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
酒泉市肃州区——
抓党建强产业 和美乡村绘新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通讯员 孙 艳 曹 波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党建引领强头雁 凝聚发展“向心力”
肃州区泉湖镇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村民种植经验丰富。当地种植的“沙滩西瓜”因皮薄汁多、味美甘甜,深受消费者青睐。
走进泉湖镇沙滩村西瓜种植大棚,圆滚滚的西瓜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藤蔓下,种植户潘建生正在清理长势旺盛的瓜藤、加固吊绳,做好西瓜成熟前的准备工作。
潘建生经营着4座西瓜大棚,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大棚西瓜产量高,品质好,周书记还帮着我们卖西瓜,今年的收入肯定不差!”潘建生喜笑颜开。
潘建生提到的周书记,是泉湖镇沙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鹏。“一直想为家乡干点事儿,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有着多年开办农家乐经验的周鹏,2023年12月在村里任职。
“沙滩村共有2046人,有的发展大棚种植,有的从事分拣、采摘工作。全村种植西瓜200多座棚,年产值250万元,大棚西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周鹏介绍。
肃州区聚焦“关键少数”,把“头雁”培育作为撬动产业振兴的支点,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36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选入村级班子。88名村党组织书记、26名村班子成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村“两委”发展产业、带头致富、治理乡村等方面能力。
同时,深入开展“书记破题”行动,各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认领产业发展难题60多个,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
统筹资源聚合力 绘就发展“同心圆”
连日来,肃州区银达镇黑水沟村千亩拱棚示范基地里的果蔬陆续上市。
走进基地,空气中的蔬菜鲜味扑鼻而来,萝卜、莴笋、甜瓜、甘蓝等果蔬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并将采摘的果蔬进行精细筛选后装筐,忙得不亦乐乎。
“在党建联建单位区委组织部和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下,我们争取到扶持资金850万元,建成钢架拱棚330座。目前,全村共搭建钢架拱棚550余座,带动全村200余户群众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户均增收1.8万余元。”银达镇黑水沟村党总支书记张利飞说。
肃州区通过实施党建联建等方式,保障支持设施蔬菜、现代制种、草食畜牧、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950万元,建成蜜瓜、辣椒、高原夏菜等先锋基地56个,冷链仓储、养殖小区、温室育种、种养托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项目31个。全区12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2594.21万元,村均收入21.26万元,激活了产业发展引擎,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特色产业强带动 集体经济“底气足”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州,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绿洲戈壁相间,有独特的峡谷隔离优势,被誉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
走进酒泉市的花卉制种基地肃州区金佛寺镇,连片制种花卉竞相开放,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
“花卉、玉米制种是我们主导产业,我们采取‘村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制种产业,今年全镇制种面积达到2.5万亩,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群众每亩收益将达到16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00万元,实现了三方共赢。”金佛寺镇党委组织委员石占刚说。
近年来,肃州区以党建引领“强五链促四化”行动为抓手,围绕蔬菜、制种、草畜、林果等主导产业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在产业链上促增收,拓宽“村党组织+”发展外延,打造中以产业园、种子产业园两个党建联盟,先后建立产业型党组织72个,创建先锋基地55个,推动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引擎带动作用凸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