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基本都是治国明君,为何仍然避免不了近代史的耻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10: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很多朝代都会出些昏君,清朝虽然也有平庸的皇帝,却没有不像样的昏君,为什么结局还这么不好?

其实,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复杂。

从秦始皇建立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开始,到清朝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人口比以前多,国土比以前广,社会情况比以前更加复杂。

清朝基本都是治国明君,为何仍然避免不了近代史的耻辱?

比如,在秦汉时期,国家制定个政策执行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皇帝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只要国君不昏庸,国家都能正常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复杂,到了清朝时期,已经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一两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难以很好地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家问题。

到了清朝,社会问题更加复杂,理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决策层。

可事实上恰恰相反,王朝越到后期,皇权专制越得到加强,权力的高度集中,个人能力的有限,使晚清难以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

清朝基本都是治国明君,为何仍然避免不了近代史的耻辱?

其二,时代的节点,从未有过的挑战。

清朝以前,中国的外来威胁主要来源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经过两千多年的王朝更迭,后来的王朝有了更多的经验来处置传统的问题。

可是晚清时期,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西方和学习西方强大起来的岛国,威胁来源的变化,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只能在摸索中应对。

对这些从海洋上过来的威胁,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西方威胁。

晚清统治者面临的是几千年未遇之变局,这时候仅仅靠传统的明君或者不出昏君,已经无法维持王朝的发展。

清朝基本都是治国明君,为何仍然避免不了近代史的耻辱?

在这几千年一遇的大变局中,必须出一位几千年一遇的大人物,彻底改变传统的制度、思想和社会各个方面,才能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

这一几千年一遇的大人物并没有出现在清朝末年的统治者中,清朝在内部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只能走向灭亡。

对此,大家认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清朝由此衰弱的转折
...分界线就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耻辱史,不仅割地赔款,而且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百姓,活得也非常没有尊严。在这个中华民族最为低谷的时期,终究还要从这
2024-04-14 10:24:00
道光不能原谅的两大失误,他的谥号是最名不副实的
...顿足叹息。结果,只有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除了割让香港和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外,还有赔
2023-04-23 12:05:00
哪个朝代是伤害中华文明的罪魁祸首
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总有人会怪清朝,耽误了中华文明近300年,因为导致华人受国外列强窝囊气的,是满清的统治者。更有甚者将错误追溯到明朝皇帝身上,认为是多代明朝君主的昏庸和暴政,
2022-12-29 13:53:00
为啥古代明君治国,都要让百姓整天为生活发愁
...让百姓生活得好,丰衣足食,幸福美满。但是古代的明君治国并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他们经常采取让百姓整天为生计发愁的手段,才能维护统治稳定。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其实只要联系一下实
2024-06-08 13:27:00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朝代,连续七位皇帝都是明君
...,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
2024-01-18 05:57:00
宋仁宗有两个刚猛的文臣和武将,为何打仗还是屡战屡败?
...对方、兵不如对方、军事不如对方,这仗还什么打?中华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近代史。外国用更先进的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长达一百多年。而始作俑者
2022-12-14 16:41:00
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王朝出过明君吗
...王朝的建立,无不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也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工具”,如果仅凭借权术、玩弄政治夺得天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此王朝便是晋朝,三国合而归司马,司马家族建立起晋朝
2023-05-14 15:41:00
...制度化、法律化的重大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
2024-03-22 05:06:00
汉武帝刘彻的辉煌人生:才智与胆略的传奇
...”。由此,张骞被刘彻封为博望侯,以表功绩。若说中国近代史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清朝的启蒙家魏源,那么张骞则是古人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了。此后,汉朝对外交流的便捷程度大
2023-10-07 15: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