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7 17: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6月7日,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fatigue-resistant ferroelectrics using interlayer sliding switching”(利用层间滑移翻转机制开发抗疲劳铁电材料)的研究文章,对外宣布联合创制出无疲劳铁电材料,有望实现存储器无限次数擦写。

该文章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相关团队发表。

据介绍,该研究基于二维滑移铁电机制,创制了一种无疲劳的铁电材料,为解决铁电材料的疲劳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极化翻转过程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供图

铁电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材料,因其晶体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产生电偶极矩,从而具有自发电极化的性质,并能够被外场所调控,小到打火机、麦克风、耳机、存储器等,大到驱动器、能量转换器、滤波器、制动器、减震器等都离不开铁电材料,它也是航空动力诊断设备、火星岩石钻孔器等尖端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传统铁电材料会产生疲劳,即随着极化翻转次数的增加,铁电材料极化会减小而导致其性能衰减,最终引发器件失效故障。”据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副研究员何日介绍,在全球范围内,铁电材料的疲劳失效是各种电子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副研究员何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供图

尤其是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利用铁电材料制作的各类器件常常被用于在高温、高压、高频、高强磁场等复杂环境下执行存储、传感、驱动、能量转换等关键任务,铁电材料会受到外场的反复加载。

因此,对铁电材料的抗疲劳特性进行优化和设计,是保障器件可靠性的基础。

据了解,传统铁电材料产生疲劳的原因与其原子结构息息相关,在传统铁电材料的内部,有无数个晶格单元,每个晶格单元内都聚集了带电离子,同时也存在很多缺陷,这些带电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移动,进而产生极化翻转。

在电场下,铁电材料中的每个晶格单元的极化翻转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如同海浪一般从材料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传播过程中,材料中缺陷会移动并聚集,久而久之就会聚集成缺陷团簇,阻止极化翻转的传播过程,进而使得材料产生极化疲劳,器件发生不可逆的损坏。就像海浪卷起海水中的小石子,小石子会聚集成大礁石,阻止海浪的移动。

针对这一问题,何日与团队研究员钟志诚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滑移铁电具有抗疲劳特性,并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相关团队基于滑移铁电机制,制备出了无疲劳的二维层状滑移铁电材料。

“我们进一步通过AI辅助的原子模拟,阐明了该机制实现无铁电疲劳的原因。”据何日介绍,滑移铁电机制与传统铁电材料的离子移动机制不同,滑移铁电机制主要适用于二维层状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层与层之间会产生滑移,同时层间发生电荷转移,进而产生极化翻转。

该研究团队发现,由于无需克服离子间的共价键,所以极化翻转所需外加电场较小,不足以让缺陷移动,而且由于二维层状的结构,使得缺陷难以跨越层间移动,所以缺陷更加不会聚集,也不会产生铁电疲劳。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基于双层二硫化钼滑移铁电材料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供图

以双层二硫化钼二维材料为代表,该研究团队通过化学气相输送(CVT)法制备了双层二硫化钼铁电器件。

研究发现,在400万次循环电场翻转极化以后,电学曲线测量表明,铁电极化并没有发生任何衰减,抗疲劳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离子型铁电材料。

这意味着,以存储器为例,使用传统离子型铁电材料(例如锆钛酸铅PZT)的存储器一般可读写几万次,而使用新型二维层状滑移铁电材料的存储器则无读写次数限制。

何日说:“因此对于深海探测或航空航天重大装备领域而言,无疲劳的新型二维层状滑移铁电材料可极大提升设备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

据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为共同第一完成单位和共同通讯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记者 高志民《&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3年08月10日 &
2023-08-10 01:33:00
...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中国科研人员依据新颖的二维滑移铁电机制,提出一种性能优异的抗疲劳铁电体系,为解决类脑智能芯片的理想材料——铁电材料领域长期存在的疲劳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途径
2024-06-07 17:19:00
中国科学家研发弹性铁电材料:未来或可让手机柔软贴身
...5%且无回弹能力,所以铁电性和弹性很难兼顾,这让众多科研机构望而却步。胡本林表示,本项成果中,基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创新性提出“弹性铁电”的概念,
2023-08-04 15:07:00
...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文。该项研究基于二维滑移铁电机制,为解决铁电材料疲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研究依靠了AI辅助原子模拟计算了预测结果,并论证了相关机制。
2024-06-21 05:35:00
...新平台。4年来,研究院不断探索“科技领军企业出题、科研机构参与答题、金融机构全程服务、人才机构全力支撑”的合作共赢新模式,推动建立“链主”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
2023-09-19 06:59:00
一门材料学科的70年“锻造史”
...。“那时,科研的种子已在我心中埋下。”如今的她已在铁电材料与器件研发方面取得诸多成果,是德国“资深洪堡学者”和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传承就是创
2023-02-14 06:05:00
养元六个核桃呼吁:关注脑健康不止“中国脑健康日”
...康重要的方式之一。多年来,六个核桃不断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展开全面合作,不断完善产学研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课题攻关。目前,六个核桃已拥有行业领先的六大研发中心和一个国家级实验
2023-09-18 16:17:00
...高晓静 本报记者 江 耘常见于存储器、压电元件等领域的铁电材料,如果获得橡皮筋一样的弹性,有望让传感器造型多变、手机更易弯曲折叠。8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中国科学
2023-08-07 09:09:00
未来科技如何演变?科研工作者和科技从业者这样提案
...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也需要积极挖掘多元融资形式,吸引不同形式的资本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超选择眼
2024-03-13 10:2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