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12 16: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下,尽管室外气温已下降到零下12℃左右,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民唐兴天的家里暖意融融。66岁的唐兴天说:“在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下,今年冬天我家实施煤改电,把火炉换成空气源热泵进行电取暖,家里特别暖和,温度基本稳定在22℃左右,再也不用生炉子,真的是又省事儿又干净。”

记者在唐兴天家里看到,10多平方米的客厅窗明几净,摆放的几盆绿植生机勃勃,老伴徐凤花正在擦拭暖气片。正在入户走访的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指着在唐兴天家安装的煤改电温度控制器告诉记者:“每户煤改电设备总造价为1.8万元,农户只拿3600元,其余都是政府补贴。煤改电设备用电实行分表计量,享受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晚上电价仅为0.165元/度,比过去生火炉省钱。”

临河区农村人口较多,冬季取暖是当地重要的民生工作。临河区住建局副局长张子奇说:“截至目前,临河区已有将近2.7万户农户完成煤改电,为村民清洁采暖提供安全保障。”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工作人员指导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村民王顺才(左一)使用煤改电设备。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在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村民王顺才家刚刚完成煤改电。王顺才说:“我使用了50多年的‘煤炉子’终于换成‘电炉子’,只要一按开关,几分钟后家里就热了,既方便又安全,再也不用惦记着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炭了。”

记者在广林村走访发现,在政府专项补贴支持下,全村已有345户农户完成煤改电,占总户数的96%。广林村党支部书记杨旭说:“村民完成煤改电后,随时随地能用手机App开关取暖设备、设置温度,操作非常简单,不仅环保,还降低了冬季取暖成本,让电力取暖成为群众用得起、用得好的过冬取暖方式。”

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市农牧结合带,农户居住较为分散,集中供暖成本偏高。乌拉特后旗住建局局长胡伟说:“我们从2022年开始统筹推进煤改电工作,总投资超过1亿元,对未集中供暖的3130户农村居民实施煤改电项目,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户清洁取暖任务,确保所有农户取暖更安全、更卫生、更实惠。”

据介绍,巴彦淖尔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2022年至2024年)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总投资约47.66亿元。其中,煤改电项目投资约38亿元,共涉及居民11.41万户,用户自筹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20%,剩余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和地方配套资金匹配。

巴彦淖尔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志强说:“全市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后,可实现年替代散煤46.21万吨、节约标煤25.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81万吨,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实施煤改电项目后,每户居民冬季取暖所需电费为1500元到2100元,低于过去的燃煤采暖成本,有效缓解群众采暖费用支出压力,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千年河套灌区焕新彩
本文转自:新华网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
2023-09-26 16:20: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搭载电商“直通车” 跑出致富加速度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0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搭载电商“直通车” 跑出致富加速度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找准电商需求与集体经济结合
2023-10-30 15:33: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产品香飘海外新华社记者李云平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依托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照
2023-10-16 21:12: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 田地生“金”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田地生“金”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优质玉米主产地。为提高
2023-11-09 17:40:00
《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本周六走进黄河“几字弯”
...(区)的地域特色文化。本周六将迎来常规赛第五战——内蒙古篇,漫漫阴山脉,滔滔黄河水,一起走进辽阔的平原沃野,感受广袤的草原风光。青山绿水看内蒙古跟随网红博主体验草原生活奔流不
2023-12-29 11:52:00
江山壮丽  我说黄河丨三代人见证的水利变迁
本文转自:央广网江山壮丽,我说黄河。我是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的许德浩。黄河在内蒙古段绵延弯曲的“几”字弯,是黄河“置顶”于塞外草原的优美弧线,我的家乡巴彦淖尔市
2023-08-14 15:54: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康建国河套地区指被黄河环抱的地方,包括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地区的黄河两岸和整个鄂尔多斯高原。这其中的一些平原灌区直接被称为河套,往往以乌拉山为界,
2023-10-09 04:31:00
丰收背后的“水力量” 看黄河水如何浇灌出“塞外粮仓”?
...处大中小型灌区。黄河水浇灌出“塞外粮仓”河套灌区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特大型灌区,当地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
2023-10-13 17:14:00
聊聊秦汉之脊梁——河套八郡
...分为二,西为云中郡,东为定襄郡。云中郡首府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领十一县,有38303户,173270人。云中郡置一太守府、三都尉府。云中郡首府云中位于大黑河下游
2024-04-12 21: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