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土猪”从濒临灭绝到摇身变“金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03 10:30:00 来源:缘之心

数智风向标

政策保种 科技赋能

中国“土猪”从濒临灭绝到摇身变“金猪”

借助科技的力量,中国“土猪”正闯出一条路来。

中国“土猪”从濒临灭绝到摇身变“金猪”

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强调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方向。更受瞩目的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被首次提出。

在实现种源自主可控这条路上,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月7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4年版)》,其中提到,我国目前有宁乡猪、成华猪等89个地方猪种,北京黑猪、东北花猪等32个培育品种,川藏黑猪等18个培育配套系。

中国“土猪”品种丰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丰富了遗传多样性。那么,包括基因编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技术,到底是如何应用于本土猪种的遗传改良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探索相关领域究竟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又取得了哪些进展。

从“濒危土猪”到“近50亿元产业链”

20多年前,湖南宁乡人李述初走遍了宁乡、安化等地,才找到了仅存的7头宁乡猪种公猪和50头母猪。

全国畜牧总站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官网显示,宁乡猪原产于湖南省宁乡市流沙河、草冲一带,一度达到近15万头的数量。但随着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代表的外种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繁育体系迅速发展,宁乡猪饲养量下降。至2002年,宁乡猪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宁乡市对宁乡猪的保种工作逐步开展,当地重新建起了宁乡猪原种场,并制定了保种方案和计划。到2023年,宁乡市拥有宁乡猪国家级保种场1个,国家级保护区1个,一级扩繁场4个,宁乡市宁乡猪存栏25.17万头,种母猪存栏近2万头、配种公猪近800头。出栏49.35万头(含配套系),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7.25亿元。

20多年过去,宁乡猪从濒临灭绝,发展到如今产业链综合产值近50亿元,在全国地方猪产业中名列前茅。

靠着对宁乡猪的保种、养殖、加工和销售,李述初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对宁乡猪的保护、开发重任,如今是宁乡猪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及国家级宁乡猪保种场场长。在他看来,宁乡猪从濒临灭绝的“土猪”到如今领航乡村振兴的“金猪”,这场翻身仗的胜利,“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

李述初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产学研攻关和协同创新。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印遇龙介绍,截至目前,团队通过基因组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专门化品系,并进行组合配套,在现有配套系的基础上,培养优质新品种。

“我们在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低剩余采食量猪’的平均日增重等。这些工作为宁乡猪选育提供了基础。”印遇龙说。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何俊是印遇龙团队的成员。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世纪80年代,湖南农业大学猪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就开始了对宁乡猪种质特性、杂交优势和遗传病方面的研究。

作为中国本土猪种,来自四川的内江猪、成华猪,也曾经面临和宁乡猪同样的处境,种群数量下降。据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教授姜延志介绍,对成华猪主要的保护工作,目前集中在对成华猪优良个体的收集和提纯复壮,以及保种场、扩繁场的建设方面;而对成华猪的本品种选育提高、种质特性系统评估、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以及开发利用等研究甚少。

金华猪因原产于浙江省金华市而得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金30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当地近年来全面开展地方猪遗传物质保种,已采集制作了11个地方猪种体细胞和冻精等遗传材料约13.47万份,在省级遗传资源库中集中保存;通过细胞冻存和克隆为核心的细胞保种技术,“成功恢复金华两头乌(金华猪)1个血统和兰溪花猪1个血统”。

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开发,仍然大有可为。

科技赋能破解“土猪密码”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及猪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长聘教授潘玉春提到,近30年来,中国本土猪种的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作为“农业农村部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潘玉春参与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制定及其启动后的大量技术培训和核心场遴选工作。据潘玉春介绍,国内长期以来所用的育种方式是群体继代选育法。这种方法要求进行大规模生产性能测定,并在特定的基础之上进行遗传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育种工作的进展,但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包括种畜利用年限短、成本较高等。

“性能测定技术的效率存在瓶颈,导致我们的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很多时候,培育的品种达不到预期目标。”潘玉春说,与引进品种相比,本土猪种在方方面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育种效率上,更体现在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研究者并未停下脚步。近年来,相关研究者在育种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研究,试图打破传统育种的局限性。其中,将基因组选择的方法运用到本土品种的育种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我们试图在育种方法上作出一些创新,比如把基因组选择的方法,运用到本土品种的育种当中,以克服传统育种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潘玉春说。

