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孩子有这些“搞怪”动作可能是抽动症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11-08 03: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我国患儿近1000万人,5至10岁最多见……

孩子有这些“搞怪”动作可能是抽动症

孩子有这些“搞怪”动作可能是抽动症

本报记者 卢智子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出现反复的、无目的的眨眼、皱眉、咧嘴、晃头等各种“鬼脸”,甚至还会发出一些“怪声”。医生提醒,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要引起警惕,可能是患上一种疾病,在医学上叫做抽动症或抽动障碍。

■ 全国患儿近1000万人,5至10岁最多见

小明是一名6岁男孩,平时安静有礼貌。前阵子,他突然出现频繁眨眼睛、清嗓子的情况,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医,经过治疗症状好转,但近一周老师反映小明经常上课时突然站起来,影响课堂纪律。家长询问原因,小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控制不住自己。

经老师介绍,家长带小明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丨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市妇女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心理门诊就医,经医生诊断,小明眨眼睛、清嗓子、不自觉站起来的行为是抽动障碍的表现。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发病年龄为2至21岁,以5至10岁最多见,10至12岁最严重,男性多于女性。”市妇女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主任医师于得澧提醒,抽动障碍在全球普遍存在,在我国儿童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粗略估算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者人数近1000万。

“简单来说,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在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等情况下症状可加重,而在放松状态、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等情况下症状可缓解。此外,患儿在入睡后症状可完全消失。” 于得澧介绍,抽动一般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往往在发声性抽动开始前几年出现,始于4至6岁,表现为眨眼、皱眉、面部扭曲、噘嘴、咬唇、张口、歪嘴、摇头、耸肩、扭颈、甩手、举臂、步态异常、踢腿、收腹、跳跃、身体旋转、抓挠动作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样抽动可能演变成更为精细的运动(如有目的的运动、诱惑性或猥亵性手势等)。

发声性抽动:实质上是累及发声肌群(如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及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及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表现为干咳声、清嗓声、吸鼻声、吐痰声、呼噜音、犬吠声、尖叫声、打嗝声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和无音节的喊叫等。

■ 家庭因素对发病和治疗有影响

于得澧提醒,抽动障碍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家长要引起重视。一是频繁的抽动和发声会影响患儿注意力,无法专心于学习,进而导致成绩下降;二是患儿异于常人的动作会引起周围同龄人嘲笑、奚落,并被孤立,使患儿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影响患儿心理健康;三是频繁的抽动,会引起躯体疲倦不适,给患儿身体带来危害,如频繁眨眼、耸肩会导致局部肌肉僵硬不适。

“抽动障碍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影像、心理测验及实验室检查,目的在于评估共患病及排除其他疾病。”于得澧介绍,目前抽动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神经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比如,过敏性体质或免疫功能紊乱的儿童容易患抽动障碍,而且易加重病症的发作;家庭和环境因素对发病起着明显的“扳机”作用,早期母子关系不和谐、父母期望值过高、超负荷早教、学业课业压力大、儿童人际交往不良或丧失友谊等会诱发抽动症状;有些抽动障碍孩子对某些环境刺激特别敏感,如感冒、嗓子发炎、过敏性鼻炎、染红眼病、眼睛干涩、疲劳、惊吓、过度兴奋、肠胃不舒服、着凉、冷热交替过激等,甚至睡觉脖子落枕、吃辛辣食物等,都可能诱发抽动发作或加重症状;长期过频地观看视频,或依赖电子游戏也会诱发和加重抽动障碍。

“对于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或抽动初发阶段,若未影响到孩子日常生活及学习,不建议马上用药,以心理疏导为主,并调整和改善儿童生活起居;对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障碍儿童,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药物治疗。”于得澧建议,家长应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症状,了解诱因,在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时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帮助,配合医师治疗。同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在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给予理解、包容、接纳,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抽动发作次数,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成长环境。

