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5 15:22: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舒平

这一期的话题有点沉重。随着我国城乡老龄化日趋严重,身边出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至亲的他们开始有了不可逆的病理性“遗忘”,当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开始变得暗淡无光,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更多人关注、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他们尊重、关爱与理解,也许只是一个开头,更艰难的是不分昼夜的陪伴与照顾……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被遗忘耗尽的生命

衰老是肉眼可见的。这有点像楼下的那棵白蜡树,春天,它是鲜绿色的,初生婴儿般叫人喜爱;夏天,它是深绿色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秋天来了,从树梢开始一天天变黄,叶子无精打采;到了冬天,它就彻底衰老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胡东的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呢?他想,大概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年吧。胡东老家在沂蒙山区,他是整个村子唯一的名牌大学生,父母深深以他为荣。胡东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济南一家金融机构,很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处在人生上升期的他,很自然地想到,要把还守着农村老家一亩三分地的父母接到城里安享晚年。当然,老人来了,顺便帮他们看看孩子,这也是周围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模式。

做了一辈子的农民,进城后的父母依然保持着农民的生活习惯。胡东父亲一刻也闲不住,坚决要去一家废品回收站收废品,起早贪黑,谁都劝不住。胡东和媳妇都嫌丢脸,父亲说,不偷不抢丢什么脸?只好随他。老爷子干了大半年,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冬天天黑得早,胡东父亲骑着三轮车拐弯,被一辆载重大货车撞飞,当场去世。得知消息的胡东如五雷轰顶,他恨不得拿头狠狠撞墙,可是所有的悔恨与痛苦都于事无补。

父亲走了,一向与父亲朝夕相伴的母亲,变得形单影只。胡东兄弟两个,各有各的忙。那年腊月底,胡东开车送母亲回老家祭祖,村里的大娘大婶纷纷来看望,七嘴八舌的,都说母亲怎么老了这么多。胡东惊觉,才六十岁出头的母亲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连笑容都像是苦的。胡东心里难过,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母亲。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第二年春天,母亲精神好转了一些。胡东刚松了口气,媳妇偷偷和他说,哎呀,妈怎么也去捡破烂了?胡东大惊失色,好说歹说,为了安全,母亲才同意就在小区里捡捡矿泉水瓶子,说有点儿活干才好,不然闷得慌。这一捡,就收不住手,她住的小屋里堆满了捡来的各种废旧物品,邻居们扔的旧沙发、缺胳膊少腿的旧椅子、旧衣服、旧鞋子,小屋里堆不下,又开始往厨房、阳台堆。胡东苦口婆心和母亲说不要再捡了,母亲头一天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照捡不误,问她不是说不捡了吗,母亲一脸愧疚,喃喃自语说:“老糊涂了,前面说后面就忘了!”

孩子上幼儿园后,胡东考虑过,要不要把老母亲送回老家去,也许回到老家和村里的老人们在一起,拉拉呱,不那么孤单,情况会好一点。可是,胡东又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孤苦无依住在老家,万一有个三病两痛的怎么办?考虑来考虑去,等他们意识到母亲偏执地捡垃圾并不正常,去医院一检查,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这之后,母亲的病情迅速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不得不将她送回了老家,出钱雇了老家的一对亲戚夫妇帮忙照顾。

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已经完全丧失记忆的母亲安静地走了。临走时,母亲苍老的眼睛空洞茫然地望着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是谁。母亲以遗忘来耗尽生命,而胡东一辈子也无法忘记母亲承受的折磨与痛苦。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是谁?”每次回老家,曹京一都捏着一把汗问老父亲,就怕哪一天老父亲说“不认识”。大约是十年前,曹京一媳妇刚生了孩子,他又因公要去温哥华,不得不让父母来济南帮忙照顾孙女。出国一年,曹京一回来,一岁多的女儿不认识他,老父亲也木讷得好像不认识他,被老母亲嘲笑“老糊涂”了。

当然,父亲最后拍着脑袋恍然大悟,很高兴地欢迎他这个了不起的儿子回来,那次的失忆仿佛只有一瞬间,谁也没有往心底去,老人嘛,健忘,曹京一出国回来,连媳妇都说他变“洋气”了,那时的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并没有意识到父亲的衰老来得如此之快!

最严重的一次,父亲晚饭后去楼下散步,走着走着,就在小区模样都差不多的高楼间迷失了方向,他看着哪一栋楼都长得一个模样,就迷迷糊糊地继续找自己住的楼,竟然做梦一样,恍恍惚惚地走出了小区,这一下就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等发现父亲还没回家已经是晚上快十点了,又没带手机,一个老头大晚上的能去哪里呢?一家人火急火燎地找,差一点儿就要报警了,幸亏一个邻居下晚班回来,看见小区外边的马路牙子上坐着一个老人,看着有点像。终于找到人,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父亲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神情慌张,一脸不知所措。

曹京一心里也开始发慌,他赶紧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医生肯定地告诉他,这是很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曹京一查遍能查到的国内外前沿治疗方案,也无济于事,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的。那一刻,曹京一仿佛看到了父亲生命的光在一点点熄灭,也许最终只剩漆黑一片。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一向坚韧的母亲坚决将父亲带回了老家,她说,城里太大了,老头子找不到家,回农村老家,就不怕他找不到家了。曹京一的老家在泰安附近,离济南不算远,曹京一有空可以经常回去。老家有个大院子,母亲让父亲在院子里活动,每天晒太阳,种种菜,接接地气,街坊邻居们也经常来串门。曹京一有两个姐姐都在当地,几乎每周都会去看老父亲。大家都希望,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会像一匹马被拴住笼头,可惜事与愿违,父亲到底还是彻底糊涂了。

父亲不记得自己吃没吃饭,他会勃然大怒,大骂母亲没给他饭吃,母亲常常委屈得落泪,又只能像哄小孩一样,拿一点饼干哄他,“饭马上就好!”父亲也不记得人,儿媳女婿孙子辈一个也不认识了,连两个女儿也时常记混,唯一还记得的是曹京一,只是每次看见曹京一都要愣一愣,嘀嘀咕咕说:“你出国回来啦?”

