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舒平
这一期的话题有点沉重。随着我国城乡老龄化日趋严重,身边出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至亲的他们开始有了不可逆的病理性“遗忘”,当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开始变得暗淡无光,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更多人关注、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他们尊重、关爱与理解,也许只是一个开头,更艰难的是不分昼夜的陪伴与照顾……


被遗忘耗尽的生命
衰老是肉眼可见的。这有点像楼下的那棵白蜡树,春天,它是鲜绿色的,初生婴儿般叫人喜爱;夏天,它是深绿色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秋天来了,从树梢开始一天天变黄,叶子无精打采;到了冬天,它就彻底衰老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胡东的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呢?他想,大概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年吧。胡东老家在沂蒙山区,他是整个村子唯一的名牌大学生,父母深深以他为荣。胡东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济南一家金融机构,很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处在人生上升期的他,很自然地想到,要把还守着农村老家一亩三分地的父母接到城里安享晚年。当然,老人来了,顺便帮他们看看孩子,这也是周围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模式。
做了一辈子的农民,进城后的父母依然保持着农民的生活习惯。胡东父亲一刻也闲不住,坚决要去一家废品回收站收废品,起早贪黑,谁都劝不住。胡东和媳妇都嫌丢脸,父亲说,不偷不抢丢什么脸?只好随他。老爷子干了大半年,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冬天天黑得早,胡东父亲骑着三轮车拐弯,被一辆载重大货车撞飞,当场去世。得知消息的胡东如五雷轰顶,他恨不得拿头狠狠撞墙,可是所有的悔恨与痛苦都于事无补。
父亲走了,一向与父亲朝夕相伴的母亲,变得形单影只。胡东兄弟两个,各有各的忙。那年腊月底,胡东开车送母亲回老家祭祖,村里的大娘大婶纷纷来看望,七嘴八舌的,都说母亲怎么老了这么多。胡东惊觉,才六十岁出头的母亲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连笑容都像是苦的。胡东心里难过,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母亲。

第二年春天,母亲精神好转了一些。胡东刚松了口气,媳妇偷偷和他说,哎呀,妈怎么也去捡破烂了?胡东大惊失色,好说歹说,为了安全,母亲才同意就在小区里捡捡矿泉水瓶子,说有点儿活干才好,不然闷得慌。这一捡,就收不住手,她住的小屋里堆满了捡来的各种废旧物品,邻居们扔的旧沙发、缺胳膊少腿的旧椅子、旧衣服、旧鞋子,小屋里堆不下,又开始往厨房、阳台堆。胡东苦口婆心和母亲说不要再捡了,母亲头一天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照捡不误,问她不是说不捡了吗,母亲一脸愧疚,喃喃自语说:“老糊涂了,前面说后面就忘了!”
孩子上幼儿园后,胡东考虑过,要不要把老母亲送回老家去,也许回到老家和村里的老人们在一起,拉拉呱,不那么孤单,情况会好一点。可是,胡东又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孤苦无依住在老家,万一有个三病两痛的怎么办?考虑来考虑去,等他们意识到母亲偏执地捡垃圾并不正常,去医院一检查,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这之后,母亲的病情迅速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不得不将她送回了老家,出钱雇了老家的一对亲戚夫妇帮忙照顾。
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已经完全丧失记忆的母亲安静地走了。临走时,母亲苍老的眼睛空洞茫然地望着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是谁。母亲以遗忘来耗尽生命,而胡东一辈子也无法忘记母亲承受的折磨与痛苦。

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是谁?”每次回老家,曹京一都捏着一把汗问老父亲,就怕哪一天老父亲说“不认识”。大约是十年前,曹京一媳妇刚生了孩子,他又因公要去温哥华,不得不让父母来济南帮忙照顾孙女。出国一年,曹京一回来,一岁多的女儿不认识他,老父亲也木讷得好像不认识他,被老母亲嘲笑“老糊涂”了。
当然,父亲最后拍着脑袋恍然大悟,很高兴地欢迎他这个了不起的儿子回来,那次的失忆仿佛只有一瞬间,谁也没有往心底去,老人嘛,健忘,曹京一出国回来,连媳妇都说他变“洋气”了,那时的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并没有意识到父亲的衰老来得如此之快!
最严重的一次,父亲晚饭后去楼下散步,走着走着,就在小区模样都差不多的高楼间迷失了方向,他看着哪一栋楼都长得一个模样,就迷迷糊糊地继续找自己住的楼,竟然做梦一样,恍恍惚惚地走出了小区,这一下就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等发现父亲还没回家已经是晚上快十点了,又没带手机,一个老头大晚上的能去哪里呢?一家人火急火燎地找,差一点儿就要报警了,幸亏一个邻居下晚班回来,看见小区外边的马路牙子上坐着一个老人,看着有点像。终于找到人,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父亲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神情慌张,一脸不知所措。
曹京一心里也开始发慌,他赶紧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医生肯定地告诉他,这是很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曹京一查遍能查到的国内外前沿治疗方案,也无济于事,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的。那一刻,曹京一仿佛看到了父亲生命的光在一点点熄灭,也许最终只剩漆黑一片。

