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20: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不会自称“大明国”,只会称“大明”,类似的“大清国”也是近代条约外交后才有的说法。下面,本文将从“国”的含义以及之后“大清国”之名的产生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古今“国”之不同

首先,关于“国”的概念,古今即有极大差别。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过亡国与亡天下的说法。在古人的世界观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所谓的“国”是指王朝,也可以说是政权,因此,诸侯、藩属皆可称国。而“天下”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的世界,包括朝廷直属的州县、通过羁縻间接统治的边地,以及朝贡称藩的属国。

明朝作为朝贡体系的中心,不能与其他的“国”平起平坐,明朝皇帝“王化”所及,也绝不仅仅是一国之地。所以,明朝不会自称为国,也没有“大明国”之说法,即使是国,也是称为“中国”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二、条约外交中的“清国”

近代国家的概念,是由领土与民族等因素构成的,而中国从王朝国家到近代的国家的转变,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西方条约外交体系的结果。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清朝称“大清国”并非所愿。在近代条约外交兴起前,鲜有“大清国”的说法。即使在近代外交中,清政府对西方称其为“中国”极为乐意,因为在传统朝贡体系中,称清朝为“中国”是对其中心地位的肯定。

在近代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中,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清朝丧失了天朝上国的优越地位,并接受了近代的国家观念,“大清国”才成为其正式称呼。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三、古人“天下”重于“国”

古人的“天下观”重于“国家观”,没有近代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更多的是文化认同,而对王朝的忠诚也是出于王朝对传统的继承,即正统。

所以,生活在一个大一统王朝下的古人,很少会自称是某国人,更多地会认同自己是在某个朝代的治下。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国家政权,而是维持天下文教与清平的朝廷。由此,对本国的称呼会以国号表示朝廷,而不会刻意加上“国”字。

生活在大一统王朝下的明朝臣民,视自己为朝廷治下的中土之人,而四周的外族也都是朝廷藩属,根本不必称自己所在的中原政权为“国”。即使是在如五代十国一样的乱世,占据中原的政权也明显同周边的国有明显区别。

为何明代不会自称“大明国”

综上,明朝臣民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称明朝为“大明国”,而会称之为“大明”、“皇明”或是“中国”、“天朝”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大明王朝的灭亡
...心中虽很不爽,但仍不得不磕头谢恩,感谢摄政王,感谢大清国。是时,清廷下诏,命京官三品以上以及地方总督、巡抚、总兵送自己的亲子入朝。所谓“学习满洲礼仪”,实为人质。姜瓖不敢怠慢
2023-08-09 14:16:00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局有孝庄太后执政,连续培养了顺治和康熙两位明君,对大清国的功劳是非常大的。末期的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四十多年,统治了大清国半个世纪之久,将大清王朝带入了灭亡。可是在历史上,有这
2023-04-23 19:28:00
同样划江而治,南宋与南明有哪些共同点?
...一战役甚至影响了当时世界的命运;明朝在宁远大捷中将大清国首领努尔哈赤用红衣大炮炸成重伤而死。 跟历史上所有汉民族王朝一样,宋明两朝也有不少奸臣,南宋宋高宗在秦桧的谗言下冤杀
2023-02-12 17:24:00
聊聊多尔衮写给李自成的一封信
...,直接上干货。多尔衮写给李自成的书信内容是这样的: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
2024-06-20 21:10:00
努尔哈赤:满人的骄傲与明朝的梦魇
...,采取了正确的补救措施,不仅在他开创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清国,这才为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尼采曾经说过,“英雄不但要知道适时而生,更要知道适时而死。”如果努尔
2023-12-09 22:13:00
清朝建立时为何得到汉族百姓支持?因为这两项措施收买人心
...自成率军攻入京师,崇祯自缢,一时间天下大乱。边陲的大清国刚刚经历了领导人的更换,年幼的顺治登基,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联合吴三桂大败李自成军,扫清了入主华夏的障碍。顺治元年
2023-05-22 04:55:00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844年的时候,清政府第一次在条约中将称谓改成了“中华大清国”,从这个“正式名称”的改变我们就能知道,当时中国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4-15 23:50:00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照他的方法,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王朝海上船队。根据历史学家们研究统计,明成祖的时候明朝已经拥有了巡逻船1350艘,还有1350艘战船,就这个数量而言,还
2023-04-17 17:35:00
聊聊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
...军力仍然不可小觑。区区南疆一隅的叛乱根本不可能动摇大清国的国本。在兆慧的指挥下,清军没费什么力气,就将这叛军绞杀,大小和卓也被押解京师,成为了乾隆朝献俘礼的见证人。享受祖宗余
2023-02-02 14: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