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杨恒彪电话不断,一直与施甸县甸阳镇的豌豆小贩和长沙的采购商沟通对接,“14元1公斤,有多少要多少!”现在豌豆才上市,作为村里的豌豆“经纪人”,他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天边的晚霞洒在他脸庞上,黝黑的皮肤泛着光亮。
今年31岁的杨恒彪,是施甸县甸阳镇菖蒲塘村黑水井小组的农户。2012年大学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干过泥水工、洗过车,一年苦得3万多元。觉得没有奔头,于是2014年杨恒彪回到家乡,子承父业种起了烤烟。在施甸县构建“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东风下,杨恒彪开始在烟季结束后种植豌豆,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份收入。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当年烤烟和豌豆的收入近30万元。
杨恒彪算了一笔细账,“用烤烟杆做豆架,平均每亩土地可以节省1000元的成本,烟粮协同一年下来,每亩土地的整体收益可以达到1万多元。”
2023年,杨恒彪种植烤烟50亩,收入逾27万元。种植青豌豆、青蚕豆各10亩,预计收入14万元左右。
“这个娃儿脑袋瓜很灵活。我们村里他应该是最早种豌豆的,豌豆种成之后,他还想到了怎么把豌豆给销出去。而且,他自己致富后,并没有忘记乡亲,而是带领我们在烟季结束后抢茬种植豌豆,收成后再由他代收。我们不愁豌豆没有销路,收入也比以往多了不少。”村民杨兴成提起杨恒彪那是一脸的赞赏。
说起代收豌豆,杨恒彪坦言也是经历了好几年的积累才会有今天的收获。“开始的时候我负责组织收购我们村的青豌豆,做起了小贩。2019年,我看到有人从事青豌豆代收购,收入还不错,于是我开始学着做代收。但是那时候没经验,整天就在家中等着客户上门,没赚到多少钱。我意识到不能这样子被动地等着客户上门,而是要主动去找客户,通过抖音、快手进行宣传,终于成功地打开了市场,定点帮长沙的豌豆采购商做代收购。”
今天的杨恒彪,身兼种植者与“经纪人”两种身份。农忙时,他在地里挥汗如雨;收成后,他就来回奔波于长沙与施甸之间。平均每天,他就有一车豌豆发往长沙,平均每吨就有150元的代收费,光代收豌豆这一项就带来约30万元左右的收入。
对于未来,杨恒彪充满了信心,“2024年烟叶种植规模还要再继续扩大到60亩,这样子2024年烟草与豌豆种植的收入就可以达到50万元。而代收豌豆这一块的业务,已经有客户跟我们达成协议,2024年将增加20%的收购量。”
杨恒彪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更是施甸县以烟粮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成功实践的缩影。据统计,2023年,施甸县通过烟粮协同,烟区农民预计可实现收入7亿元左右。
张一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