一向坚韧的母亲坚决将父亲带回了老家,她说,城里太大了,老头子找不到家,回农村老家,就不怕他找不到家了。曹京一的老家在泰安附近,离济南不算远,曹京一有空可以经常回去。老家有个大院子,母亲让父亲在院子里活动,每天晒太阳,种种菜,接接地气,街坊邻居们也经常来串门。曹京一有两个姐姐都在当地,几乎每周都会去看老父亲。大家都希望,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会像一匹马被拴住笼头,可惜事与愿违,父亲到底还是彻底糊涂了。
父亲不记得自己吃没吃饭,他会勃然大怒,大骂母亲没给他饭吃,母亲常常委屈得落泪,又只能像哄小孩一样,拿一点饼干哄他,“饭马上就好!”父亲也不记得人,儿媳女婿孙子辈一个也不认识了,连两个女儿也时常记混,唯一还记得的是曹京一,只是每次看见曹京一都要愣一愣,嘀嘀咕咕说:“你出国回来啦?”
如果遗忘注定是不可避免的,曹京一说,他只希望可以多陪陪老父亲,力所能及地帮母亲分担一点照看的重担。这么多年,如果没有母亲忍辱负重地照顾,他都不敢想象父亲会怎么样。父亲大发脾气时会对母亲破口大骂,有时候甚至会动手,但只要一眼看不到母亲,他又会惊慌失措,满眼惶恐,到处问:“老太婆哪去了?”母亲闻声赶紧小跑过来,两个七十多岁花白头发的老人互相搀扶着,看着这一幕,曹京一眼睛会不自觉地湿润,不知道是心酸还是欣慰。

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发生于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记忆衰退是这种疾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2022年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身边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项严重影响老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据悉,在阿尔茨海默病初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会伴有记忆力下降,很容易被误解为“人老了记性差”“老糊涂了”,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也会降低,甚至会出现回避社交、生活无法自理等问题,被阿尔茨海默病夺走的不仅有记忆,还有老人们的晚年幸福和尊严,更可怕的是,一整个家庭会由此跌入情感与精神的痛苦深渊,却无能为力。
近些年,反映阿尔茨海默病的影视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剧《都挺好》里的父亲苏大强身体健康时,作天作地,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偷偷攒钱为女儿买补习资料的镜头,瞬间戳中观众的泪点;去年上映的电影《妈妈》讲述一位85岁的母亲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65岁女儿,母女俩的亲情与顽强更是让无数人落泪。而现实生活中的阿尔茨海默病人,要面对的生活难题,比荧幕上展现的要残酷得多。
演员黄渤的父亲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之一。在参加公益系列节目《忘不了餐厅》中,黄渤落泪感慨说,原本以为年迈的父亲只是记忆力衰退,直到有一天父亲完全认不出他、说自己没有儿子、还称他为老战友,他才感到后悔莫及。

黄渤说,他录制公益节目的初衷,就是希望老年人能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用更加坦然的心态来面对阿尔茨海默病,也能坦然面对自己,帮助延缓病情。黄渤说,这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事情,它本身会有很多共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或者认知障碍群体已经达到惊人的数字,我们若活得久的话,到了90岁,你我两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这是多大的一个比例。
通过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呼吁,让更多的人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及早预防与干预,少走弯路,给予阿尔茨海默病人更多的理解、关爱与陪伴,全社会一起携手,解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治疗成本高的“三高问题”,给阿尔茨海默病人一道生命的曙光,这也许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奥斯卡获奖影片《依然爱丽丝》主角爱丽丝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原著小说作者莉萨·吉诺瓦深情地说:“每一天,我都多失去你一点。把每一次交流和拥抱都当作最后的机会,在你彻底遗忘我之前。”这句话,也适用于每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人与他们的亲人。如果遗忘无可避免,如果黑暗无可避免,就让所有深爱他们的人,做他们最后的光,不离不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