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施甸东蚌村:
挖掘“土特产”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施甸县太平镇东蚌村依托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激活了乡村振兴“强引擎”。
挖掘“土”的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我们村土地面积从2015年的4172亩增加到2022年的6631亩。今年,我们以村委会为指导,烤烟合作为主导,烟草补助,群众自愿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深翻,为农民节约不少机耕费开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东蚌村村支书董自辉介绍道。
据了解,东蚌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优化产能布局发展思路,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流转整合土地,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为农业机械化种植管理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让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
放大“特”的优势焕发乡村振兴生机
四月里,东蚌村百余亩冬桃树上绽放的粉红色的桃花铺满了整个山头,与半山腰烟田里正轰轰作响的农机一起,形成了山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正在为冬桃疏花的杨蒋华说:“1992年我家就开始种植烤烟,算是村里的老资格了。我2014年开始包下了整座山,种了30多亩冬桃,也是经过了好多年的精心管理才有你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我今年签订了123亩的烤烟种植合同,估计收入40多万元。”
东蚌村属典型的高山立体气候,因受怒江峡谷热流影响,全村气候分布呈亚热带、温带、寒带特点。该村是施甸县红大特色烤烟品种的主要产区,80%的农户都与烟草公司签订了烤烟种植合同。2015年来,村“两委”因地制宜加快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在巩固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分片区推广种植适应性强且收益较好的“两青”、冬桃等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地势与气候条件,在冷寒山头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山腰温带种植烤烟、长寿豌豆、青蚕豆、晚熟冬桃,河谷亚热带种植芒果、香蕉、黄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开启了的特色种植模式,依托“特”的优势激发乡村振兴生机活力。
提高“产”的效益增添群众致富动力
据了解,东蚌村目前种植烤烟2000多亩,玉米2000多亩,长寿豌豆、青蚕豆4000多亩,水果800多亩,蔬菜2000多亩,养殖肉牛1000余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663元提高到2022年的13737元。
“现在我基本一年长期雇佣来帮忙打理烤烟的人在13个左右,到了移栽和采烤的阶段,最多的时候可能有30多个人。”杨蒋华说。
“今年我们村的烤烟产业就会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村支书董自辉的预估道。
东蚌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在农业产业附加值上下功夫,让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在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冷库,实现蔬菜、水果包装销售一体化;引进企业发展肉牛养殖,带动农民致富,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同时,为当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真正地实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段正开赵新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