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村民想拆掉自家漏水老房翻建新房,主管部门拒绝审批:卫星拍摄是耕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4 15:15:00 来源:大风新闻

40多年前建的老房每到雨天就漏水、渗水,一家五口住得很闹心。加之孙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建新房迫在眉睫。可建房申请打了多次,主管部门就是不批,理由是当事人申请建房的土地经卫星拍摄是耕地。

40多年前建的老房漏水渗水,一家五口很闹心

化大妈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今年68岁。2023年8月3日上午,提起自家建房受阻的事情,化大妈有说不完的话。

化大妈介绍,她家住商水县张明乡某村,曾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伴、儿子和女儿都是教师,女儿已出嫁,儿子成家后育有两个孩子。近几年,因为一些变故,家里少了很多欢乐:老伴退休后因病偏瘫,行动不便;儿子几年前出车祸不幸离世,给家人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思念。

村民想拆掉自家漏水老房翻建新房,主管部门拒绝审批:卫星拍摄是耕地

“现在,我和老伴与儿媳、两个孙子一起生活。”化大妈说,她家现在住的房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建的一层平房,用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后来又在上面搭建了一些彩钢棚,用来放置杂物。

“当年建房的时候,房子的东面和北面都是大坑,并不是耕地”。化大妈说,40多年过去了,老房的问题越来越多:一是地基低,下大雨排水不畅,房子易进水;二是有些地方漏雨,让人闹心。

更让化大妈和老伴心焦的是,大孙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房子的原因,对象一直没有着落。建新房成了一家人的头等大事。

建房的砖都买了,主管部门以卫星拍摄是耕地为由不批准

2022年,经家人商量,化大妈一家准备拆旧房建新房。说建就建,化大妈一边申请建新房的手续,一边买来了建房用的砖块,准备动工。

村民想拆掉自家漏水老房翻建新房,主管部门拒绝审批:卫星拍摄是耕地

让化大妈一家没有想到的是,申请建房的手续递交后,主管部门一直没有批准。化大妈问原因,对方说经卫星拍照,化大妈申请建房的土地是耕地,不允许建房。

“乡上干部多次提醒我们,只能保持现状,旧房坚决不能拆,拆了我们连旧房也没有了。” 化大妈说,她和老伴很纳闷,她家的房子住了几十年了,是老宅,怎么突然就成了耕地了?

此后,化大妈多次到县乡自然资源部门反映情况,对方又说,她家的土地使用证是先盖的章后写的字,不符合规范,即使他们起诉,也赢不了。

化大妈说,当年农村集体办理土地使用证都是这种情况,都是由相关部门先盖好章,然后发到乡镇或村上,由乡镇或村上统一填写,并不是他们故意违反政策。

村民想拆掉自家漏水老房翻建新房,主管部门拒绝审批:卫星拍摄是耕地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化大妈提供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上看到,该土地证办于1992年5月。“用地面积”一栏手写为238平方米,“用途”一栏手写为住宅。

对于化大妈的说法,村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办的土地使用证基本都是手写,很少有打印的。“同时期其他村民办的土地证也是这样,上面的文字应该是村上当时负责丈量土地的人写的。”

村干部:村民反映属实,镇干部:会向上级部门反映,积极协调

化大妈反映是否属实?8月3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了商水县自然资源局、张明乡政府以及化大妈所在村子的村干部。

村干部说,化大妈家的房子确实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盖的老房子,东边没有住户,北边也没有住户,比较靠边。从去年开始,化大妈一家想在原址翻建新房,但主管部门说,她家房子所在的位置经卫星拍照压了红线,不能动。

村民想拆掉自家漏水老房翻建新房,主管部门拒绝审批:卫星拍摄是耕地

接到化大妈的反映后,村上、乡上一直在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积极协调。

当天下午,商水县自然资源局执法监察队工作人员称,相关权力下放到乡上了,具体情况要联系张明乡政府了解。

张明乡政府相关负责人称,化大妈反映的情况他了解,乡上一直在积极协调。

“她家的房子,从卫星图纸上看,确实是耕地,我们也没有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只能维持现状,不能改变外貌,如果她家要拆旧建新,执法部门肯定非拆不可。”

该负责人称,他也知道化大妈家的房子建了四十多年了,但卫星图片显示,那块土地一直是耕地,化大妈家的房子一直是违建。“我们也想让她家拆旧建新,但政策不允许,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给她家往上面反映,积极协调。”

