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8:06:00 来源:戏说三国

1399年10月,朱棣率领精兵强将袭击大宁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景隆趁机攻打朱棣大本营北平城。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竭力守城,奈何城中守将多是老弱病残,战斗力不高,在城池存亡的关键时刻,徐妙云慷慨劝说城中百姓和守城士兵,随后手持长剑,亲自登上城楼督战,誓与北平城共存亡。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幸运的是,朱棣在大宁斩获颇丰,将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骑兵收入囊中,这是一股战斗力极强的蒙古骑兵,对朱棣的登基之路帮助很大。

来不及庆祝,此时摆在朱棣面前最紧急的事,是回军援救北平城。在从内蒙赤峰到北平的路上,相信朱棣一定无数次祈祷。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听闻朱棣率军回援,只能感叹北平近在咫尺却难以攻破。站在北平城楼上的徐妙云,看到李景隆的军队缓缓撤退,她明白是他的丈夫朱棣到了。

这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女子,便是明朝仁孝皇后徐氏,她是名将徐达的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妇,朱棣的妻子。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称呼她为徐妙云,然而,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以“徐氏”来记载。

《明史》记载,“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徐达可以说是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一功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智谋双全,在官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奢,很懂得臣子的处世之道。

徐达对子女的教育同样严格,徐氏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文学,她的学识得到普遍赞赏,学子们称之为“女诸生”,就连家中弟弟徐辉祖、徐增寿都对徐氏的学识敬佩不已。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联姻是古代捆绑君臣关系的常见手段,朱元璋登基后,同样如此。比如说太子朱标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次子朱樉娶的是邓愈的女儿,三子朱棡娶的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

凭借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自然“不会放过”徐达的女儿,更何况早就听说徐达长女的才情胸怀。

明太祖朱元璋对徐达说“咱们哥俩是布衣之交,古代圣君贤臣大多数都会结为姻亲,能把你女儿许配给我的四儿子朱棣吗?”

徐达听完立即跪下磕头谢恩,从此,朱棣与徐氏的婚姻算是敲定了。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其实在更早些时候,朱元璋就曾和徐达说过,要让朱棣迎娶徐达长女,但是徐达从来没有主动提起,直到这次朱元璋正式说定此事,足见徐达为人臣子的觉悟。

在洪武6年,徐氏便以女官的身份伺候在马皇后身边,前后长达三年之久。史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徐氏与马皇后的关系极好,比如说《高皇后传》中说徐氏“日侍左右,独被宠眷”,从朱元璋和徐达的关系来看,马皇后对待徐氏更像是女儿。

《明史》记载,“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高皇后深爱之。”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洪武9年,朱棣正式迎娶徐氏过门,朱元璋将徐氏册封为燕王妃。婚后的朱棣和徐氏非常恩爱,第二年,也就是洪武10年,徐氏就生下第一个孩子,即永安公主,取名朱玉英。

洪武11年,徐氏生下长子朱高炽,朱棣正巧被安排到凤阳体验民间疾苦,听到徐氏生子的消息,立即飞奔回南京探望妻子。

洪武13年,朱元璋诏令朱棣到北平就藩,妻子徐氏跟随前往。这一年可以说是朱棣人生的转折点,徐氏则时刻陪伴着丈夫,做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女人。

徐氏来到北平后,先后又生下2个儿子、3个女儿,再加上在南京生的两个孩子,朱棣共有7个孩子,全部是妻子徐氏生育的。也就是说,在洪武18年之前,徐氏在9年时间里生下7个孩子,而朱棣的庶妃们也没有生育孩子。

由此可见,朱棣与妻子徐氏的感情紧密到什么程度,根本没有空隙留给她人。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徐氏在为朱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这件事上,无可挑剔,如果会只有这点能耐吗?显然不是,自从就藩北平,徐氏才开始大放异彩。

北平原本是元朝的都城,20岁的朱棣刚到藩地就忙的团团转,徐氏则扛起“内宅”重任,她将燕王府邸的各个部门,比如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全部料理得秩序井然,朱棣对此心满意足。

《明太宗实录》记载,“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家政辑宁。”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徐氏从南京到北平,权力地位直线飙升,然而她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在燕王府邸形成节俭的风气,即使后来朱棣登基称帝,在后宫中也是徐氏带起的节俭之风。

