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⑨
强 科 马占魁 伊慧华
“钢轨探伤是掌握钢轨状态、确保行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冬季‘防三折’工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1月16日0时,在银兰高铁定家沟至树屏区间钢轨探伤“天窗”作业中,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兰州西钢轨探伤工区作业负责人李国玉对新工说。
今年是银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的首个春运,也是李国玉的最后一个春运。面对新线路、新设备,他带着职工频频深夜出动,为钢轨“把脉问诊”,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让旅客出行更安全、更舒适。
1时30分,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发出报警声,正在检查盲区关键部位的李国玉快步走了过来,仔细观察波形后,弯腰半跪在冰冷的道砟上,眼睛紧贴着钢轨,借助手电筒的光亮,通过观察和手摸进行人工复核。凭借35年的探伤经验,李国玉初步判断问题在轨底。他一边涂抹酒精耦合剂,一边缓慢移动探头复测。“轨底有一个细小的焊接晶粒。”李国玉立即用砂纸对轨底进行打磨处理,再次检查时,探伤仪屏幕上的异常波形消失了。4时45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慢走细探,他们圆满完成了11.2公里的钢轨探伤任务。看着当日第一趟确认车飞驰而过,李国玉和工友们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临近退休,李国玉仍然坚持每天在办公室“泡”两个小时,瞪大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看波形图谱。晚上,他躺在床上反复听手机上保存的探伤不同钢轨伤损时发出的高低、长短音,增强对声音的敏感性,练就了“定睛查波”和“辨声判伤”两项“绝活”。
“今年是银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的第一个春运,也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运,我将站好最后一班岗,把责任渗透到每一米钢轨、每一组道岔、每一条焊缝,确保旅客平安出行。”李国玉坚定地说。
图⑨为李国玉利用探伤仪检查钢轨内部状态。 强 科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