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作用,山东协和学院党委书记李玉福于近日在 “协和思政大讲堂” 开讲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以 “与青年朋友谈自我修养” 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盛宴。
此次讲座不仅系统阐述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核心维度,更展示了学校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参考。
构建 “三维基础 + 三维发展” 修养模型
李玉福书记凭借三十余年的思政教育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 “三维基础 + 三维发展” 的修养培育体系。该模型将善良底色、强大心理和顽强毅力作为品格塑造的根基,同时把宏大格局、科学思维和担当精神视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对 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课程生动揭示了品格养成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自我修养提升路径。
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方法论转化
在授课过程中,李玉福书记不仅注重理论阐释,更强调实践应用,提出了 “认知 - 践行 - 反思” 的螺旋式提升方法。针对科学思维的培养,他引入 “问题树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拆解社会热点问题;在谈及担当精神时,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 14 个专业实践场景,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李玉福与学生面对面
数字赋能,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为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课堂引入了 “修养指数测评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的修养提升方案。同时,现场展示的心理韧性训练 VR 场景,将抽象的思政概念转化为可体验的沉浸式教学模块,实现了从传统单向灌输到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数字化赋能的教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李玉福为青年学生作报告
育人成效显著,启动 “修养养成工程”
讲座现场,由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苏晓琪等 12 名优秀学子组成的示范团队,分享了他们在修养培育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生动展现了学校思政教育的显著成效。
李玉福为“自强之星”获得者颁奖
为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学校同步启动了 “修养养成工程”,设立 专项工作坊,并配套开发 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学校思政教育从碎片化输出向体系化建构的重要转变,将为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协和学院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校内学生提供了全面提升自我修养的平台,也为全国应用型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