值得提醒的是,抽动障碍患儿总体预后良好,经过系统的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儿病情可以得到完全缓解,不影响日后正常生活。而这关键之处就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包”解决腺样体肥大、抽动障碍!非遗辨证打破儿童治疗局限
...腺样体肥大、消化不良长期饱受夜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消化不良等困扰,辗转多家医院对症治疗均未根治,近日,一家人抱着希望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中心(
2025-04-25 15:35:00
金博智慧: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 ADHD 儿童的效果
...缺陷多动障碍。他在课堂上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小动作特别多,经常打扰周围的同学,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这让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着急。后来,小明开始接受脑
2025-01-03 11:34:00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况,五一假期之后将会返校上课。随后,关于“多动症”孩子能否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话题,引发讨论。小明是否真患有“多动症”?事情发酵后,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部分特殊教育领域、儿
2024-04-22 16:49:00
这一天,是送给特殊儿童们的专属日
...长与医护人员的鼓励声中,平日里难以主动与他人交流的孩子纷纷“勇敢”上前,与工作人员进行着友爱互动。生日会上,孩子们欢快地进行了《萝卜蹲》趣味游戏,患儿琪琪(化名)主动为大家带
2023-04-29 14:08:00
...再次手术治疗。几年来,这支未闭的动脉导管一直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整个家庭的“心病”。直到今年小明首次到市一医院复查,并决定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经术前精心准备,儿科一病区副
2022-12-27 08:13:00
...早治疗开学后,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回家做作业也是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反正就是不能安静地坐下来。有的孩子则是在座位上安静地“神游”,一问三
2023-09-13 07:59:00
“挤眉弄眼”可能也是病,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为表现进行诊断。表现出的症状常常是一些反复性的奇怪动作,孩子不是自己刻意为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肢体扭动、吸鼻、清嗓、
2023-08-07 15:56:00
频繁眨眼、吸鼻子、清嗓子?留心儿童“抽动症”
...患者似的清嗓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儿的频繁小动作,放到孩子身上,背后则隐藏着“大问题”!芽芽(化名),四岁半的小朋友,一年多以前,出现了反复眨眼等症状,家长一开始以为是
2023-09-27 16:40:00
钱素云:为了危重患儿,永不停步
...难的患儿,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带来生机。“她肯定是喜欢孩子才选择这一行。”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珺记得,钱素云讲过自己当儿科医生的初衷是想把孩子救活,因为每个孩子背后都是
2023-03-09 07:05: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中国援桑医疗队护佑母婴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约翰内斯堡5月25日电 (记者邹松)在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当地一名产后不足一个月的年轻女性成功接受了高难度巨大肝肿瘤切除手术
2025-05-26 09:5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里约热内卢4月20日电 (记者宋亦然)乔治敦消息:日前,第二十期中国援圭亚那医疗队紧急响应乔治敦公立医院求助
2025-04-21 11:20:00
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自掏腰包建场馆,12年免费教孩子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本报记者  史自强白鹤江(中)在指导小学员摔跤技巧
2025-04-14 06:39:00
孕妇腰疼背疼疑似胰腺炎,竟是罕见糖原累积症!安医大二附院多学科救治母子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来自安徽池州的王女士(化名)携四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诊,对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2025-04-15 16:35:00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症状似感冒 可反复发烧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本报记者 王美华4月7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八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七步洗手法”
2025-04-11 04:3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07 06: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消除认知误区 早发现早干预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游 仪  姜泓冰  王  者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深圳孤独症男孩“走红”网络——音乐伴成长 关爱助康复本报记者  程远州近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2025-04-02 05: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云娜当新生儿用手紧握你的手指,或是张嘴觅食,或是蹬腿挥臂、手舞足蹈时,你可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小动作”
2025-04-02 05:54:00
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本报记者  丁雅诵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
2025-03-26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
2025-03-24 16:35:00
喜得贝贝:格鲁吉亚抱娃,何时启动最佳?一文给你详细讲解
在海外辅助生殖的选择中,格鲁吉亚以其合法的政策、相对亲民的价格和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吸引着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人。对于计划前往格鲁吉亚抱娃的准父母们来说
2025-03-18 22:42:00
1.3公斤!贵州胎龄29周“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成功实施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3月16日,笔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该院派驻专家陈会文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近日为贵州胎龄29周
2025-03-17 17:52:00
河北海兴:萌娃巧手送“她”祝福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孩子们和家长做游戏。彭品红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海兴县各幼儿园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手工创意活动
2025-03-07 23: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润楠【关键词】孕产期抑郁症筛查【事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
2025-02-28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