《明史》记载,“性不喜华饰,自御俭素。”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马皇后经常派人到北平探望徐氏以及孙子,盛赞徐氏“燕王妃所行足以仪范宫闱”,由此可见徐氏深得婆母的认可。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称帝,仅仅几个月后,建文帝就削掉5位藩王。燕王朱棣在北平忐忑不安,在姚广孝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决定起兵。

《明史》记载,“上举义靖内难,后所赞画,多协上意。”

意思就是,妻子徐氏提出的建议,大部分都符合朱棣的想法。由此可见,在朱棣纠结于是否起兵这段时间里,徐氏也直接参与局势分析、出谋划策。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在起兵靖难初期,朱棣先后攻下居庸关和怀来地区,随后又夺取遵化。1399年8月,朱棣在真定迎战朱允炆派出的大将军耿炳文,结果连续两次被朱棣打败。

10月,朱棣率军突袭大宁,朱允炆新任大将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负责留守的是朱棣长子朱高炽。

在这场北平保卫战中,后人经常夸赞朱高炽有勇有谋,实际上徐氏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是人们很容易忽视背后付出的女性。

《明史·仁孝皇后传》记载,“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也就是说,朱高炽是守城军队的核心人物,但是北平城的具体守备策略,朱高炽都要向徐氏禀告。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由于李景隆急于破城,所以攻城势头很猛,再加上城中兵力缺乏,守城越来越困难。在城池将破的危亡时刻,徐氏慷慨演讲激励将士、百姓以及妇女妻子,每人都发给她们一副盔甲,徐氏带着她们登上城墙,帮助守城,最后坚持到朱棣率军回援。

徐氏不愧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很有将门虎女的气概。在靖难之役的四年间,朱棣南征北战、沙场拼杀,弱势逐渐转为优势,徐氏则固守城池、安定后方,始终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

此时,如果感慨“能够娶徐氏为妻,是朱棣的幸运”,后面的故事将不知道该如何赞美她。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1402年6月17日,朱棣先祭拜孝陵,随后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然而,一直到11月30日,朱棣才册封徐氏为皇后,为什么中间会相隔5个多月呢?因为朱棣攻克南京登基时,徐氏还在北平城守卫后方,册封大典必须要等徐氏从北平赶来。

朱棣登基初期,拥护建文帝的旧臣仍然占据着很多地方,比如江北的铁铉。后来,朱棣顺利平定山东、河南地区,天下局势基本稳定,朱棣才派人到北平迎接徐氏。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朱棣给予妻子徐氏什么样的待遇呢?

首先,隆重仪式迎接徐氏。朱棣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到江边迎接母亲,明成祖朱棣亲自到城门处迎接妻子,史无前例更显隆重。

其次,特意雕刻盘龙纽印。按照古代惯例,皇后所用凤印上的印纽都是“金宝龟纽”,但是朱棣为了彰显徐氏的尊贵,专门降旨雕刻“盘龙纽”。

最后,开启昭告天下先河。朱棣命礼部在承天门宣读册封诏书,以此昭告天下徐氏是明朝皇后,从明朝到清朝册封皇后,单独昭告天下的,徐皇后是历史开创者。

在徐皇后的册封诏书中,朱棣用“朕登大宝,允赖相成”这句话,朱棣认为自己能够登上皇位,徐氏从旁辅佐的功劳很大。此外,朱棣再用“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这句话,概括自己对“贤内助”徐氏的赞美。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徐皇后母仪天下后,仍然像以前那样,每天都关心丈夫的饮食起居,勤俭地管理后宫事务,最难得可贵的是,徐皇后善于用“女性视角”影响、帮助朱棣。

《明史·仁孝皇后传》记载,“王即帝位,册为皇后。言:“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

虽为后宫女眷,徐皇后却感受到靖难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朱棣登基称帝,应该减轻百姓身上赋税,让百姓大众获得休养。

作为皇后,徐氏专门将大臣们的妻子召入皇宫,让她们劝诫丈夫做一名爱民如子的好官,无论何时都要将百姓牵挂在心上。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很多拥护建文帝的旧臣都被打压,徐皇后听说此事后,委婉向朱棣提出建议“朝堂上的臣子大部分都是太祖时期留下来的,作为皇帝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帮助你治理天下,而不是只选择亲近你的人。”

