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被视为国内考古界的最高荣誉。贵州有8个考古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其中,除了盘县大洞遗址和威宁中水遗址外,6个均在乌江流域。分别是:赫章可乐遗址、遵义海龙屯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招果洞遗址、大松山墓群。
乌江古称巴江、黔江,涪水、巴涪水,《水经注》上称为延水。用考古的方式去探索乌江流域的文明密码,你会发现乌江不一样的魅力。
海龙屯朝天关和飞凤关 杨舰/摄
乌江水资源丰富,生成环境为喀斯特地貌,因此洞穴较多。这样的地理环境,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较好的栖身之所。1964年通过考古发现,早在18—20万年前,乌江上游已有古人类在此生活。
被列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第三个文化区的“观音洞文化”遗址,即在乌江流域黔西市南部27公里处。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发现,揭开了贵州旧石器文化考古研究的序幕。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一书中介绍:“在我国南方,属于更新世中期的遗址首推贵州黔西观音洞遗址……该地发现的石制品有3000多件……以刮削器数量为最多……加工之细致和方法之多样,为同期各地石器之冠……”其间还伴生出土大熊猫、贵州剑齿象、巨型哺乳动物化石22种。该遗址在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上,与北京人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乌江流域上游有距今23万年的硝灰洞水城人,和距今1.1至3.4万年前的普定穿洞人。水城硝灰洞遗址位于三岔河北岸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艺奇村境内,是贵州第二个出现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首次发现的是1972年的桐梓岩灰洞遗址)。中游有招果洞、牛坡洞等洞穴遗址,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即在乌江流域中段,下游有贵州最北端的道真自治县猴子洞遗址。
乌江重庆段虽然较短,但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如武隆区花仟洞史前洞穴遗址,彭水徐家坝、漆树湾遗址、沙河坝,酉阳清源等处商周遗址,以及涪陵小田溪战国巴人墓群,武隆西汉“关口一号墓”等。
招果洞遗址出土的角锥
可乐套头葬墓
黔西观音洞石制品
商周遗址有毕节青场遗址、毕节瓦窖遗址,沿河商周遗址等。汉代遗址有赫章可乐、黔西甘棠、安顺宁谷、务川大坪、道真团堡等汉墓。
对贵州来说,本土文化代表之一的夜郎文化挖掘,和“夜郎古国”的考古工作尤其重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战国晚期夜郎国出现,虽然夜郎的中心区域和势力范围目前仍有多家说法。但在毕节的可乐、赫章等遗址发现了一批比较特殊的套头葬式,并出土了不少花纹型制、独具地域特色的古夜郎时期的文物,如:铜柄铁剑、长条形铜锄、鼓形铜釜等。可乐遗址在辅处乡乌江源北部,两地相距仅7.5千米左右,可见夜郎文化与乌江之源必然有着极深的渊源。
六朝时期文化遗存有安顺八番壁画墓、平坝尹关六朝墓;两晋至隋唐时期有贵安新区大松山墓葬群,平坝马场镇熊家坡、平坝棺材洞(唐至民国)。宋代遗存有遵义杨粲墓、杨玠墓、正安官田墓等。元代遗存不多,能够确认为元代墓葬的有在遵义播州发掘的杨氏土司19世杨忠彥、20世杨元鼎、23世杨炯几座。此段时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马头寨古建筑群、织金古建筑群。明清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许多至今仍保存得很好。
明加强完善土司制度,实行“卫所屯田”政策。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纳入明朝省级行政建置。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将同年先归附的思南道宣尉司保留原职,后献地归附的思州宣抚司升为思州镇西等处宣慰司。洪武年间对今贵州境内的土司势力进行改革,洪武五年(1372年)合水西、水东为贵州宣尉司,播州、思州、思南宣慰司承袭原职。此四大土司分别统治着乌江源头、及上、中、下游全段还有重庆一部。关于贵州土司考古,遵义地区的播州杨氏土司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余思州、思南、水西、水东、乌撒等土司考古工作正有序推进。
明清有古寨、古营盘、古驿道、古纤道、古墓葬、古桥、古塔、古码头、古碑刻等大量文化遗存。并出现了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等重要文化。此外,通过考古调查,乌江流域发现开阳大花水岩画、梯子岩岩画、龙里巫山岩画等多处不同时期的岩画。
截至2023年12月,乌江流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占全省总量的40.7%;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5处,占全省41.7%。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乌江流域史前与各历史时期的发现必定有重大突破。
“文明”与“文化”最早同时出现于《易经·贲彖》。历史学中的文明概念,大多数地区的词源解释较为一致,即有开化、教养、礼貌、道德的个人或群体。群体化、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即是文明社会。考古学文化是指存在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分布于同一区域、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类遗存。文化决定文明程度,文明影响文化走向。
我们用“考古”这把神奇的钥匙解锁乌江流域文明密码,开启纯厚、神秘而古美今尚、绚丽多彩的乌江文化。
欢迎扫码浏览《乡村地理》探秘乌江电子刊
来源 |《乡村地理》杂志
文/翁泽坤
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编辑 徐婕妤
二审 谢予谦
三审 赵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