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6:00 来源:康之道

以下是山药牛肉汤、黄瓜鸡蛋豆腐汤、莲藕龙骨汤、紫菜蛋汤以及萝卜牛肉汤的制作方法:

一、山药牛肉汤

原料:牛肉200克、山药200克、精盐、味精、水淀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片。

牛肉洗净,切成较薄的片,放入碗中用精盐和水淀粉拌匀上浆。

锅置旺火上,加适量清水烧开,放入山药片和精盐再烧开。

把牛肉片一片一片地放入烧开的汤中,再烧开加味精即可食用。

菜品特点:此汤做法比较简便,牛肉嫩爽,适宜冬季食用。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二、黄瓜鸡蛋豆腐汤

原料:黄瓜、鸡蛋、豆腐、水、淀粉、盐、味精、香油。

制作步骤:

把鸡蛋打散。

黄瓜切块,豆腐切块。

适量水倒入锅中煮沸。

把淀粉加少量水,把淀粉水倒入锅中。

依次加入黄瓜、鸡蛋液、豆腐。

再次煮沸后加入适量盐。

出锅前加入味精、香油。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三、莲藕龙骨汤

原料:龙骨、莲藕、胡萝卜、枸杞、红枣、葱、姜等。

制作步骤:

将龙骨洗净,莲藕去皮切片,胡萝卜切块,准备好其他所需材料。

锅中加清水,放入龙骨煮沸后撇去浮沫。

加入莲藕、胡萝卜、枸杞、红枣等材料,小火慢炖。

炖至汤色浓郁,材料熟烂后,加盐和调料调味即可。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四、紫菜蛋汤

原料:紫菜、鸡蛋、水、葱花、香油、盐、十三香、白胡椒粉。

制作步骤:

准备好紫菜、鸡蛋、葱花。

将紫菜洗净,鸡蛋打散。

锅中水烧开倒入紫菜。

加入调料和盐,煮一分钟左右。

倒入打散的蛋液,边倒边搅拌。

鸡蛋全部凝固,关火。

倒入切好的葱花。

倒一点香油(也可以加猪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即可出锅。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五、萝卜牛肉汤

通常萝卜牛肉汤的制作会包含牛肉、萝卜、姜、葱、盐等基本原料,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例如加入适量的调料或香料,烹煮出美味的萝卜牛肉汤。

春燥多喝它!一吃清热润肺,二吃消食化痰,三吃营养高

请注意,制作这些汤品时,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的火候都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汤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此外,烹饪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调整调料的用量,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味道。同时,在享用这些美味的汤品时,也请确保合理搭配食材,避免食物相克或过量食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食补别错过这五种汤,营养丰富,补钙长高
在春季,正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合理的营养补充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食补是最自然、最健康的方式之一。以下是五款适合春季长高的汤品,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素
2024-04-20 10:00:00
出伏要忌嘴!建议大家:少吃鸡肉和黄瓜,多吃4样,清热润燥不上火
...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水分了。它们的皮也变得很硬,不仅营养降低,口感也变得很差。咬上一口,没有了夏季时的鲜嫩多汁,只剩下干涩和粗糙的口感。而鸡在整个伏天里,由于天气炎热,一直处于
2024-08-24 18:23:00
夏天天气热,可以多给家人准备八道汤,清爽开胃,助力消化好吸收
...化好吸收。所以,我今天整理了八道适合常给家人准备的营养汤,清爽开胃,助力消化好吸收。接下来,我分享一下做法,喜欢的朋友,跟着我一起来学习吧。一、三鲜菌菇汤食材准备:豆腐、虾仁
2024-06-15 11:38:00
江西老两口晒一周晚餐火了,自爆退休金只有6千,网友:活明白了
...椒的香味,又是一道无敌的下饭菜。荷兰豆木耳炒虾仁,营养丰富,清淡却不失美味,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周五:莲藕红烧肉+红烧鱼+清炒豆角 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而浸满肉汁的莲
2024-02-02 06:04:00
世间食材万千,很少有像莲藕这样富含古韵的。“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说尽人间不舍;“心较比干多一窍”,这种深藏于拙朴外表下的玲珑,则是最符合传统的中国式审美。漫长的栽培史,让中
2023-01-08 21:09:00
它被誉为“水里人参”!三天吃一次,补血健脾胃,气色好显年轻
...神奇食材——莲藕。你知道吗,莲藕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是冬季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莲藕,这个看似普通的食材,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它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
2024-04-11 10:31:00
别错过孩子长个“黄金期”,推荐6道菜,每天不重样做给孩子吃
...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了充分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我们特别推荐了六道丰富多样、营养均衡的菜肴,每天一道,确保孩
2024-04-20 09:51:00
春季补阳气调脾胃,吃这5道护脾补阳美食,增免疫,强健体质
...适合春季食用。四、彩椒炒牛肉:彩椒炒牛肉是一道美味营养的菜品。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质,有助于补充体力、增强体质。彩椒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2024-03-22 06:14:00
春天饮食要忌嘴,少食辛辣油腻,推荐八道家常菜,口味清淡营养高
...汤品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米饭或面食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片汤用料:猪瘦肉200克,白菜/青菜/冬瓜/西红柿等蔬菜200克(任选一种),生姜适量,食盐、白胡椒粉、香菜、淀
2024-04-18 11: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