可以说,朱棣后来能够纳谏如流,徐皇后功不可没,而这件事进一步导致的是,朱棣多了很多能臣治理天下,比如说谢缙、杨士奇、杨荣、胡广、夏元吉等,他们身上都有建文帝旧臣的标签,但是愿意为明朝江山社稷贡献才能,这些人是朱棣创建“永乐盛世”的人才基石。

有一次,朱棣因选拔官员做郡守感到苦恼,吏部当时推荐的人选都是论资排辈的,徐皇后得知原委后,建议朱棣选用德才兼备、敢于为民请命的人,选拔这样的官员既能从底层发现人才,又能真正治理好当地百姓。

朱棣听从徐皇后的建议,后来,朱棣身边就有不少从地方发掘的优秀官员,比如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的宋礼,身居江西布政司右参政的金纯等人。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上很多皇后扶持家族势力,不管是汉朝吕雉,还是唐朝武则天,最终都导致外戚势力庞大,影响皇权统治,甚至颠覆王朝。

朱棣如此厚爱徐皇后,但是她始终保持清醒,甚至强烈反对朱棣封赏娘家子弟。

徐皇后有3位弟弟,分别是徐辉祖、徐添福、徐增寿,其中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因为暗中向朱棣传递情报,被建文帝诛杀。朱棣登基后,想要册封徐增寿为公爵,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一定会感激涕零,但是徐皇后极力表示反对。

《明史》记载,“帝不听,竟封定国公,命其子景昌袭,乃以告后。后曰:“非妾志也。”终弗谢。”

朱棣劝不动徐皇后,于是直接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享受公爵待遇,诏令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定国公爵位。事后才告诉徐皇后,徐皇后说“这并不是我的本意”,因此一直没有向朱棣谢恩。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既然木已成舟,徐皇后也无可奈何,但还是要把事情做得更细致。徐皇后专门叮嘱徐景昌,要恪守为臣本分,管教家人、教育子女,世代守卫大明王朝江山。

事实证明,徐增寿的后代没有给徐皇后抹黑,世代忠心护卫朱氏江山社稷,第9代定国公徐允祯在对阵李自成时战死沙场。

自古“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徐皇后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在朱高炽被封为太子后,徐皇后经常教导朱高煦、朱高燧要肩负起保卫皇帝的责任。

虽然朱高煦、朱高燧两人觊觎皇位、蠢蠢欲动,但是徐皇后活着时候,他们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小心谨慎地侍奉在母亲身边。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在明仁宗朱高炽之后,登基的是明宣宗朱瞻基,作为徐皇后的长孙,他从小跟在徐皇后身边,深受祖母垂爱。

宣德年间,朱瞻基到皇陵祭拜先祖,他矗立在徐皇后的陵墓前始终不愿离开,朱瞻基讲述徐皇后“抚育朕躬,慈爱备至”的往事,透露出思念和不舍。

朱元璋儿女众多,当明成祖朱棣南京登基时,朱元璋的第16女宝庆公主才8岁,由于母亲早逝孤苦无依,善良的徐皇后就将宝庆公主带在身边抚养,如同亲生女儿一般。

在徐皇后去世时,宝庆公主痛哭到数次昏厥,送别填补母爱空缺的徐皇后。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1407年,朱棣登基的第5年,徐皇后病情严重,朱棣遍访名医诊治,始终不见效果,为了给徐皇后祈福,朱棣宣布大赦天下,徐皇后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

好人不长命,这年的7月初四,陪伴朱棣30年的徐皇后去世,终年46岁。

在徐皇后临终前,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交代了两件“遗憾”事。

第一件“遗憾”是没能再陪朱棣回一次北平,共同赏赐报答当年一起守城的妇孺百姓,徐皇后让长子朱高炽代她完成。

两年后,朱棣开始北巡,朱高炽要留在京城监国,但他提前准备金银棉帛,跟随朱棣的队伍一起送到北平,分发赏赐给曾经浴血守城的百姓,完成徐皇后的遗憾。

《明史》记载,“曩者北平将校妻为我荷戈城守,恨未获随皇帝北巡,一赉恤之也”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第二件“遗憾”是不能继续陪伴在朱棣身边。在徐皇后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没有儿女情长,劝说朱棣百姓还没有恢复过来,希望继续体恤穷苦百姓,建议朱棣继续广泛纳贤听谏,要善待宗室子弟,但是请不要骄纵自己娘家人。

