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张 瑜
地方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发展历程,有其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英语作为一门以语言为中心的通识类公共课程,重在强调学生英语交流技能与对英语文化理解程度的提升。但目前,一些高校的英语课程对本国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承有所忽视,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要想走向世界,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特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应主动落实课程思政,融入地方文化,拓展高校英语的人文内涵,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水平,从素养提升、教材完善、方式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地方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实践,促进大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素养提升为融合教学奠定基础
提供系统化培训。高校应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系统化培训,以知识讲座、文化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激发高校英语教师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思政中的积极性,并制定融合教学评价制度,定期组织文化考试以考查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监督教师文化学习进度。在此基础上,高校可挑选出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代表进入名师工作室,在校内打造融合教师示范中心。
参与多元化实践。高校英语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宣传和推广地方文化,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比如,陕西地区的高校英语教师可收集整理陕西地方文化资料,对三秦文化、地方博物馆历史等进行双语解说练习,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观赏学习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等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传唱《南泥湾》等红色歌曲,深入感受陕西特有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此外,高校英语教师可通过文化采风、翻译配音、地方文化短片拍摄等形式,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教材完善为融合教学提供保障
开发校本教材。教材作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重要载体,应涵盖英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要想更好地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教材,亦可尝试在原有英语教材中探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点,融入凸显地方特色文化的元素,开发一套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课程思政校本教材。以陕西高校为例,英语教材中可融入秦腔、皮影戏、唐三彩等文化元素,适当将西安独特的旅游景观、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融入教材中,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
优化教材内容。高校应邀请专家学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多重考核,在确定内容选择正确、内容编排合理、图案和语言翻译无误后,再将其应用于融合课堂中。高校英语教师在筛选地方文化内容时也应注重内容元素的时代性,编写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文化融合教材,并结合大学生认知、身心发展规律适当选材,避免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
方式创新为融合教学注入活力
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经典文化案例和思政理论等开展实际教学,比如,可以用英语介绍当地历史事件与文化传承故事等,带领大学生积极进行经典著作的阅读、翻译、听说读写等,从而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比如,陕西地区的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南泥湾为例,用英语向大学生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向大学生传递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激励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畏艰险、不怕吃苦、努力奋斗。
采用视频教学方式。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开展融合教学实践,引入涵盖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的纪录片进行视频教学,比如,组织大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领大学生了解地方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发现中国》《文化中国》等纪录片带领大学生了解地方特色服饰文化等,并组织大学生用英语对纪录片中的一些内容介绍进行翻译等。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地方广播电台等进行声音教学,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依托VR、3D等数字技术,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地方文化。
文化建设为融合教学营造氛围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高校应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地方文化与英语课程思政融合的教育背景墙,用于展示二者融合的实践成果,并充分利用校园公共空间组织开展介绍地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展览,为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创设专门的英语角。高校可创设专门的英语角,举办特色英语课程思政沙龙分享会,引导大学生分别用英语交流各自所熟知的地方文化,在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此外,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设计印制一批宣传地方文化的英语版资料,帮助大学生用英语讲好地方文化故事,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作者系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