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寒潮新特征——
时空差异大呈增强趋势
不同地域环境下特点不同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最具杀伤力的天气系统之一,往往带来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灾害,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运行等造成损失。
11月,正是寒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我国寒潮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近30年(1991年至202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寒潮5.4次,1991年以来,寒潮出现次数最多(11次)的是2021年,出现次数最少(2次)的是2017年。
我国最受寒潮“青睐”的地方在哪儿?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叶殿秀指出,我国寒潮发生频次整体上呈北多南少特征,最受寒潮“青睐”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和中部、西藏大部、内蒙古等地,平均每年发生4次以上寒潮。其中,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一般有10次至15次,部分地区达15次以上。
寒潮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区域表现为大风少雪的沙尘暴天气,有的区域则为大风、风吹雪和低温天气,也有风雪交加和寒风苦雨等不同“情景模式”。总而言之,同一过程不同区域“表现”不同,同一区域不同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速冻”,是寒潮来袭时最喜欢切换的模式之一,那么其“能力”究竟有多强?监测表明,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每次寒潮降温幅度都在10℃以上;东北大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平均降温幅度达12℃至14℃,两广部分地区超过14℃。
当然,不同地区降幅差异很大,东北、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大部、江南南部及内蒙古、西藏大部等地寒潮最大降温幅度在20℃以上。其中,东北大部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西藏西北部、青海西南部等地最大降温幅度可达25℃至30℃,部分地区超过30℃;四川盆地及云南大部、海南等地寒潮最大降温幅度在15℃以下,全国其他地区一般在15℃至20℃之间。
气候变暖背景下寒潮有何新特点
自2022年入冬以来,我国已经迎来两轮寒潮天气,多地局地最低气温创同期极值。不少人感到疑惑,气候变暖背景下,寒潮是变多还是变少了?寒潮为何如此猛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频率的统计上看,近20年来,我国冬季寒潮天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时空差异很大——空间上,寒潮天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南方,但北方尤其东北地区寒潮日数并未减少;时间上,冬季前半段强寒潮的频次较多,寒潮减少主要集中在冬季后半段。
尽管近年来我国极端冷事件次数总体减少,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高温热浪、强寒潮、极端强降水、极端干旱等)频率增加、强度增强。自2008年以来,我国东部冬季最冷期,即每年最强寒潮事件的平均最低气温比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更低。也就是说,强寒潮事件有增强趋势。
那么,为什么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强度往往非常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协飞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增大。
全球变暖改变了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局地的气候。另外,有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北极是全球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北极增暖的趋势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在增温趋势下,北极极涡强度减弱,极涡内的冷空气分裂南下,导致受其影响地区出现强寒潮。因此,北极增暖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的持续,冬季北半球发生极寒(寒潮) 事件貌似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姚遥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