在宁乡猪的育种工作中,基因检测就是重点方向之一。在印遇龙团队、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支持下,“宁乡猪基因组血缘关系鉴定”“宁乡花猪亲本及其配套系生长发育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纷纷开展,解析了宁乡猪的种质特性。

给宁乡猪基因测序后,研究团队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哪些基因能够让猪长得快、产肉多、抗病能力强,通过反复验证,再通过一代代育种,才能把这些基因固定下来。

“现在我们一看到基因数据,就能大概预测小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饲料效率,就像是用基因信息给猪科学‘算命’。”何俊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打了一个比方。

有了新技术,土猪不但解决了保种、育种问题,还进一步提高了口感和肉质。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团队对桃源黑猪特定基因进行编辑,瘦肉率净增11%。团队还对宁乡猪、巴克夏猪和巴宁杂交猪的肌肉风味特征组成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565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在其中筛选出了宁乡猪的关键风味物质。

“理想的品种应该既好吃又高产,同时,繁殖力和抗病力都强。这就是我们的总目标。”印遇龙说。

大数据驱动育种“数智化”

2024年8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推出了《浙江土特产·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以金华猪、嘉兴黑猪、岔路黑猪等为重点,兼顾其他地方猪品种,聚焦做足“土”字、做亮“特”字、做强“产”字。行动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年底,“力争地方猪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全产业链相对配套完善、产值达到65亿元,建成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地方猪产业链2条”。

经历了政策保种、科技赋能,“土猪”摇身变“金猪”。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以地方猪遗传资源为素材,培育的特色品种能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计划中专门提到,要构建全产业链育种数据体系,建立高效智能化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大幅提升育种数据采集能力。

潘玉春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对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应用也在同步发展,实时记录猪的生长数据,如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等。大数据评估或管理体系等技术平台,也在逐步建设并应用起来。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猪的育种价值至关重要,比如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等性能,过去我们需要通过杀猪来进行测定,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实时测定这些数据,这对于猪的品种改良和遗传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潘玉春感慨道。

其中,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育种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以处理产业的大量数据,对每头猪的育种价值进行评估,“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基因组的高通量检测则进入了分子时代,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猪的遗传基础。

“现在到了分子时代,我们不仅要看表面,还要看它内在的遗传基础。基因组高通量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猪的基因型,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基因测试提供可能。”潘玉春解释。

目前,中国本土猪种虽然整体资源保护情况不错,但个别品种仍然处于濒危状态。在潘玉春看来,要通过科学的育种方式改善这些濒危猪种的状况,最大的前提,就是“做好保护工作”。

他用古建筑的保护打了个比方:保护一座寺庙是为了维持其原样和原貌,可若要开发利用,比如将其变为旅游观光地,则或多或少会对其造成影响,比如安装新的设施、装修内部或增设卫生间等。

