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15:43:00 来源:中国网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徒步拦马墙 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

自古蜀山多险峻,相传蜀汉猛将张飞出征中原,因信使失蹄坠崖。为避免事故再度发生,贻误军机,遂令将士在驿道险要处筑墙拦马,以确保行军安全,就这样有了“拦马墙”。

位于四川剑阁县普安镇境内的拦马墙古蜀道,是剑门蜀道原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也是保存极为完好的古代“高速公路”遗址,具有道古、树古、交通设施古的“三古”特色,堪称“天下第一古道”,被称为“世界驿道古柏古陆路交通活化石”。

在拦马墙驿道两旁,路北是峭岩,路南是陡坡,拦马墙多设在陡弯处,一般高在1米左右,宽在0.8米左右,长度视险道情况而定。拦马墙一般分为土墙和石墙,土墙是用卵石砌成,中间筑以泥土;石墙是用大青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成粘合剂砌成,建筑牢固美观,廊道是用青石铺成的路面光滑凸凹,还有清晰的防滑印记,充分地展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千百年来,拦马墙历经战乱、风雨、驿马、行人的考验,至今不失古体,保存完好。从凉山铺到清凉桥长达5公里的拦马墙古蜀道内青石铺面、古柏参天,其间的“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栓马桩”等是古代陆地交通保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形。

古驿道上,有古柏近240株,驿道两旁植行道树,可以用于保护路基,利于行旅。其中有一株胸径近2米,枝叶交错、翠叶遮天、巍然耸立的巨树。关于这株树的名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举子上京赶考,时值暑热天气,行至此突遭倾盆大雨,举子便背靠此树躲雨。说也奇怪,此树瞬间长出许多新枝嫩叶,象一把伞似地把举子严严遮住,不让一滴水淋在他身上。举子激动不已,雨后叩头告别古柏,说:如此去得中状元,定封此柏为“状元柏”。后来举子果真中了状元,特意到树下培土祭拜,这株树很快就长成了这段路上最大的一株柏树。

缓缓走在青石路面上,途中,一棵接一棵的参天古柏,虬枝招展,浓荫遮天,间或有阳光从树梢洒下来,明晃晃地,落在古蜀道的青石板上,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似乎看到了遥远的秦汉时代。(郭自慧 燕巧 苗志勇)【责任编辑:胡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中国进入了马上时代。后来有了马鞍,马上战争便进入“飞行时代”。因为,在马鞍出现之前,骑在马上的人是不牢靠的。中国的“马鞍文化”源远流长。想
2023-12-22 06:06:00
...史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远方,还在茁壮生长的幼柏,新时代追梦路上又必将记录和见证新的征程。
2023-10-13 06:28:00
...的自然文化遗产,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绽放出新时代的韵动。从古代“高速路”到现代“文旅路”“张飞柏”“隆中对柏”……蔡东洲说,他给总书记介绍,翠云廊不少古柏以三国典故命名
2023-07-30 06:33:00
一万多株古树  见证离任交接(美丽中国)
...蜀道翠云廊,见证着古树名木保护制度的传承,记录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大蜀道畅联古今,翠云廊绿映千年。历史悠久、古柏森森的蜀道翠云廊,爱柏、护柏、守柏已成为当地群众的
2025-03-17 05:31:00
四川剑阁:守护千年古柏 审计监督在行动
...古柏群。这些古柏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沃土,见证着时代发展。一直以来,剑阁县坚持把保护古柏资源、传承自然生态文化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
2023-10-10 15:34: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金面罩。(总台
2023-07-27 12:40:00
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
...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被誉为“蜀道灵魂”“世界奇观”。翠云廊,顾名思义,就是由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翠云廊”一名,出自清朝康熙年间
2024-01-26 06:46:00
热解读|千年蜀道满眼绿 总书记凝望中的守护
...有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世界奇观”。这些“森林活化石”能够穿越千年,见证历史,得益于从古至今持续不断的守护。据
2023-07-29 12:21:00
广元昭化:让蜀道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为游客提供便利、优质、贴心的旅游服务,让古蜀道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乐游蜀道 开拓文化旅游阵地“太震撼了!走在古蜀道上,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敬畏。”日前,昭化区在昭化古城开展“博
2024-04-17 14: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