕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头号功臣。

淮海战役更是毛主席心中的骄傲,每当提起这场胜仗,毛主席脸上都是骄傲的表情。

1953年,毛主席和陈毅等人从南京回到北京,一路上经过了徐州等地,这都是粟裕当年领兵作战的地方。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毛主席便对陈毅赞叹说:“粟裕能打仗,会带兵,人才,将才,帅才!”

听到毛主席这样夸赞粟裕,陈毅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因为,陈毅和粟裕正是当年三野的老搭档,是多年的知己好友。

所以,陈毅就接话说:“粟裕是樊哙。”

陈毅这句话,本身是要夸赞粟裕和汉朝的樊哙一样,是一个英勇无畏,百战百胜的将领。

可毛主席一听这话,却皱起了眉头,还有些生气。

毕竟,毛主席熟读历史,樊哙虽然是一代名将,可他最后的结局可并不太好。

因此,毛主席才强调:自己不是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陈毅听毛主席这话,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形容太不合适,于是连连说:“是我失口,是我失口!”

这件事情,足可见毛主席对于粟裕的欣赏。

毛主席在很多场合,都谈到过粟裕,一些小事,毛主席也能够联想到粟裕的身上。

有一回,毛主席见到周总理的贴身卫士韩福裕,在问了韩福裕的名字之后,毛主席笑着说:“你这个名字,包含了中国两大军事家的名字,一个韩信,一个粟裕,好名字!”

建国之后,毛主席依然对粟裕委以重任,让他担任新中国的总参谋长。

一向为人低调的粟裕本想推辞,但是毛主席却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可以胜任的。不过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你努力干吧。”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粟裕晚年回忆起这件事,对于毛主席的这份信任依然充满感激,他说:“当总参谋长是毛主席坚持才确定的,主席当时还讲,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是要大家支持我的工作,主席对我是非常爱护的。”

毛主席经常谈论起粟裕所指挥的那些经典战役,这是粟裕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也是毛主席最欣赏的地方。

像粟裕这样的将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更难得的是,这样的将才能够遇到毛主席这样的伯乐。

1961年,在会见美国的蒙哥马利时,毛主席还对粟裕做过一句极高的评价:“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可见,对于新中国拥有粟裕这样的天才将领,毛主席始终是非常骄傲的。

粟裕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我非刘邦,粟裕也不是樊哙

当然,由于当年信息流通不发达,所以很多故事都淹没在历史之中。

多年之后,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秘书们纷纷谈到当年的故事,人们才知道,原来毛主席和粟裕之间有着这样深厚的情谊。

在轰轰烈烈的岁月之中,他们曾经共同造就过历史,他们的名字,是属于新中国的丰碑。

参考资料:

粟裕《粟裕战争回忆录》

军事科学院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华小勇《毛泽东妙语评点粟裕经典战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军“五虎上将”,谁最擅长大兵团作战?粟裕还是彭总
...,刘帅有解放大西南,徐帅有鄂豫皖反围剿和晋中战役,粟裕大将也有孟良崮、豫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其他开国将帅,朱老总指挥过四次反围剿,陈赓指挥过豫西反攻,邓华、韩先楚在三八线表
2023-09-13 16:49:00
许世友为什么会成为华野兵团司令?
...人争议的说法是:许世友之所以能成为兵团司令,是因为粟裕、谭震林“两人相争”。事实果真如此吗?按照这种说法,粟谭二人因什么产生争论,许世友在其中又是什么角色呢?这还要从华野分兵
2023-08-02 21:07:00
抗战时期的新四军是如何发展的?
...军挺进东南的指挥员,延安方面一开始的意见是叶飞,但粟裕认为自己去才合适,于是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主动请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也认为粟裕去更合适,将此意见上报主席和少奇同志。最
2023-08-06 17:26:00
...了解到淮海战役的历史。团队成员后来到群雕、国防园、粟裕墓等地缅怀参观。实践活动结束,团队成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
2023-07-25 22:37:00
...主动出击,进行了一系列战斗。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反复酝酿,决定采取远程奔袭战术,拔掉敌人设于安徽芜湖近郊的官陡门据点。官陡门据点位于安徽芜湖附近的官陡门镇内。扁担河从镇
2023-10-26 02:46:00
谈谈“合理冒险”
...重叠设伏、邓华海南岛之役,都是合理冒险的典型战例。粟裕为什么总打“神仙仗”,粟裕这样回答:“我可能比较爱冒险吧。”“当对手预料到了你的预料,你手里再好的家伙也是摆设。”不管是
2023-10-16 05:54:00
滕代远与粟裕的关系
滕代远与粟裕,人们很难把两人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因为两人似乎很少在一起。在红军时期,一在红一军团,一在红三军团,抗战时,一在华东,一在八路军总部,解放战争时期,一在三野,一在四野
2023-08-02 21:12:00
1955年,四野15兵团三巨头一起授开国上将,后来三人发展大相径庭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战。图 | 邓华上将 但是,邓华和粟裕非常像,都属于悲情人物,他身上打着林彪和彭德怀的双重标签。从朝鲜回来后,邓华先后担任了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
2023-09-21 16:37:00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主题活动
...文图片均为中共四大纪念馆供图2018年10月18日,开国大将粟裕之子粟戎生中将和女儿粟惠宁,将保存60年的父亲遗物——一本珍贵的相册,捐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这本相册记录
2023-07-27 15: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