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铁电材料首次制成“橡皮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07 09: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洪恒飞 高晓静 本报记者 江 耘

常见于存储器、压电元件等领域的铁电材料,如果获得橡皮筋一样的弹性,有望让传感器造型多变、手机更易弯曲折叠。

8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的科研成果——在全球率先研发出兼具弹性回复与铁电性的新型高分子铁电材料,有效解决传统铁电材料难以在大形变下保持稳定性能的难题,填补弹性铁电材料领域的空白。

铁电材料受到拉伸容易失灵

“铁电材料是一种神奇的绝缘性功能材料,表面自带电荷,没有外加电场时,这些电荷处于无序状态。”该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胡本林研究员介绍,一旦有电场作用在铁电材料上,这些电荷就会重新排列,而且排列的方式会随着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此外,铁电材料还有记忆能力,即便电场不再作用,排列后的电荷也会保持原来的状态而不发生改变。这就使得铁电材料具备高介电常数、压电性、热电性、电制冷性等特性,可以用在计算机存储器、高精度电机、超敏感传感器和声呐设备等电子产品中,也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近年来,有关柔性可穿戴器件的研究热度不减,这类器件被认为在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和人体运动检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制造柔性可穿戴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铁电材料若能实现弹性化,对这一产业发展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研究制备弹性化铁电材料却举步维艰。”胡本林解释说,传统的铁电材料主要为线性结构,排列规整的部分形成结晶区提供铁电性,而剩余的分子链相互缠绕在一起。由于线性的分子链间没有共价连接,一旦施加外力,这种相互缠绕就会解开,进而导致结晶区被破坏,影响其铁电性。

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联合培养硕士生高亮补充道,晶体本身几乎不具备弹性,拉伸率一般低于5%且没有回弹能力,因此铁电材料很难兼顾铁电性和弹性。

“微交联法”编织“渔网”获得弹性

甘蔗就不能两头甜?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对材料结构的精准设计和控制,制备出了在高频率大形变下仍然具有良好铁电响应的弹性材料,把它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铁电性,而且还能在外力撤除后迅速恢复原状,实现了铁电材料铁电性与弹性的平衡。

制备弹性铁电材料的方法被团队称之为“微交联法”——用微量的柔软链状聚合物,让铁电晶体周边非晶的缠绕部分交联起来,相互交织形成具有弹性的渔网状结构。类似于通过化学交联将晶体和缠绕部分置于“渔网”中,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能力的铁电“橡皮筋”。

胡本林介绍,团队尝试了几十种材料才找到合适的链状聚合物。这种渔网状结构松散地将铁电晶体连接在一起,在外力作用时,可以产生可逆的形变来吸收外力,避免外力对结晶部分的破坏,进而使材料在一定拉伸范围内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铁电性;在外力撤销时,这种弹性的渔网状结构能够回复至初始状态。

“此外,精确控制链状聚合物的用量,可以确保铁电晶体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交联网络中,使材料在交联后也能保持较好的铁电响应。”胡本林说,这种弹性铁电材料可以承受数千次的反复拉伸而铁电性依然保持稳定。它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避免永久变形,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拓展了使用范围。

《科学》期刊审稿人评价道,在铁电材料被发现后的百年历史中,和铁电陶瓷的不超过0.2%的拉伸应变到聚合物铁电材料小于2%的弹性回复相比,这是一个突破性工作,开辟了全新的“弹性铁电”学科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terlayer sliding switching”(利用层间滑移翻转机制开发抗疲劳铁电材料)的研究文章,对外宣布联合创制出无疲劳铁电材料
2024-06-07 17:03:00
可穿戴!我国科学家率先打造出有弹性的铁电材料
...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兼具弹性回复与铁电性的新型高分子铁电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铁电材料在可穿戴领域难以在大形变下保持稳定性能的难题,填补了弹性铁电材料领域的空白
2023-08-04 10:08:00
...料与器件团队日前在《科学》(Science)发表的文章提出铁电材料的本征弹性化方法,开创性地同时将弹性与铁电性赋予同一材料。该研究创制了一种兼具弹性与铁电性,且具有较好的耐机
2023-08-10 01:33:00
美国基础物理重大发明!革命性铁电晶体管,或将彻底改变世界!
铁电晶体材料:科学与梦想的交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铁电晶体材料。铁电晶体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热
2024-07-31 09:50:00
中国科学家研发弹性铁电材料:未来或可让手机柔软贴身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有了弹性铁电材料,我们的手机就离柔软贴身可任意弯折又近了一步,不仅随身携带会更加方便,甚至可以集成在衣物或者手套之上。”中国
2023-08-04 15:07:00
科学家成功调控反铁电材料的热导率,有望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祖煌教授和合作者,在反铁电材料锆酸铅中,通过结构相变的方法,成功实现了热导率的调控,借此获得 2.2 的大开关比,小于 150 纳秒的响应时间,以及 100
2024-01-25 10:14:00
...新,该团队在实验室里成功生成了具有良好弹性的聚合物铁电材料。这为未来开发柔软有弹性的电子产品提供了可能。“这个工作是本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科学》期刊审稿人评价道。神奇的铁电
2023-08-11 07:22:00
...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文。该项研究基于二维滑移铁电机制,为解决铁电材料疲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研究依靠了AI辅助原子模拟计算了预测结果,并论证了相关机制。
2024-06-21 05:35:00
新型铁电材料可变身机器人“肌肉”
...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铁电聚合物,能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应变,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器(致动器),在医疗设备、先进机器人和精密定位系统中大
2023-07-05 05: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