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刘宸豪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更无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治理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新时代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依托党建共同体建立治理融合体。通过党建共同体,将各自为政的村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统筹的“社区化”服务模式,建立基层党建共同体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体的组织领导体系,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治理优势。要强化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开展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建立村干部结构性岗位补贴长效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实“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行模式,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通过精准帮扶、电商孵化、抱团发展等多种途径,真正让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集成各方力量,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最大程度地汇集民智民力,强化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要充分激发社群活力。灵活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群团组织在承接村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增强社会自我服务能力。要发挥乡贤能人作用。注重发挥“在土”乡贤、“离土”乡贤和“外来”乡贤在乡村协商议事、公益慈善事业、乡域纠纷调解等领域的突出作用,探索实施“乡贤资政参事”“乡贤公益助善”等工程,为广大乡贤能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大的舞台。要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培养邻里共同体意识与公众协商议事能力,提升公众对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提升“三治融合”,引导全社会文明新风尚。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在规则治理,贵在价值引领。要突出自治强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进一步拓展自治模式。要坚持法治为本,强化基层善治保障。构建以国家法律、政策、党内法规等为基础,以基层自治规范为补充的多元法律治理结构。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治方式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要注重德治教化,奠定基层善治基础。以道德规范、习惯规约等来推动移风易俗,以德治教化和道德约束支撑自治、法治。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正面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作者为沂源县委党校讲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