但如果不进行保护,利用也无从谈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张燕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首个宁乡花猪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 赋能宁乡花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供图人民网宁乡5月16日电 (记者 林洛頫) 宁乡花猪作为中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近年来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同努力已成功走上规模化养殖道路。5月15日,宁乡市人民政府与
2023-05-16 14:24:00
走近南京的奋“豆”者
... 李花人物介绍“大豆院士”盖钧镒盖钧镒,1936年6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一生只为豆满仓”的盖钧镒,是我国大豆科技界唯一的院士,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六十余
2023-05-30 00:06:00
基因组选择技术助力奶牛育好种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视觉中国供图育种芯片是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关键工具之一,育种芯片技术也是奶牛育种的“卡点”技术。有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只要小牛一出生,就可以采集毛囊、血液或耳组织
2023-10-10 03:51:00
避开“拖后腿”的基因型,韩斌院士团队新研究助力杂交稻优选育种
9月8日上午,澎湃科技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7日,该中心韩斌院士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杂交水稻基
2023-09-08 11:58:00
科学家为红颜草莓组装八倍体基因组,助推草莓遗传学研究育种改进
...ihime)草莓和幸香草莓(学名 Sachinoka)杂交而成。自引入中国后,具有适应性强、休眠浅、品质优良等优势的红颜草莓,不仅逐渐变成中国种植得最广泛的品种之一,也成为理
2024-02-08 10:28: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见习记者 叶满山 通讯员 孔子俊手抓羊肉、黄焖羊肉是西北饮食中常见的美味佳肴,但西北绵羊普遍繁殖力相对较低,很难满足规模化饲养的需求。湖羊是太湖流域地方
2024-01-10 07:24:00
三位皖籍院士获中国科技界“诺贝尔奖” 多次为家乡水稻育种出力
...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这项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诺贝尔奖”今年共颁给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其中包括李家洋、韩斌、钱前三位皖籍院士。三位皖籍院士均长期致力于
2024-12-04 19:37:00
...产优质的品种,但也丢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资源。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程时锋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利用基因组学
2024-06-19 06:44:00
育种“中国芯” 致富“羊引擎”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兰州大学团队研发“华羊芯”,赋能绵羊种羊科技自立自强——育种“中国芯” 致富“羊引擎”■躬行乡村 赋能振兴手抓羊肉、黄焖羊肉均是常见于西北饮食中的美味佳肴,但
2024-01-06 09: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夏一保)近期,厦门医保聚焦基本医保参保工作,推出系列暖心参保举措,重点惠及非本市户籍人员
2025-08-16 08:24:00
数据会说话|长春,如何向上“生长”?
一年的时间,长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在一个个数据画像里,循着那些跃动的足迹,聊聊这个问题,并试着去寻找答案
2025-08-16 10:29:00
刚果(布)学者:美国无视规则 随意挥舞关税大棒
近日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让多国经济受损。刚果(布)经济学家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这种自私的行径让全球面临经济倒退的风险
2025-08-16 10:34:00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2025年,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福建单一窗口”)迎来上线十周年
2025-08-16 11:12:00
断桥上的冒死拦停|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暴雨中坍塌,从江快递员梁足良第一时间冲向路中央  
6月24日清晨,江西司机游国春驾驶大货车,沿G76厦蓉高速向广东行驶。7时20分,车行至猴子河特大桥,方向盘突然猛沉。他紧急制动却未能阻止车头冲出桥面——半截车身悬在断桥边
2025-08-16 11:43:00
志愿者捧出真心|暖心小屋不仅存放行李 更存下游客的安心和满意
“王女士,是这个白色的行李箱吗?麻烦您报一下电话号码。”8月14日傍晚,贵阳民生路上车水马龙,志愿者刘润东站在“游客服务暖心小屋”前
2025-08-16 11:43:00
武当山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打响灭蚊攻坚战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刘雪琴 通讯员 周玲)8月15日下午,武当山特区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对全院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
2025-08-16 11:48:00
8月14日晚,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以生命的名义——2025“荆楚最美健康守护者”》,聚焦10位在荆楚大地上默默奉献
2025-08-16 12:13:00
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② |用镜头追逐城市烟火
[工作节奏]凌晨两点修图是常态,单日最高拍摄超600张[隐藏技能]推荐小众文化景点[城市贡献]记录贵阳,展示贵阳8月12日21时
2025-08-16 12:46:00
“有我!”青春对话历史,首都大学生用艺术弘扬抗战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那未来如何登场,有我担当……”8月15日晚,“‘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首都大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示活动在京举行
2025-08-16 13:04:00
日均8万游客“挤爆”民生路!游客直呼贵阳美食太好吃了
夏夜微风,华灯点亮。贵阳云岩区民生路的烟火气,此刻正在升腾。不足五百米的青石板路上,但家香酥鸭的油锅“滋啦”炸响,金黄的洋芋片在热浪中起伏翻腾
2025-08-16 13:48:00
德馨技精映初心丨守护心脏的“刀尖舞者”
【编者按】白衣执甲,任重道远。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诊室里耐心问诊,于手术台旁精准操作,在急诊室中与时间赛跑,用专业守护着万家灯火……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
2025-08-16 13:54:00
四川绵竹市一啤酒节演出桁架倒塌 2人死亡3人重伤
中国网8月16日讯 据绵竹市应急管理局消息,2025年8月15日21时50分许,绵竹仟坤集团第十四届啤酒节现场因强对流天气发生桁架倒塌
2025-08-16 14:06:00
国外美食目的地,我首推这里
走遍全世界的中国游客,往往容易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这一站,找到自己“中国胃血脉觉醒”的时刻——从一锅热气腾腾、色香味热烈的加泰罗尼亚烩饭(Arroz a la Cazuela)
2025-08-16 14:52:00
又见丨这群华侨儿女,用生命诠释“中国”的分量!
有一群华侨儿女,放弃优渥的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甚至女扮男装奔赴抗日前线,只因祖国有难,他们被称为“南侨机工”。他们用生命为祖国疏通了这条“生死运输线”
2025-08-1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