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晨曦中的六盘水(黄瑶 摄)
晨曦微露,城市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柔和的光线穿透薄雾,洒落在错落的楼宇间,为城市勾勒出温暖的轮廓。街边的早点摊升腾起袅袅热气,油条在油锅里翻滚,豆浆散发着醇厚的香气。这里是六盘水,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我”与城市的故事。
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产业、企业和人才,城市工作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时隔10年再次召开,正值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转折点,具有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城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也再次为六盘水的城市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为了不断优化城市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六盘水市坚持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说教”走向“共情”,从“对立”走向“共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强。现在,就跟随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出发,去城市中行走、感受吧!
“我”与晨光同行
清晨六时许,天刚蒙蒙亮,六盘水也在一声声清脆的扫帚声中逐渐醒来。一个个绿色的身影挥动手臂,一辆辆清扫车缓缓前行——这是一天中城市最初的声音,也是一群环卫工人默默工作的开始。
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环卫管理展现了城市有序运行和良好的治理能力,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为市民们提供了健康的生活空间,是确保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环卫工人清扫街道(张敏 摄)
今年7月,贵州钟玉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正式进驻六盘水,1800余名环卫工人肩负起这座城市“美容师”的职责。公司实行严格的排班制度,早班从六点至两点,下午则从两点持续至十点,按片区进行清扫工作。
以钟山区为例,公司将荷城、荷泉、凤凰、杨柳、红岩、月照、德坞、双戛、黄土坡九个街道整合为四大环卫片区,实行网格化保洁管理。每位环卫工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路段”,片区经理常态化开展巡查抽检,确保保洁质量落到实处,全面实现“分工到人、责任到位”。
而机械化与人工协同作业,是提升清洁效率的关键。垃圾清运车负责收集转运,冲洗车反复清洁路面、栏杆,而环卫工人则细致清理机械难以触及的每一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投入了十几台清运车、8台小型养护车,甚至在人民广场启用2台无人扫地机。设备先进了,活更细了,但很多地方仍然离不开环卫工人勤劳的双手。
“机械再好,也要人来操作和维护,”二片区人工经理汤治平说道,“每位工人上岗前都必须接受新设备操作培训和作业标准学习。我们每周组织安全培训,每天开工前也一定召开安全晨会,这一切都是为了高效、安全地把工作做好。”
7月1日,公司还启动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开荒行动”,集中力量对卫生死角展开攻坚。荷城、贵州饭店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成为清洁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地段游客多、形象关键,我们必须做到二十四小时无缝保洁,”汤治平一边检查卫生情况一边告诉记者,“夜间我们经常加班冲洗,就是为了不影响白天大家的出行体验。”
记者跟随他们走完这个清晨,天已大亮。街道洁净如新,车流渐密,仿佛一切本该如此。但在这份“整洁”的背后,是他们在晨光未启时便开始的一日劳作。他们清扫的是街道,守护的却是一座城的体面。这座城的每一天,正是由许多这样的“他们”和“我们”共同书写。
“我”与高效同行
“六盘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到了,请乘客后门下车。”
上午十点,阳光正好。公交车门开启,钟山区麒麟社区工作者王娇步履轻快地走向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她今天要为辖区内一位行动不便的居民代办退休业务。
“你好,我来帮助社区一位老人办理退休手续。”没有厚厚的表格,无需多个窗口反复奔波。清晰便捷的流程、专业高效的操作——材料审核、系统录入、现场出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过短短几分钟。
曾几何时,提到政府办事窗口,不少人总会联想到“排长队、手续繁、来回跑”的场景。而如今,走进六盘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窗口井然有序,工作人员耐心专业,许多业务高效即办即走。
王娇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张敏 摄)
这一转变,源于六盘水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窗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模式的扎实成效。针对高峰时段排队情况,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了“潮汐窗口”机制——遇到人流高峰,立即增开窗口,分流办理;排队期间也有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办事内容,提前审核材料、协助填表,省时提效。
“现在流程简化太多了”,王娇一边整理刚办好的回执单一边说,“很多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提交办理,最快几分钟就能办结。我帮大家代交代取,省去了他们来回跑的麻烦。”
六盘水高效的政务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办事群众的点赞,也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距离,增强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形成了良好的政民互动关系。然而,政务服务没有终点。
为此,在做优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六盘水市还创新构建“政务服务+企业之家+N”联合服务模式,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在银行、乡镇、社区、园区、商圈等关键点位精准设立“企业之家”延伸点,通过精准化的服务举措,实现企业需求与政务资源的高效对接,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从“多头办理”到“一窗通办”,再到“企业之家”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六盘水市政务服务中心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诚意。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气象,悄然塑造着“我”与这座城更加便捷、更富温情的日常。
