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北方地区推进清洁供暖改善大气环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4 14: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记者 哈丽娜)寒流来袭,气温骤降,中国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供暖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地区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取暖,有效改善了城乡大气环境。

中国北方地区推进清洁供暖改善大气环境

这是11月16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的乌海市第八中学餐厅屋顶的光伏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居民李成琴的家,顿觉一股暖意,李成琴和家人正坐在干净舒适的客厅里喝茶看电视。

“今年家里安了电取暖设备,用的是风电,只要轻轻按下开关,不到10分钟家里就暖和了。”李成琴说。

记者在李成琴家的厨房里看到一个小方形铁柜,这是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的蓄热式供暖设备。它能将风电转化为热能进行储存,通过配套系统为居民供热,10分钟内就可以把室温提升3-5摄氏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4.5摄氏度以上。最主要的是用电取暖干净,屋里屋外没有烟尘和焦炭味了。”李成琴说。

农牧区人口占内蒙古总人口的31.8%。过去,没有集中供暖条件的农牧民主要靠烧煤取暖,不仅温度不稳定,还会造成大气污染。2022年,内蒙古设立清洁供暖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6亿元推进清洁供暖工程。

2022年,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开发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在陶尔庙嘎查建起光伏发电站,把光电源源不断地送到牧民家里,帮助牧民使用清洁能源取暖。

陶尔庙嘎查牧民敖特根巴雅尔说:“过去,冬季烧锅炉需要5吨煤炭,屋里屋外乌烟瘴气。自从用上光伏发电取暖后,彻底告别了以前‘烧煤倒灰’的日子,减少了开支,家里还干净。”

中国北方地区推进清洁供暖改善大气环境

2023年3月3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拍摄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目前,陶尔庙嘎查共实施“煤改电”采暖239户,电采暖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一个供暖季可节约标准煤901吨,减排污染物2716吨。

内蒙古地域辽阔,风光资源丰富。在农牧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告别小煤炉,享受风光取暖的“绿色温度”。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中心城区、县城区也在积极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利用更多的热源代替煤炭供热。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工程——热电联产供热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这个项目在今年2月初开工,从距离呼和浩特市区60多公里外的托克托电厂输送热源,汇入呼和浩特市城区,为中心城区市民提供冬季供暖。

据介绍,项目总投资70.45亿元,建设长输管网68.4公里,是目前国内输热距离最长、单体供热管径最大的工程。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燃煤113.2万吨,节约天然气67536万立方米。

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公司副总经理于力介绍,大力推广清洁供热,不仅有助于降低供热成本,也能让居民在拥有温暖的同时尽享环保红利。呼和浩特市将通过推进热电联产、冬季清洁取暖等项目,为居民供暖提供更多便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寒潮新特征——时空差异大呈增强趋势不同地域环境下特点不同寒潮是我国冬半年最具杀伤力的天气系统之一,往往带来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灾害,对农业生产、交通运
2022-12-23 09:38:00
跨国治“沙”这几年
...发布的信息称,2021年3月,多次沙尘天气影响了蒙古国和中国北方地区。2021年4月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蒙古国环境和旅游部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中蒙林业工作组荒漠化防治专题会
2023-04-14 11:46:00
中日韩将与蒙古国合作一起治理沙尘暴
...国合作减少东亚沙尘暴。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沙尘暴,也都曾对这一天气现象进行过治理。蒙古国发生沙尘暴的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2024-05-28 16:49: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新华社记者李云平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
2023-11-12 16:43:00
什么是地磁暴?它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据北京日报12月2日消息,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大地磁暴预警,称12月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延续到12月2日。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2023-12-02 16:27:00
今年已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为何今年比较多?
...过程总体呈出现早,范围广、强度强、污染重等特点。@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00-2020年常年同期(9.1次)偏多。为何今年
2023-04-29 11:44:00
爆上热搜!北方多地拍到极光,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
...真的假的?这辈子没看到过极光! 热门科学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说:“根据最新预测,目前还有4个太阳风暴正在奔赴地球,高纬度地区的极光活动将持续活跃,东北、新疆北疆未来几
2023-12-02 09:06:00
...析,近期沙尘天气比较频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蒙古国和中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导致地表积雪覆盖范围缩小、含水率下降,这是有利于沙尘发生的热力因素。二是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22日北方
2025-03-23 22:56:00
未来一周冷空气接连来袭,新疆南方地区或将翻过乌蒙山
中国天气网讯 未来一周,我国将遭遇三股冷空气频繁来袭,北方地区会出现较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昨天(12月10日),第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已经展开,预计今天还将持续影响长江以北地区,并将
2022-12-11 19: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25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商河开赛
鲁网8月8日讯8月7日,2025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商河县花博会展中心开赛。本次赛事由山东省体育局主办
2025-08-08 10:38:00
聚名家智慧 单县中心医院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王华授课
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邢文佳 单县报道8月7日,单县中心医院组织召开“医院学科建设与品牌提升”培训会,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王华前来授课
2025-08-08 10:39:00
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据查询,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无此人
2025-08-08 10:39:00
北京林业大学携手江西农业大学师生赴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调研实践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乡见”团队携手江西农业大学师生组成联合团队,奔赴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开展“国家公园全国青年学校——2025青年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2025-08-08 10:45:00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的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此政策实施预计在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2025-08-08 08:06:00
汤健:作风建设贵在潜移默化的量变积累
必须注重渗透滋养。通过创新载体平台,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系统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师德师风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
2025-08-08 05:18:00
朱仁印: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
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其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铸牢对党忠诚
2025-08-08 05:18:00
《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使用版权捐给阿克陶县
8月4日,一堂意义非凡的音乐国防课在中共阿克陶县委党校开讲,为当地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研发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防教育融合发展中心主任
2025-08-08 06:33:00
吉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吉州大队、南昌县东新街道江畔社区喜提红榜机动车随意变道加塞官方回复:已进行处罚网友反映:2025年7月18日14:56吉安市
2025-08-08 06:33:00
南昌老城区人行道全面改造 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
本报讯 黄健恒、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报道:8月6日,南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老城区人行道改造最新进展。南昌市按照“一路一策
2025-08-08 06:33:00
想给南昌市新建区的未来五年规划“添点灵感”,让它变得更出彩吗?机会来了!为让新建区“十五五”规划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真正装满群众的期盼与智慧
2025-08-08 06:33:00
十字路口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
近日,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的赖先生(化名)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当地236国道与315县道路口的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
2025-08-08 06:33:00
“办出新干特色、融入非遗元素、创新表演形式等建议极具价值,拟重点采纳……”2025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落户新干县七琴镇七琴村
2025-08-08 06:33:00
问政快报(2025.08.08)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6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53条,其中,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08-08 06:33:00
江西严惩串通投标犯罪 今年前7月追缴1.38亿元违法所得
围标、串标、操控评标专家,这些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在江西被严惩。近年来,江西部署开展串通投标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涉工程建设
2025-08-08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