《明史》记载,“惟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

徐皇后去世后,被安葬在长陵,她也是第一个安葬在明朝十三陵的人。

自从徐皇后去世,朱棣还有17年的帝王生涯,但是他始终没有再册立皇后,每当想起徐氏,朱棣都充满思念。

1424年,朱棣在北伐回师途中驾崩,在临终前特意交代,一定要将他和徐皇后葬在一起。

她是徐达长女,朱元璋钦定的儿媳,破了3个记录

徐皇后身上有徐家的武将风范,在镇守北平过程中展现出极高军事指挥才能,是明朝皇后中唯一懂军事的皇后;徐皇后身上有相夫教子的优秀传统,为朱棣生育7位子女,教育子女忠心体国;徐皇后身上还有帮助丈夫成大业的谋略见解,从起兵靖难到登基称帝,从处置新旧朝臣到广纳谏言,徐皇后都在旁边帮助朱棣治理好国家。

此外,徐皇后身上还有心系百姓苍生的善良,还有限制娘家外戚权势的严苛,朱棣也给她最高的荣耀,徐皇后创造了3个历史记录:一是明朝出身最高贵的皇后,二是明清两朝首位册封时单独昭告天下的皇后,三是明朝首位葬入十三陵的皇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皇后编写《内训》,是为了倡导男尊女卑吗
...么呢?徐氏12岁时就入宫侍奉马皇后,马皇后的贤惠能干和朱元璋的美满爱情也让徐氏濡目染。15岁时,徐氏嫁给了朱棣,做了燕王妃。这位恭敬孝顺的儿媳,很尊敬马皇后。马皇后去世后,徐
2023-06-18 21:41:00
仁孝皇后徐氏有何魅力,死后十七年朱棣不再立后
...是明朝开国名将徐达长女,公元1362年徐皇后出生,当时朱元璋还没有建立明朝,徐达与朱元璋还是一同打天下的好兄弟,好战友。徐氏幼年时期就非常聪慧过人,徐达没有像封建时期的其他父
2023-02-22 16:22:00
明朝哪位皇后干政,却能帮丈夫治理天下
...氏的长女,不仅人美还很有学问,在当时被誉为女儒生。朱元璋见老徐家的闺女这么优秀,于是就把徐达叫来,跟他商量着许配给了第四子朱棣。朱棣当时还是燕王,1376年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
2023-08-02 22:07:00
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贤良淑德,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
...氏更是明朝为数不多,出身功臣勋贵之家的皇后。明太祖朱元璋在徐氏小时候就对徐达说:“你这个女儿我很看好,以后要嫁给我的儿子。”后来徐氏长大了,朱元璋得知徐氏才德兼备,便将徐达叫
2022-12-13 16:51:00
历史上朱元璋的妻子和儿媳妇,是洪武藩王的豪华“后援”团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第九子朱杞和二十六子朱楠早夭,其余均活到成年。极其重视子孙的太祖也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挑选了妻子,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明朝最豪华的媳妇天团。皇太子朱标的
2023-01-30 15:30:00
朱棣挚爱皇后去世,想娶小姨子,她为拒绝果断出家
...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其实在朱元璋26位皇子中,朱棣算是最有能力的一位,他早年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最后他虽然凭借他聪明的才干和作战能力登上帝位,但也离不
2024-11-10 09:44:00
徐皇后与朱棣本为政治联姻,却成为朱棣的一生挚爱
...非常文静,喜欢读书,在一众小女孩中非常有威望。当时朱元璋、徐达以及其他勋臣的孩子因为父辈的交情,时常在一起学习、玩耍。众人经常称徐皇后为女秀才。朱棣与她属于同辈。而朱元璋又特
2022-12-20 16:22:00
徐妙云:朱棣的得力贤内助 为她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徐妙云被选入后宫,成为马皇后的宫女。此举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有意拉拢开国功臣徐达,通过联姻稳固君臣关系。彼时的徐妙云美貌温婉,聪慧过人。她博览群书,对《诗》、《书》了如指掌,被人
2023-10-02 09:55: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不仅引来了一场靖难之役,而且自己的帝位也被朱棣
2024-06-26 1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