“我”与温暖同行
上午十一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完事的王娇,并未停歇。她匆匆返回麒麟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午两点,她换上社区工作服,佩戴好工作证,拿起记录本,开始新一轮入户走访。
她的身影穿梭于一栋栋居民楼之间。轻轻敲门、细致询问、认真登记,耐心回应居民的每一个问题。每上一级台阶,见到墙上的小广告她就顺手清理;每走过一段路,看见地上的垃圾她便随手拾起。这些细微之举,早已融入她和同事们的日常。“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是社区服务的温度所在。”王娇微笑着说。
“社区这些孩子们心细、态度好,常问我们需要什么,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麒麟景苑网格居民郭国平满意地表示。
麒麟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张敏 摄)
这样的赞誉,并非偶然。麒麟社区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暖人心、以实事聚民心。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光碧介绍,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的麒麟社区情况较为复杂。社区总户数3189户,人口超万人,依7条主干道划分为13个网格,涵盖城中村、搬迁街、各类小区院落等多种类型。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面貌和运行状态。
面对多元结构,身处一线的麒麟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实现高效服务?答案是一个接一个的亮点工作,一步步将社区打造成居民信赖的“暖心家园”。
时间见证善举,公益汇聚资源。2023年年底社区创新推出“爱心企业捐赠+可回收物回收”双轨筹资机制,动员辖区内房东、居民和党员捐赠纸壳、塑料瓶等可回收物,由社区统一收集变卖,所得资金全部纳入爱心基金专项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筹集10472元,保障爱心活动连续开展7个月,惠及高龄老人13人次、困境儿童6人次。
暖心服务远不止于此。自2024年9月份开始,社区每月坚持为80岁以上老人和困境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定制“鲜花+蛋糕+长寿面”暖心礼包,并组织留守儿童观影等特色活动。同步开展的还有老年体检政策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知识普及以及课后作业辅导等延伸服务,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覆盖60余户家庭。
“我今年82了,本来怕麻烦他们不想去,结果社区的孩子们特意来劝,去了才发现那么热闹,心里特别暖。”公路段网格居民佘业琼感动地说。
此外,社区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可回收物分类投放,推动楼道乱堆乱放整治率达到90%,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40%。爱心超市回收机制获居民广泛支持,形成“公益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这一系列扎实工作,也让社区成功获得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儿童之家”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驻点帮扶。
停车难是不少老旧小区的“通病”,麒麟社区也并未回避。从2018年开始谋划,到2024年2月份正式成立“停车治理专项工作组”,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深入群众宣传,确保项目知晓率100%。同时联合民警、交通部门召开党建联席会,现场协调争议点位,推动道闸监控与停车线规划同步落地。2025年7月21日正式落杆试行,历经一年多的努力,搬迁一街共划定136个车位,街面秩序焕然一新。
“麒麟社区真的很好,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公路段网格居民向兴萍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从入户走访到停车治理,从环境整治到民生服务,麒麟社区用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民生实事,细腻编织起“我”与这座城的连接,也书写出“小社区、大幸福”的生动故事。
“我”与安心同行
如果安全看不见,我们该如何感知它的存在?
答案,藏在市场监督执法人员每一次抬手翻阅台账的专注中,藏在他们穿梭于城市角落的脚步里。他们的工作确保了城市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打击了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了城市的商业信誉和吸引力。
下午三点,六盘水市钟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两位执法人员整理制服、佩戴证件,步履从容地走出单位,开始下午的巡查任务。
第一站,是位于印象城的某餐厅。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后,首先核验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随后走入后厨,对食材储存、冷链管理等关键环节逐一检查。“这样的检查其实是帮我们‘找问题’”,餐厅负责人表示,“很多细节平时容易忽略,查出问题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整改。”
钟山区市场监管局凤凰分局工作人员在餐厅中检查食品保质期(张敏 摄)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始终秉持“指导在前、服务在前、提醒在前”的原则,不仅精准指出隐患,还现场提供清晰的整改建议,真正做到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从源头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紧接着,执法人员来到一家烟酒专卖店。他们仔细核对进货台账、明码标价等情况,并结合近期市场监管政策,向经营者耐心讲解规范经营的重要性。细致的沟通,不仅是一次检查,更成为一场实用的“现场教学”。
随后,执法人员抵达此前因营业执照使用范围问题被群众举报的一家小吃店。他们认真核验证照登记项目与实际经营是否一致,并对负责人进行细致指导。
“之前确实不太了解执照是有范围限制的,一不小心就违规了”,负责人胡丽娟说,“这次他们讲得很清楚,希望以后能多给我们一些指导,让我们经营得更规范、更安心。”
日复一日,这样的足迹遍布六盘水的大街小巷。市场监督,不只是一项职责,更是一份默默的守护。他们用专业与耐心,串联起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也让这座城市的每一天,在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坚持中,变得更可靠、更温暖、更值得信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实习生 李文菊 刘娅香
视频 张敏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