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考古学家在老挝东北部的 Tam Pà Ling(猴洞)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一些化石证据,证明东南亚大陆最早存在智人。
弗林德斯大学博士生维托·埃尔南德斯表示,通过微地层学技术,得以重建洞穴过去状况,识别出人类活动痕迹,还确定了东南亚最早现代人类化石深层沉积的具体情况。
微地层学可研究泥土细微之处,观察到保存过去环境信息的结构、特征以及极易被忽视的人类和动物活动痕迹。
在猴洞发现的人类化石沉积于约 8.6 万至 3 万年前。
此前,虽有化石发现,但一直未对其周围沉积物深入分析以了解沉积过程与当时环境。
如今新研究表明,洞穴内条件变化大,从气候温和湿润转为季节性干燥。
弗林德斯大学的迈克·莫利博士称,环境变化影响洞穴内部地形,也影响沉积物包括人类化石在洞内的沉积方式。
研究发现这些化石是随时间推移,在大雨期间被山坡上的水冲进洞穴成为松散沉积物和碎片。
此外,研究人员在洞穴沉积物中找到保存下来的木炭和灰烬微量痕迹。
哥本哈根大学古人类学家法布里斯·德米特博士认为,这表明该地区干旱时可能发生过森林火灾,或者当时人类在洞穴内或入口附近使用过火。
此项研究让团队对远古人类在东南亚变化的森林环境以及区域气候不稳定时期的情况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研究结果于 10 月 10 日发表在《第四纪科学评论》杂志上。
这一发现为研究东南亚大陆智人的早期存在和活动提供了关键证据,有助于后续更深入探究人类进化历程以及早期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或许在未来能发现更多与之相关的线索,进一步揭开远古人类在这片区域生活的神秘面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