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向“绿”而行 “黔景”无限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8 16:30:00 来源:杭州网

央广网贵阳7月7日消息(记者 栾小琳 任振国)如果要赋予贵州一种色彩,绿色无疑是最好的答案。这里绿带环绕,森林围城;这里山城交融,城在林中;这里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这里的人们以青山为邻,以绿水为伴,共享生态和发展两大红利。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向“绿”而行 “黔景”无限好

贵阳市南明河甲秀楼段,水清岸绿风景如画(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贵州,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坚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乌江流域铁腕治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绿变富的精彩蝶变。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向“绿”而行 “黔景”无限好

在贵阳市花溪区,孩子们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玩耍(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

今天的贵州,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绿”为谋

下好生态修复“一盘棋”

山地和丘陵占贵州国土面积的90%以上。据统计,贵州全省共有125.8万个山头,从它们看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称号名副其实。

被称为“地球独生子”的黔金丝猴,仅栖息在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中。仲夏时节,猴儿们在茂密高大的乔木林中自由穿梭,觅食嬉戏。

今年以来,地处梵净山西麓的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紫薇镇核桃塆,陆续完成了最后一批生态廊道树木的种植。植绿添新绿,将进一步拓展黔金丝猴生存活动的家园。建设这条生态廊道,也是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梵净山所处的印江、松桃和江口三县目前均启动了生态廊道建设,“黔金丝猴生活区域内遍布高大乔木,而我们所在的区域植被比较单一,严重遏制着黔金丝猴的活动空间。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种植供它们栖息和捕食的武当玉兰、风杨、四照花等植被,将从根本上优化林分结构,更好地保护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武陵山生态保护修复印江县技术负责人余金华说。

当下,贵州正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武陵山模式,武陵山区涉及的各生态修复子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后,区域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63%,土壤流失量年均可减少30万吨;废弃矿山修复率达100%;中度以上石漠化治理率达15.49%;耕地质量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贵州对全省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一盘棋”综合规划,计划2021年至2035年,分步骤有序实施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黔中城镇生态修复和国土整治重点工程等“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围绕修复高原生态屏障、保障流域生态廊道、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四大任务,构建全省生态修复新格局。

经济见“绿”

低碳发展持续获益

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次亮相,并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

“每公里出行成本不到3毛钱,实在太节能了!”去年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在贵阳上市,市民王先生在现场看后,当即决定购买一辆,“开这辆车,每年可以省下几千元油费不说,还能节能减排,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漂亮!”

作为清洁能源汽车,该车型实现了40%节能率,百公里醇耗低至9.2L(相当于汽油车百公里油耗3L),每行驶1万公里可减碳约0.8吨,相当于为地球增添40平方米森林。

近年来,贵州一直走在绿色能源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全国最早一批甲醇汽车试点地区。省会城市贵阳更是建立起完善的甲醇生产、甲醇燃料调配、甲醇燃料基础设施、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生产制造、市场应用推广的甲醇生态产业链,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贵阳模式”。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甲醇汽车17000辆,全省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超过60座,年消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约15万吨。贵阳甲醇出租车投运量居全球第一,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加注站数量全国第一,成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市场化推广最成功、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城市。

吉利新能源只是贵州探索绿色能源变革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奇瑞万达和玖行能源等企业的相继落户,贵州正沿着自己修建的 “碳”索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蝶变跃升。

为“绿”加持

创新立法“有保障”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境内的第一大河,因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被当地一些群众称为“污江”。

乌江清,贵州兴!近年来,贵州打出系列治污组合拳,先后在赤水河、乌江流域实施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在全省七大流域实施了河长制。

乌江治理是贵州铁腕治污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从2014年起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了“硬杠杠”。其中包括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和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

今年3月1日,《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从明确规定各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乌江保护中的职责,到明确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依法加强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应急处置……每条都力求真管用、可执行,切实为推进乌江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贵州牢牢抓住责任追究,为领导干部戴上环保“紧箍咒”,给生态执法“镶牙”,将“生态问责”融入绿水青山之中。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今之贵州,山河成片,“黔景”无限好,以“生态文明”建设看贵州“高颜值”,既有与生俱来的“天然绿”,更有久久为功的“保护色”,新征程上,多彩贵州向“绿”而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20: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行贵州遵义分行:绿色金融助推遵义旅游产业发展
...服务和新业态领域进行金融赋能,致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行贵州遵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为“桐梓县1.58万亩国有方竹林提升改造、方竹笋加工及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提
2024-06-16 00:49:00
...何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发展、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在贵州落地见效?近日,围绕“抓住长江经济带机遇 推进乌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要议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专访
2024-11-05 06:21:00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拓展产业向上态势的关键词。全省各地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乌江公司抓住发展机遇,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不断将资源势能转化为经
2024-01-24 06:17:00
当代关注·建设美丽贵州 | 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能,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上,还广泛体现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2016年,贵州被确立为全国首批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2022年,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
2024-11-12 12:43:00
...市出台《关于支持西部五县加快构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该市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西部五县“抱团”发展,加快构建乌江生态经济融
2023-09-19 05:44:00
...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优良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2023-06-28 05:48:00
最高检发布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
...质效和影响力,提高办案规范化水平,推进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这批典型案例包括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0件,涵盖了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
2023-07-09 19:38:00
思南:书写乌江两岸新画卷  筑梦港航发展新篇章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书写思南乌江岸线美丽新画卷。碧波荡漾 岸绿景美每周,思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赵相前都会与同事到辖区的重点
2024-02-12 09:19:00
党建联建绘发展 千里乌江换新颜
...目建设与地方关系等,真正做到以党建引领推动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邵家桥港区仅是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水水联运”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隅。近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联建单位通力合作
2024-08-25 02: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