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永乐八年二月十日,明朝50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从北京的德胜门出发,绵延数十里。这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将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居庸关,信心十足。然而,在一个多月后,在关外凌霄峰附近的山谷中,有四位大臣没有跟上朱棣的车驾,在山谷中迷了路。只听“噗通”一声,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大臣从马上坠落下来,腾起一片烟尘。然而,和他同行的三位大臣,只有一位大臣下马扶他起来。另外两位大臣,头也不回地赶路。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这四人都是朝中的大员,坠马的那位名叫金幼孜,扶他起来的那位名叫杨荣,不回头的两位大臣,分别叫胡广、金纯。

众所周知,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六部的工作直接由皇帝本人领导。但这样下去,皇帝会非常忙碌。朱棣登基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于是成立了“内阁”来协助自己。内阁在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第一批内阁大臣,一共有7人,都是朱棣亲自选拔的。而上述提到的四位大臣中,金幼孜、杨荣、胡广都是内阁大臣,金纯则是工部侍郎,这四人是同僚关系。既然都是同事,为何金幼孜坠马,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呢?因为他们四个人在山谷中迷路,大难临头,生死未卜,在这个时候,有人只顾自己逃生。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朱棣登基后,蒙古的鞑靼人日益猖獗,永乐七年,鞑靼人杀了明朝使臣郭骧,朱棣大怒,派淇国公丘福率领10万大军攻打鞑靼,可惜,丘福中了敌人的陷阱,10万大军全军覆没。朱棣得到消息后非常震怒,不顾大臣反对,亲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一定要为明朝挽回颜面。皇帝亲征,身边自然要带上文臣武将,其中,金幼孜、杨荣、胡广三为内阁大臣被选中,随朱棣出征。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朱棣亲率大军,将士们士气高亢,行军速度很快。最煎熬的就是朱棣帐下的这帮文臣们。这三位内阁大臣都是头一次上战场,骑马都不自在。所以,在大军经过凌霄峰时,三位大臣以及工部侍郎金纯都没有跟上大部队,在山谷中迷路了。当时是初春,北方天气非常冷,他们身上没带食物,只能拼命寻找大部队,否则将面临饥寒交迫,性命不保。在四人骑马疾行的途中,文弱的金幼孜不堪颠簸,从马上摔了下来。而胡广和金纯二人为了自己逃命,头也不回地就跑了,只有杨荣下马,将金幼孜扶起来,送他上马。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明史·杨荣传》云:

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暮夜,幼孜坠马,广、纯去不顾。荣为结鞍行。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胡广,此人是建文二年的状元,深得建文帝重用。在靖难之役后期,胡广曾发誓要以身殉国。结果等朱棣攻入南京后,胡广立即叛变,他主动迎接朱棣入城。朱棣称帝后,胡广和大才子解缙是同僚,胡广把女儿许配给了解缙的儿子,后来解缙获罪,胡广连忙撕毁婚约。总之,胡广虽然身为内阁大臣,其人品却寡廉鲜耻。所以,在同僚金幼孜坠马时,胡广自顾自己,不肯搭救。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且说杨荣把金幼孜扶上马后,没走几步,金幼孜又摔下马了,而且马鞍也摔烂了。杨荣把自己的马鞍卸下来,拴在金幼孜的马背上,让金幼孜坐在自己的马鞍山骑行。而杨荣自己则坐在没有马鞍的马背上。他们一直走到第二天的中午,终于看到了朱棣的军旗,这才和大军汇合。等杨荣和金幼孜见到朱棣后,杨荣(因为没有马鞍)屁股都磨破了。朱棣因此非常感动,对杨荣说:“早就知道你是重情义之人,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杨荣谦虚道:“我只是尽了同事的本分而已。”朱棣笑道:“胡广和你们都是内阁大臣,同事多年,为什么他没有尽同事的本分呢?”从此,朱棣对杨荣更加信任。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每次都必带杨荣。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杨荣是明朝“三杨”之一,此人是朱棣在位期间最信任的文臣。杨荣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格高尚,从朱棣到明英宗,历经四朝内阁,人称“四朝宰相”。金幼孜晚年曾在他的作品《北征前录》中盛赞杨荣,称如果没有杨荣的搭救,他必将死在山谷中。而金幼孜的作品中,没有提及胡广一个字。杨荣、金幼孜、胡广三人同在内阁,同事多年,当金幼孜落难时,杨荣和胡广二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发人深思。试问:同事有难,应该帮助吗?明朝的这三位大臣的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0:12: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连头,杨荣,一人,只有的资讯:
杨荣谏言平叛乱,明智决策定乾坤
杨荣是明朝前期的一个知名大臣,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在永乐朝、洪熙朝、宣德朝、正统朝中都是举足轻重的重臣。尤其是在宣德朝,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杨荣的个人威望在朝中达到顶峰。
2024-02-12 10:12:00
朱棣靖难之役后直奔皇宫,一小官因拦住他而成为四朝宰相
...甲力士对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于是问随行的大臣杨荣和金幼孜,你们怎么看?杨荣说:“北征固然是除暴安良,但战火之下,玉石俱焚。请陛下体会上天的意思。”朱棣就坡下驴,下令班师
2023-09-16 20:03:00
王振威胁“三杨”退休,杨士奇严词拒绝
...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太后张氏,又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明朝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
2023-05-13 19:38:00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了这个问题。这个胆子大、敢于直接向朱棣发问的人正是杨荣,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不得不说,杨荣的问题的确让志得意满的朱棣突然警醒,他马上回答道:“先拜谒太祖陵墓!”此
2023-04-20 09:48:00
明朝重臣杨荣:从科举状元到皇帝智囊的传奇人生
...样,在明朝时期,同样有一位善谋而能断者,他的名字叫杨荣。在他的一生当中,不仅为当朝皇帝朱棣提供了很多妙计,而且还被对方授予了太师的职位。因为杨荣的性格比较谨慎,所以他也曾经以
2024-04-19 10:35:00
...发展酸枣种植、引进杂粮煎饼产业……近年来,在村书记杨荣燕的带领下,这座沉寂的山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出租车司机到村书记的转变初次见到杨荣燕,给人的感觉很随和。因近期忙着
2024-04-02 09:49:00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被蒙古武装消灭
...道旁有悬崖峭壁,足有数十丈高,他来了灵感,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撰文纪行,悬崖上刻石留念,好让后人在千百年后还知道,他朱棣曾经御驾亲征到过此地。这时候的明成祖当然是十分骄傲,但
2023-02-03 13:51:00
“赌徒”杨荣为何获胜
...有人选择另辟蹊径,相信“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比如说杨荣。杨荣是刚进入明朝公务员队伍2年的新人,担任翰林院编修,他直接冲到路中间,拦住朱棣的马,问“殿下是先去拜谒孝陵呢,还是先
2024-04-25 22:48:00
文臣杨荣手无缚鸡之力,却敢拦住朱棣的去路
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福建建宁府诞下一名男婴,起名杨荣。男婴虽然并非出身名门,但却仍然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雄哉!是子必荣显吾家。”——《明史》杨荣的爷爷见到这位白胖的大孙
2023-01-11 2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