对于记者提出的“1992年化大妈家就办理了土地使用证”一事,该负责人称,那都是当时的事情,卫星拍摄的土地性质无法改变。

该负责人最后称,对于化大妈家的实际情况,乡上将继续向上级反映,积极协调。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有谋 编辑 杨德合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芳和彭明在家中迎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长沙市第一批耕地保护“义务宣传员”荣誉证书。这份证书,见证了他们从“耕地破坏者”到“耕地守护者”的蜕变。2023年,陈芳和彭明都因为破坏
2024-02-02 14:50:00
...、义务教育校舍合并,导致村里1000余亩耕地撂荒、70余套老房子和原杨官田小学校舍闲置。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释放发展新动能,杨官田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探索乡村振
2024-06-23 07:15:00
福建永安:新年搬新居 村民乐开花
...人,集中安置群众24户64人,因灾受损房屋66间,梁孙文的老房子也在其中。“那场洪涝导致老房子倒塌时,我们已经在村干部组织下,全家都平平安安转移了,但毕竟是自己住了多年的房子
2023-01-18 15:46:00
...,山空了,寨也空了,三渡水陷入长达十年的沉寂。很多老房子被遗弃,很多房屋还拆除恢复成了耕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苗乡松桃深入人心。202
2024-09-24 06:18:00
统筹空间规划 修复生态风貌
...太阳。“房子很大,三层半,共约430平方米,170平方米的老房置换过来是250平方米,住着很舒服。”他介绍,要搬的时候很舍不得,毕竟是老房子住了那么多年,现在搬过来住了一阵,
2024-04-02 07:05:00
内蒙古扎赉特旗:算好土地节约账,村民故土住新房
...一部分建设为现代化居住区及配套设施,其余部分复垦为耕地,形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交易指标在国家平台上进行交易。2022年,新民村被确定为扎赉特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村
2024-01-06 02:26:00
渝水区“宅改”改出美丽乡村新天地
...,这正是“宅改”给村里带来的新风景。“过去一方面是老房破旧没人住,一方面是年轻人想建新房没有地,如今通过‘宅改’,村里完全大变样,不仅环境好了,生活也是蒸蒸日上。”通过盘活闲
2023-06-16 08:55:00
新春走基层|新房里过幸福年
...看那处灰色的印记,就是当时的水位。洪水瞬间涌来时,老房子一下就被冲毁了。”跟随车喜华走进新建房,扑面而来的温暖与年味儿,让人几乎忘记了灾害过去仅仅6个月。新房的窗户上贴着红红
2024-02-10 06:03:00
宅改,改出一个“新江南水乡”
...改造因地制宜,从点上突破,“摸着石头过河”。“村里老房子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一听到能改善住房条件,大家很开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费用。镇村干部拿着图纸、文件,把政策一条一条
2023-01-03 05: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黄平: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的黄平县凭借且兰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税务部门应势而动,精准落实税惠政策
2025-09-22 10:43:00
烈士精神传承大爱15载 特教精英现闪亮名片
2025年9月5日,湖北钟祥市何蕾爱心希望学校迎来两位特殊的“亲人”——何蕾烈士的父亲何勋元、母亲雷士萍。他们专程来校参加第二届何蕾教育基金“最美特教人”颁奖典礼
2025-09-22 10:33:00
深耕新教材,蓄力启新程:烟台市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江杰 烟台报道秋色如许,叠翠流金。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为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精准把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精髓要义
2025-09-22 10:35:00
儿童鼻骨复位还靠“盲人摸象”?有了“导航仪”,精准直达更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前几日,5岁小文(化名)在公园玩耍时意外摔倒,整个鼻面部擦伤,鼻腔血流不止,家长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小文爸爸立即带孩子去了当地医院
2025-09-22 09:47:00
拼假16天去远方,美团旅行:海南、新疆、内蒙古、云南、广东位列国庆文旅增速Top5
国庆节前、节后各请3天假,可拼出16天“大长假PLUS”。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2025-09-22 10:32:00
把技术留在边疆 把仁心献给患者
在阿图什克孜勒苏中医医院的走廊里,常有患者家属念叨:“多亏了张冰主任,我家人才顺利做上了手术。”话里的张冰,是江西省第三批中医药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
2025-09-22 07:15:00
女孩被诱骗即将出境 江西广西警方联手解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晓华) 近日,遂川县公安局快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跨省联动、多警种协同,仅在5小时内就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网友诱骗
2025-09-22 07:15:00
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刘宏基收获特殊“入学礼”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 九月的南昌,秋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园。19岁的刘宏基把父亲刘生敏安顿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2025-09-22 07:15:00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职工作品展”,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16件(组)展品展现当代文博人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
2025-09-22 07:26:00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2025-09-22 07:2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从市台办获悉,“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正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以“屈辱—抗争—复兴”为叙事主轴
2025-09-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通讯员徐迪慧上周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举办,数百位全球顶级科学家聚首南京江北新区
2025-09-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20日上午,由省足协主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南京班)在小营小学正式开班。与以往不同的是
2025-09-22 07:41:00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动力分公司因对事故负有责任被罚51万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公司被柳州市应急管理局罚款51万元。违法事实为
2025-09-22 07:57:00
突破美术馆边界!艺术市集亮相南艺后街
近日,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城市艺术项目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望鲸广场举办。该市集以“古都叠影,艺术新生”为主题,打破传统美术馆的局限
2025-09-22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