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朝贡体制是古代东亚地区盛行的一套外交体制,费正清称其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在当时的皇帝看来,中国是泱泱大国,天朝上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天下共主。而其他四夷则是未开化之人,需要由天朝进行教化。
到了明清时期,朝贡几乎成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形式。中国将周边国家或者土官都纳入朝贡体制之中,中国皇帝赋予邻国统治者官衔与地位,外国统治者则承认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交换商业贸易等利益,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政治意味大于经济意义的外交关系。
在明朝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变革,逐渐形成了“朝正旦”的习惯。所谓正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到了这一天,藩属国的使臣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明朝的都城见皇帝,进行朝贺。藩属通过朝正旦,满足了皇帝“万世来朝”的虚荣心理,并通过赏赐物品,达到教化四方的目的,而藩属国也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并得到朝廷的庇护。
那为什么明朝的藩属国都喜欢挑春节时来朝贡呢?
首先,明朝时期国力强盛,疆域广宽,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大,四夷在明朝“厚往而薄来”的朝贡政策诱使下,向明积极朝朝贡。
四夷来朝,本是好事,但使臣们从他们所在的地方来明朝都城,吃喝拉撒,接待迎送,一路上都需要由地方负责,扰民过重。
次则藩属国来朝,朝廷需要由皇帝或者是礼部的官员进行接待,如果藩属国依次来朝,而且不限时间次数,对于中央接待来说,不胜其扰,也会造成不少压力。
“四夷及诸土官入贺正旦者,无分远迩,务于畿甸近地会集,同入京师”,因此明朝规定了藩属国来朝的时间(正旦、万寿圣节、郊祀礼成、冬至)、次数,甚至规定了路径。后来明朝厉行海禁,朱元璋更是规定琉球、真腊、暹罗三国方能入贡。
在规定藩属国来朝的时间里,又以正旦这一次最为隆重。
正旦来临之时,除了地方的土官和藩属国会提前来朝贺以外,到了一定等级的京官和地方官也会到皇宫里来,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也加强了天朝上邦、四方来朝的一片繁荣景象,满足统治者的盛世心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命天下诸司正官首领官来朝明年正旦”,朝正旦正式成为一项正式的宫廷礼仪。
到洪武十五年,“天下诸司官来朝,明年正旦者期以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俱至京师”,为了让藩属国的使臣和土官能够有足够时间学习礼仪,朱元璋要求他们必须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前到达京城。
到京城以后,会有应天府知府“至驿礼待”,第二天由礼部尚书在会同馆设宴招待他们,第三天再由中书省派官设宴慰劳,然后到天界寺学习礼仪三天,比如如何跪拜、如何向皇帝致辞等。
到洪武十六年,朱元璋进一步规定“明年正旦者各书其事,功于册,仍绘土地人民图来上”,要求各官员则自己在这一年里所做的事情、功绩、治所的地图制作成册,上呈皇帝,这样有利于加强朝廷对藩属国的了解,加强管理。
对于藩属国来说,春节时来朝贡,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朝廷赠予的物品会更多。藩属国朝贡,除了与明朝进行外交,获得皇帝的册封任命外,更大的目的是出于经济回报。
正旦节期间朝贡,由于正属春节,全国上下一片祥和,京城内外都处于欢庆的氛围之中,皇帝心情大好,赏赐的物品也更多,因此藩属国也乐于在正旦节来。
各国进贡,其贡物大体可分为三类,一个是金银器物,进贡金银器皿既显得贵重,投明朝皇帝之所好,大部分地区又盛产金银并掌握了制造方法,成本并不高昂,一个是当地特产,对明朝来说,并不在乎从朝贡中获得多大的经济利益,只要求各国有诚意而已,如犀角、香料都是较为常见的贡品,最后一类则是比较特殊的贡品,如黑奴、象奴、阉人之类,对这类特殊贡品朝廷并不喜欢,后来各国也逐渐减少入贡。
明朝回赠的物品虽然品类较为单一,通常以纺织品、钞为主,但价值通常是贡品的数倍之多,如大统历、织金文绮、纱罗、文绮、袭衣等等。这类物品大多是手工产品,相较于各国进贡的未加工的土产,也展现了明朝时高于周边各藩属国的手工业技术。
朝贡体系除了之前说的由藩属国遣使到京城以外,另外一种则是由朝廷派使者出访各国。如明成祖朱棣甫一登基,即“遣使以即位诏谕安南、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剌、占城诸国”,同时派郑和下西洋,交好各国,“正当广示无外,诸国有输诚来贡者听”,这无疑又鼓励周边各国入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