如果遗忘注定是不可避免的,曹京一说,他只希望可以多陪陪老父亲,力所能及地帮母亲分担一点照看的重担。这么多年,如果没有母亲忍辱负重地照顾,他都不敢想象父亲会怎么样。父亲大发脾气时会对母亲破口大骂,有时候甚至会动手,但只要一眼看不到母亲,他又会惊慌失措,满眼惶恐,到处问:“老太婆哪去了?”母亲闻声赶紧小跑过来,两个七十多岁花白头发的老人互相搀扶着,看着这一幕,曹京一眼睛会不自觉地湿润,不知道是心酸还是欣慰。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发生于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记忆衰退是这种疾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2022年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身边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项严重影响老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据悉,在阿尔茨海默病初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会伴有记忆力下降,很容易被误解为“人老了记性差”“老糊涂了”,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也会降低,甚至会出现回避社交、生活无法自理等问题,被阿尔茨海默病夺走的不仅有记忆,还有老人们的晚年幸福和尊严,更可怕的是,一整个家庭会由此跌入情感与精神的痛苦深渊,却无能为力。

近些年,反映阿尔茨海默病的影视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剧《都挺好》里的父亲苏大强身体健康时,作天作地,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偷偷攒钱为女儿买补习资料的镜头,瞬间戳中观众的泪点;去年上映的电影《妈妈》讲述一位85岁的母亲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65岁女儿,母女俩的亲情与顽强更是让无数人落泪。而现实生活中的阿尔茨海默病人,要面对的生活难题,比荧幕上展现的要残酷得多。

演员黄渤的父亲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之一。在参加公益系列节目《忘不了餐厅》中,黄渤落泪感慨说,原本以为年迈的父亲只是记忆力衰退,直到有一天父亲完全认不出他、说自己没有儿子、还称他为老战友,他才感到后悔莫及。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黄渤说,他录制公益节目的初衷,就是希望老年人能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用更加坦然的心态来面对阿尔茨海默病,也能坦然面对自己,帮助延缓病情。黄渤说,这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事情,它本身会有很多共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或者认知障碍群体已经达到惊人的数字,我们若活得久的话,到了90岁,你我两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这是多大的一个比例。

通过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呼吁,让更多的人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及早预防与干预,少走弯路,给予阿尔茨海默病人更多的理解、关爱与陪伴,全社会一起携手,解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治疗成本高的“三高问题”,给阿尔茨海默病人一道生命的曙光,这也许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奥斯卡获奖影片《依然爱丽丝》主角爱丽丝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原著小说作者莉萨·吉诺瓦深情地说:“每一天,我都多失去你一点。把每一次交流和拥抱都当作最后的机会,在你彻底遗忘我之前。”这句话,也适用于每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人与他们的亲人。如果遗忘无可避免,如果黑暗无可避免,就让所有深爱他们的人,做他们最后的光,不离不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黄渤接戏的原因出现了!心疼付心童!
...在家庭中时,大家该如何应对。什么是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
2023-02-18 01:50:00
用爱对抗遗忘!他陪母亲与时间赛跑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明天,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昨日,央视报道了江北区张兴义和母亲“用爱对抗遗忘”的故事用爱对抗遗忘!他陪母亲与时间赛跑张兴义让母亲打球锻炼此前母子俩在三
2023-09-20 00:15:00
因照顾患病母亲曾被央视报道!十堰市民白岩秀:感谢社会关爱
...路街道红明社区居民。母亲侯玉梅今年82岁,4年前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自从那以后,原本喜欢旅游的白岩秀,几乎每日都陪在父母身边。“照顾阿尔茨海默病人,没有一年以上时间,你都不能
2023-12-22 19:10:00
关爱老人 警惕“记忆橡皮擦”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关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关爱老人 警惕“记忆橡皮擦”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患者近1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
2023-09-22 01:31:00
这家社区养老机构转型,尝试解救“困在时间里的老人”
一个病人能拖垮一家人,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无法意识到的痛苦中的痛苦。随着包括该病在内的认知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如何照顾患病老人,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养老问题的痛点和难点之一。济
2024-08-31 20:28:00
如果家里老人在出现这六种早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关注
...40/Aβ42比值升高,在医院做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都佐证了老年痴呆,同时父亲还具有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的病史。最终医
2023-10-09 10:39:00
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我的人生仿佛重来了一次
...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雪竹、林林如果妈妈没有得阿尔茨海默病,小青(化名)如今会在南方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她在心仪的城市租好了房子,计划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
2023-08-04 13:59:00
姚晨:《脐带》上演母子情“逆位”,动人心弦。
《脐带》: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解构与自由电影《脐带》讲述了一个关于母子亲情的故事,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给过去的生活、母亲自身及母子二人关系所带来的解构和崩塌展开叙事。这部电影独特之处在
2023-09-24 00:36:00
当父亲把我忘记,如何书写不可避免的衰老、病痛与死亡
...曲”之一,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书中记录了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生活,从出现早期症状,到发病,再到智能的全面衰退,在五年的时间里,以“父亲把我忘记”为节点,父亲实际上已经
2024-03-22 14: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